动则气喘的中医秘方
百度健康基于 AI 生成经专家审阅阅读1000+
动则气喘在中医属“喘证”范畴,多因肺脾气虚、肾不纳气或痰湿阻滞所致,需根据体质辨证施治。日常可通过补益肺脾、固肾纳气、化痰祛湿等法调理,辅以适度锻炼及饮食调护。
一、中医辨证与对应方药
症状:活动后气短、声音低弱、易感冒、自汗。 常用方剂: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可补肺益气、敛肺定喘。若兼有痰多,可加陈皮、茯苓化痰。
症状:气喘伴乏力、食欲差、腹胀便溏。 常用方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若气虚严重,可加黄芪、山药增强补气效果。
症状: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夜尿频、畏寒肢冷。 常用方剂:七味都气丸(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补肾纳气。偏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偏阴虚者加麦冬、枸杞。
症状:气喘伴痰多黏稠、胸闷、舌苔厚腻。 常用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降气平喘。痰热者加黄芩、瓜蒌清热。
二、日常调护建议
- 肺脾气虚:多吃山药、莲子、芡实、黄芪炖鸡。
- 肾虚:黑豆、核桃、羊肉、枸杞煮粥。
- 痰湿:白萝卜、薏米、冬瓜利湿,避免油腻甜食。
- 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运动,逐步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气喘。
-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法(吸气鼓腹、呼气收腹),每日练习10分钟。
- 避免焦虑、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 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每周2-3次,每次15分钟,可温补阳气。
三、注意事项
提示:若气喘伴消瘦、咯血、胸痛,需排除肺结核、肺癌等疾病,建议尽早完善胸部CT等检查。中医调理需与西医诊断结合,确保治疗安全性。
#artContent h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88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