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彭永德教授:探索肠促胰素GIP在血糖稳态中的机制,远比想象有更多可能
2024
07-03

彭永德教授:探索肠促胰素GIP在血糖稳态中的机制,远比想象有更多可能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编者按

新的降糖理念强调“控糖”与“稳糖”并重。血糖稳态是在很多激素或调节系统发挥作用下而保持的。过去认为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升血糖[1]。但近年来学界有观点认为,这2个激素调控作用直接,血糖很难稳定,可能凭借更上游的机制、物质或激素来调节这2个激素,才能发挥更平稳调控血糖的作用。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IP)就是其中的“秘密武器”。本刊特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带我们一起探寻肠促胰素GIP在血糖稳态中的机制。

国际糖尿病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稳态的?肠促胰素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彭永德教授:健康人群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作用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1]。进餐后,血糖上升,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在胰岛素升高和胰高血糖素降低的情况下,血糖降低,有助于预防高血糖。空腹状态下,血糖下降并恢复到空腹水平时,胰腺减少胰岛素生成并增加胰高血糖素生成,提高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低血糖[2](图1)。

图1. 健康人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2]来自肠道的肠促胰素信号,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具有调节作用。1964年,Elrick和Mclntyre两个研究团队均发现,肠促胰素参与调控血糖稳态,在达到相同血糖浓度的情况下,口服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高于静脉输注葡萄糖,即肠促胰素效应[3-4]。进餐后,由十二指肠K细胞和远端小肠L细胞分泌肠促胰岛素激素GIP和GLP-1。两者均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5-6](图2)。上世纪80年代,在人体试验中进一步证明了GIP在口服葡萄糖期间分泌增多,静脉输注葡萄糖期间分泌得不多[7]。在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中,口服葡萄糖时,肠促胰素对总体胰岛素分泌反应的贡献度约占50%~70%[3],其中GIP发挥2/3的肠促胰素作用[6]

图2. GIP和GLP-1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5]

所以,我们对一个疾病或生理现象的认识,需要经历从表象到机制探讨的过程才能不断深入和完善。以前我们忽视了GIP的重要肠促胰素作用,但是随着不断进行的相关机制研究,逐渐发现了GIP的作用和价值。现在,我们认识到从解剖学上、从作用反应上,GIP在对血糖调节和能量感知等方面可能发挥更早、更多的作用。*

国际糖尿病

具体而言,在健康人体中占肠促胰素作用2/3的GIP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彭永德教授:GIP是一种由肠内分泌K细胞产生、由4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激素,在营养刺激下释放到循环中[8],并通过与GIP受体(GIPR)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在胰腺内,GIP与GIPR结合后激活信号通路,分别对α和β细胞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9]

首先看β细胞。GIP在胰岛β细胞中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GIPR结合刺激胰岛素的分泌。(1)GIP促进胰岛素分泌。健康人体中,GIP呈葡萄糖依赖性促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一项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葡萄糖钳夹试验显示,健康人体中,低血糖(平均血糖2.4 mmol/L)期间,生理浓度GIP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接近于0,高血糖期间(血糖值12 mmol/L),GIP刺激使胰岛素分泌率提升1倍以上[10-11](图3)。图3. 生理剂量GIP(实心)和生理盐水(空心)输注后的胰岛素分泌率[11]健康人体中,GIP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可能机制为,GIP通过与胰腺β细胞上表达的GIPR结合发挥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GIP与GIPR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cAMP水平,cAMP水平升高后激活蛋白激酶A(PKA),cAMP-2激活交换蛋白(EPAC2);PKA和EPAC2参与多种细胞内通路,包括离子通道活性改变、胞浆钙水平升高和含胰岛素颗粒胞吐作用增强等,所有这些机制均有助于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12](图4)。图4. GIP促胰岛素分泌的分子机制[12](2)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体外研究提示GIP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1(ASK1)促进β细胞存活[13]。糖尿病大鼠中观察到GIP类似物具有抗β细胞凋亡作用,或有助于改善β细胞功能[14](图5)。

图5. 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GIP类似物对β细胞量的影响[14]

其次,在α细胞方面,GIP在α细胞中主要通过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和细胞间通讯发挥生物学效应[9]。健康人中,正常血糖和低血糖期间,GIP可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一项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葡萄糖钳夹试验显示,高血糖期间,生理浓度的GIP对胰高血糖素分泌无影响;正常血糖和低血糖期间,生理浓度的GIP可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11](图6)。

图6. 生理剂量GIP(实心)和生理盐水(空心)输注后的胰高血糖素分泌[11]

在健康人的α细胞中,GIP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血糖水平相关。此外,GIP作用于α细胞后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9](图7)。图7. GIP在胰腺中直接和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机制[9]

国际糖尿病

那么,在病理条件下,GIP的生物活性有哪些变化?可能原因是什么?

彭永德教授:激素在生理作用下非常重要,但在病理作用下,如果它发生了改变,一定对血糖的稳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病理状态下,人体内GIP不能充分发挥健康生理状态下的功能。T2DM患者与正常葡萄糖耐量的对照受试者相比,在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GI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15],但是,T2DM患者中GIP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作用明显减弱(图8)[16],β细胞对GIP反应性降低。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图8. T2DM患者中GIP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明显减弱[16]

究其原因,可能与GIP受体的表达(动物研究)或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研究)存在异常相关[17-18]。体外实验中,高葡萄糖环境下,GIP介导的细胞内信号存在异常,在≥11 mmol/L葡萄糖中培养大鼠和人胰岛,GIPR表达减少,且GIP介导的增加细胞内cAMP的能力减弱[18]。此外,在一项体外研究中,研究者使用RT-PCR测定了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胰岛供体中的mRNA水平,结果提示与非糖尿病供体(n=43)相比,糖尿病供体(n=7)胰岛中GIPR mRNA水平较低(P=0.017)[19](图9)。

图9.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中GIPR mRNA的表达降低[19]

T2DM患者中,GIP的肠促胰素作用减弱,可能会导致糖代谢恶化,形成恶性循环[20]。但是,一项在T2DM患者(n=8)中进行的研究观察到,当T2DM患者改善血糖控制后,观察到GIP的促胰岛素分泌部分恢复,GIP的肠促胰素作用有所改善[21](图10)。图10. 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高糖钳夹试验期间GIP输注后的第二时相(10-120min)的胰岛素分泌[21]

小 结

GIP是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是生理状态下人体内主要的肠促胰素之一,对健康人体血糖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GIP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提供2/3的肠促胰素作用[5]。健康人体中,GIP呈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在高血糖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低血糖时受到抑制;GIP同样呈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正常血糖和低血糖期间时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高血糖期间(12 mmol/L)无显著影响[11]。但在病理状态下,人体内GIP不能充分发挥健康生理状态下的功能,可能与GIP受体的表达(动物研究)或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研究)可能存在异常相关[17-18]。然而,在T2DM患者中开展的研究提示,当血糖改善后,β细胞对GIP的反应性得到部分改善,GIP的肠促胰素作用部分改善[21-22]。*代表专家观点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 Aronoff SL, et al. Diabetes Spectr. 2004;17(3):183-190.

2. Mayo Clin Proc. 2018 Feb;93(2):217-239. doi: 10.1016/j.mayocp.2017.12.003. Epub 2018 Jan 5.The Role of Glucagon in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3. 洪天配, 田勍, 杨进. 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展望[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 34(8):5.

4. Rehfeld JF, et a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18,9:387

5. Dominijanni S, Cipriani S, Malaguti M, Triolo L, Ansali F, Floccari F. Antidiabetic Med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hat’s New? Nephrology @ Point of Care. 2017;3(1). doi:10.5301/napoc.5000210

6. Nauck MA, et al. Diabetes 2019,68(5):897-900

7.  M A Nauck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86 Aug;63(2):492-8. doi: 10.1210/jcem-63-2-492.

8. McIntosh CHS, et al. Vitam Horm 2009,80:409-71.

9. El K, Gray SM, et al. Sci Adv. 2021 Mar 12;7(11):eabf1948. doi: 10.1126/sciadv.abf1948. Print 2021 Mar

10. Nauck MA,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23 Suppl 3:5-29

11. Christensen M, et al. Diabetes 2011,60(12):3103-3109

12. Seino Y, et al. J Diabetes Investig 2010,1(1-2):8-23.

13. Khan R, et al. Peptides 2020,125:170201

14. Widenmaier SB, et al. PLoS One 2010,5(3):e9590

15. Vollmer K, et al. Diabetes. 2008;57(3):678-687.

16. Meier JJ, et al. Diabetes. 2001;50:2497-2504

17. Lynn FC, et al.  Diabetes 2001,50(5):1004-11.

18. Zhou J, et al.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7,293(2):E538-47.

19. Lyssenko V, et al. Diabetes 2011,60(9):2424-33.

20. Michael A Nauck et al.Diabetes Obes Metab. 2018;20:5-21.

21. Hojberg PV, et al. Diabetologia 2009,52(2):199-207

22. Bastin M, et al. 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19,12:1973-1985.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