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生熟有别的16种中药
2024
07-19

生熟有别的16种中药

处方中经常会出现生熟有别的中药,比较正规的处方会注明生熟,但也有中医会忽视,专业有经验的药师在审方时不难发现其中问题,这时是应该与医师沟通确认后再抓药,而少数药店因为生熟品种不足或专业知识的缺失,生熟相互替用,不但达不到药效,还可能会出现危害。

笔者收集整理部份生熟有别的中药,希望对有兴趣提高自身专业性的同行有所帮助。

01  麦芽

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多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癖等。

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消胀,多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止泻,多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泄泻。

备注:回乳生用、炒用均可,用量60-120克煎水服,连用三天。

02  鸡内金

生鸡内金:消食,化坚消石。

炒鸡内金:健脾消食

备注:处方中如只写鸡内金,药师应通看处方取向,如果是消结石,则宜用生鸡内金,如是健脾胃,则以炒鸡内金为宜。

03  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补脾益肺

备注:红参是人参的蒸熟品,功效与人参类似,但功力更强,蒸后去除了人参的苦涩,增强了一定的补阳的作用。

04  地黄

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备注:生地清血热,熟地补血虚。

05  附子

生附子:祛寒湿.

熟附子:强心、温阳、祛寒湿。

备注:生附子内服有大毒只能外用,熟附子有盐附子、黑顺片、明附片,功效相近。

06  乌头

生乌头: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跌打损伤。

制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备注:生乌头内服有大毒只能外用。

07  天南星

生天南星:散结,消肿止痛,治痈疽痰核肿痛。

制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备注:生天南星内服有大毒只能外用。

08  蒲黄

生蒲黄:行血,止血、疮疖肿毒、跌打损伤、利尿通淋。

炒蒲黄:活血、补血、止血。

蒲黄炭:止血

备注: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均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09  茜草

生茜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炒茜草:主止血

茜草炭:主止血

备注:炒茜草、茜草炭比生品止血效果好。

10  龙骨

生龙骨:平肝潜阳、镇惊安神。

煅龙骨:收敛固涩。

备注:方中只写龙骨,宜通解取向,生煅功效不同。

11  牡蛎

生牡蛎:平肝潜阳、散结软坚。

煅牡蛎:收敛固涩。

备注:收敛固涩宜煅用,其它生用。

12  槟榔

生槟榔:杀虫消积,下气,利水。

炒槟榔:消食导滞

焦槟榔:消食导滞

备注:炒黄和炒焦的功能相似,均长于消食导滞;但炒品的作用和克伐之性均强于焦品,一般虚人宜用焦槟榔。

13  酸枣仁

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

炒酸枣仁:清热生津、养心安神,敛汗。

备注:临床上多用炒酸枣仁,生品少用了。

14  大黄

生大黄:导滞,泻火解毒

熟大黄:活血祛瘀,用于瘀血内停,月经停闭等。

15  山楂

生山楂:消食化积、祛瘀。

炒山楂:积食停滞,脾虚食滞。

焦山楂:消积止泻,止痢,食积腹泻。

16  石膏

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石膏:收敛、拔毒、生肌。

备注:煅石膏只研末外用。

来源:中国药店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