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年龄增长,加熬夜、高盐饮食、久坐等习惯,高血压风险悄然升高。
人体如 “气血通道”,年轻时气血通畅、血管有弹性,血压平稳;可肝气郁结、痰湿堆积后,通道堵 “杂物”,气血变慢、血管压力大,血压失控。
临床中,高血压患者多有头晕头胀、脖子发僵,激动或劳累时血压飙升,还可能手脚发麻、心慌气短,舌暗有瘀点 —— 这些是 “气血不畅、肝阳上亢” 的信号。
肝阳如 “上窜火苗” 推血压升高,气血瘀滞似 “通道堵塞” 让血压难降,二者叠加致高血压反复。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 调气血运行,“脾主运化” 清痰湿。肝气不疏、脾虚失运,气血瘀滞、痰湿堵血管,如河道淤堵、水流不畅,血管压力飙升,引发头晕头胀。故 “平肝息风、通脉活络” 是调理高血压的关键。
说到通脉稳压,必提葛根。
《神农本草经》载其 “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民间也有 “葛根通脉络,稳压不用愁” 的说法。
它能通经活络疏血管瘀滞,升清降浊平肝阳,还助改善脑部供血,是高血压调理 “要药”,现也常用于葛根降压片等制剂。以下是葛根的经典搭配用法:
一、平肝稳压、缓解头晕(葛根 天麻)
材料:葛根 15 克,天麻 10 克做法:洗净加水 500ml,大火煮开转小火煮 20 分钟,滤渣取汁代茶,每天 1 剂。
功效:天麻平肝息风定眩,针对肝阳上亢头晕;葛根通经活络、升清阳,改善颈僵和脑部供血。适合高血压伴头晕头胀、脖子发紧者,不少人喝 1 周便觉 “脑袋清亮、脖子不僵”。
二、益气通脉、防血压波动(葛根 黄芪)
材料:葛根 12 克,黄芪 10 克做法:洗净放养生壶,加 400ml 水煮 15 分钟,可反复冲泡 2-3 次。
功效:黄芪补气健脾,给气血运行 “加动力”,防气虚致血压不稳;葛根通脉疏瘀助气血顺畅。适合高血压伴乏力、气短者,坚持喝能增强身体调节血压能力,减少血压波动。
三、清热降压、改善口干(葛根 菊花)
材料:葛根 10 克,菊花 5 克(杭白菊为佳)做法:放杯中沸水冲泡,加盖焖 10 分钟饮用,每天 1-2 杯。
功效:菊花清肝明目、疏散风热,缓解肝阳上亢致口干、眼胀;葛根生津止渴、通脉降压。适合高血压伴口干、眼红人,既稳压又改善 “上火” 症状,口感清甜易坚持。
四、化痰疏瘀、辅助调血脂(葛根 山楂)
材料:葛根 10 克,山楂 8 克(干山楂)做法:加水煮 20 分钟,血糖不高者可加少量冰糖调味,温服。
功效:山楂消食化浊、活血化瘀,清血管 “痰湿垃圾” 助调血脂;葛根通脉疏滞增血管弹性。适合高血压伴血脂偏高、舌苔厚腻者,长期喝能减少痰湿对血压影响,让血管更通畅。
需提醒,上述搭配适合日常调理,但高血压证型多样,如怕冷、手脚凉的 “肾阳虚型”,或头晕伴腰酸的 “肝肾阴虚型”,需调整搭配。
建议先咨询中医师辨证,确认适合自身体质后再用,切勿盲目搭配,才能让葛根稳压通脉作用充分发挥,助血压稳回正常范围。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4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