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小白必看!揉对肾经 6 个穴,比吃补品管用,精力、腰肾、睡眠全改善
2025
10-13

中医小白必看!揉对肾经 6 个穴,比吃补品管用,精力、腰肾、睡眠全改善

原创

五行针灸践行者

帕乔-小白学黄帝内针

2025年10月09日 21:24
广东

  • 中医里的足少阴肾经,藏着我们从出生就带的 “先天能量”。肾气足的人,精力像满电手机,骨头硬、耳朵灵、眼睛亮;可肾气一亏,就容易累、腰腿疼、手脚凉,连觉都睡不香。其实不用靠补品,把肾经上的关键穴位揉对,就能给身体 “充电”。

    一、先搞懂:肾经是条 “贯穿全身的能量线”

    肾经从脚底的涌泉穴出发,像藤蔓一样沿着脚内侧、小腿内侧往后往上爬,过膝盖、大腿内侧,钻进脊柱连到肾脏,还会 “顺路” 联系膀胱。

    • 主干继续往上,穿过肝脏、膈肌进肺部,再沿喉咙绕到舌头两边。
    • 还有分支从肺部连到心脏,最后扎进胸口。简单说,它通上通下,能把 “先天能量” 和吃进去的 “后天营养” 打通,帮身体补能量。

    二、记住这 6 个穴:在家随手揉,解决肾亏小毛病

    每个穴位对应不同问题,从怎么找、能干嘛,到具体怎么揉,一步讲清,新手也能学会。

    1. 涌泉穴:脚底 “活力开关”,按它比吃助眠药还稳

    • 定位:蜷脚时,脚底前半部分会凹下去,就在第 2、3 脚趾缝和脚后跟连线的前 1/3 处,按着有点酸麻。
    • 能干嘛:肾经的 “起点”,像地下冒水的泉眼,能降虚火、安神助眠,还能缓解脚心发热、嗓子干。
    • 适用场景:翻来覆去睡不着、头晕、心烦、腰腿疼、白天没力气。
    • 调理方法:睡前用手掌搓涌泉穴,顺时针、逆时针各 30 圈,搓到脚底发热;泡脚时加把艾叶,水位没过脚踝,泡 15 分钟后用脚趾抓盆底,间接刺激穴位。

    2. 太溪穴:“补肾第一穴”,肾虚的人揉它就对了

    • 定位:脚内侧,内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一按,酸胀感能串到小腿。
    • 能干嘛:肾经的 “元气仓库”,不管是补阴还是补肾都管用,还能壮腰、填精气,女生月经不准也能调。
    • 适用场景:腰酸背痛、耳鸣、牙齿松、掉头发、手脚凉、脚后跟疼,只要是肾虚引起的问题都能揉。
    • 调理方法:每天早晚用拇指转圈揉,每次 1 分钟,按到有酸胀感就行;怕冷的人睡前用 40℃温毛巾敷 10 分钟,敷完穿袜子保暖。

    3. 复溜穴:管 “水代谢”,水肿、老出汗揉它就消

    • 定位:小腿内侧,从太溪穴往上量 2 寸(约 3 个手指宽),在跟腱前面的凹陷处,按着酸胀明显。
    • 能干嘛:专门调身体里的 “水”,水肿能消,白天无故出汗、晚上睡着出汗也能止。
    • 适用场景:脸肿、腿肿、肚子胀、老拉肚子、尿频、小腿没力气。
    • 调理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揉,每次 1-2 分钟,每天 2 次;水肿厉害的话,可艾灸 10 分钟(离皮肤 3-5 厘米),灸完喝杯温水。

    4. 照海穴:慢性咽炎 “救星”,嗓子疼按它比喝胖大海快

    • 定位:脚内侧,内踝尖正下方的凹陷处,低头能看到内踝,往下一摸就找到,按着酸胀传脚踝。
    • 能干嘛:清热滋阴、护嗓子,还能安神、调月经,对反复犯的慢性咽炎特别管用。
    • 适用场景:嗓子干疼、声音哑、睡不着、焦虑、月经不准、老想上厕所。
    • 调理方法:用拇指轻轻点按,每次 1 分钟,按的时候慢慢咽口水,嗓子会更舒服;咽炎患者每天按 3 次,别吃辣、多喝温水。

    5. 大赫穴:护生殖,男补精、女调经都靠它

    • 定位:下腹部,肚脐往下 4 寸(约 5 个手指宽,到耻骨联合上 1 寸),正中线旁边 0.5 寸(半指宽),按的时候要轻。
    • 能干嘛:温补肾阳,帮男生固精气,帮女生调月经、止白带,专门解决生殖系统问题。
    • 适用场景:男生阳痿、早泄、遗精;女生月经不调、白带多、备孕难。
    • 调理方法:用食指顺时针轻揉,每次 1 分钟,别按太深;每晚用热水袋(不超过 50℃)隔毛巾敷 15 分钟,别烫伤。

    6. 俞府穴:止咳喘 “胸口穴”,肾气不足咳不停就揉它

    • 定位:胸部,锁骨下缘,正中线旁边 2 寸(3 指宽),抬头能看到锁骨,往下轻按就找到,力度要轻。
    • 能干嘛:止咳平喘、缓解胸口闷,还能止呕吐、帮胃口变好,对肾气不够引起的老咳喘特别有用。
    • 适用场景:咳嗽停不下来、喘得胸口疼、老想吐、肚子胀、没胃口。
    • 调理方法:用手掌根部轻揉,顺时针、逆时针各 20 圈,每次 1 分钟;咳喘发作时按揉,配合深呼吸,能缓解憋气。

    三、养肾经不用费劲儿:做好 4 件小事,肾气慢慢足

  • 每天揉 2 个穴:早上按太溪、晚上按涌泉,每个 1-3 分钟,比吃补品省事儿还管用。
  • 怕冷就热敷 / 艾灸:用温毛巾敷穴位 5-10 分钟,周末艾灸太溪、复溜,每次 10-15 分钟,灸完喝温水补阳气。
  • 泡脚别瞎泡:每晚用 40℃温水泡,水位没过复溜穴,加几片生姜或一把艾叶,泡 15-20 分钟,泡完擦干别着凉。
  • 别瞎耗肾气:尽量 11 点前睡,别熬夜;别累着自己,累了就歇;控制房事频率,少生气、少焦虑,心情好肾气才足
  •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