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藏医药文化 | 藏医治疗脾脏疾病
2024
11-06

藏医药文化 | 藏医治疗脾脏疾病

藏医认为,脾脏如同心君的小妃一样,为土的精气所依处,位于人体体腔左侧,与胃相表里,是血等精华依存之处,可消化食物等。饮食经脾胃消化后,其精华物质经吸收后输送入肝。可见它的重要性。

一旦脾脏功能受损,患者的免疫力就会下降,脾虚则百病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1病因与病缘

 藏医认为,脾病的产生多与生活习惯有关,若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受潮湿、寒风或衣物单薄着凉受寒、剧烈运动、 劳累等影响,会伤害脾脏。若脾脏受损,会减弱胃的消化能力,食欲减退,身体各部营养不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藏医症状分析脾病分为热性脾病、脾脏血胀、龙型脾病、培根型脾病、脾坠症等五种。· 热性脾病:像饮酒后发热,气喘,嘴唇与面容皆呈现紫色,手足麻木,左侧浮肋疼痛,舌苔斑裂;· 脾脏血胀:与脾性热病相似,面容呈青色或黄色,乏力,腹泻,嘴唇向下悬垂;· 隆型脾病:身体肿胀,肠鸣,食不消化,呃逆者排出矢气后感觉舒适;· 培根型脾病:唇上结痰液,受寒或黄昏时肠鸣、腹胀、左侧浮肋剧痛。3藏医治疗方法· 热性脾病,药用丁香、草果、豆蔻、红花、藏茵陈、波棱瓜、石榴等制成散剂内服,或成方十八味降香丸、九味冰片丸、七味红花丸、七味诃子丸等。外治脾脉针刺放血。· 脾脏血胀内服十一味草果丸,外治脾穴“安冬”针刺放血。· 隆性脾病、培根型脾病内服石榴丹乃散,十九味草果丸,火灸脾脉和第11脊椎左、中、右3次。    从脾病致病因素来看,食物不消化是病根。因此,保护脾脏要注意饮食,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要防止食物不消化现象,要严防受潮湿侵袭,尤其是长夏湿潮季节,更要注意保护脾脏;要严防寒风吹袭,着凉受寒,尤其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保护脾脏不受寒冷侵袭极为重要;防止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伤及脾脏。 

藏医认为,草果、荜拔是防治脾病的良药。藏族同胞在熬奶茶时放入一两颗草果,可使奶茶别有一番香味,更重要的是保护脾脏,预防脾病。在藏成药消化系统类产品中,这两味药材常用入药,如十五味黑药丸、大月晶丸、六味木香丸、石榴健胃散等均有健脾和胃之效,且有几百年的临床应用历史。

注:以上药品信息仅供内部医生交流及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供稿 | 甘露股份信息部  来源 | 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 | 张冬桔    审核 | 德庆曲珍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