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压疮难治怎么办,艾灸生肌可促愈
2024
06-09

压疮难治怎么办,艾灸生肌可促愈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由于压力或者压力结合剪切力引起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发生持续缺血、缺氧以及营养不良,导致组织发生溃烂、坏死的外科疾病。本病会从局部皮肤受累,进一步发展累及肌肉和骨关节,使患者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压疮对老年患者、卧床患者危害巨大

压疮已经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由于高龄、活动受限、感觉丧失、营养不足、身患多种慢性疾病等原因成为压疮的高发人群。国外研究发现,住院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25%;国内研究指出,居家护理的老年人,受社区医疗发展不健全、家庭护理不完善的影响,压疮发生率高达20%~50%,远高于住院老年患者。

压疮在临床上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易感染、难以治愈的特点,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据文献报道,50%以上的长期卧床者并非死于其原发病,而是死于压疮导致的严重感染。由此可见,压疮是临床中非常棘手且常见的难题。

中医认识压疮

压疮属中医学“褥疮”“席疮”范畴,清代邹岳《外科真诠》记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闾。”又有清代赵濂《医门补要》曰:“一人患流注三处,卧床一月未见脓,独尾闾穴已深烂,是名席疮。乃肌肉先死,辞不可治,寻亡。”可见该病之所以称之为席疮,与其久卧于床而后发病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与久病长期卧床导致气血虚弱,加上局部持续摩擦、受压,影响局部气血运行相关,气血受阻、气滞血瘀,终致皮肤、肌肉、筋脉失于温煦濡养,而致皮肤溃烂。

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于2016年对压疮进行定义并将其分为1~4期,此外还包括不可分期压疮和深部组织损伤期。中医根据病情进展将压疮分为:气滞血瘀期(多见于压疮1期),病变部位的皮肤可能会有疼痛、硬肿或松软,但皮肤仍完整;蕴毒腐溃期(对应压疮2~4期),开始出现局部破溃、损伤甚至形成腐肉;生肌收敛期,创面损伤逐渐缓解、缩小并开始愈合。

艾灸治疗压疮的原理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载艾叶“主灸百病……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诸经除百病。”艾灸可以通过将艾绒或艾制品置于人体体表相应穴位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温熨,起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并且还可以调整人体脏腑的功能水平,继而调节人体的神经-体液系统,最终提高人体整体免疫功能。

研究显示,艾灸产生的热能可升高局部温度,通过降低机体感觉神经兴奋性,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继而加强新陈代谢,能够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促进炎症及其他渗出物有效消散及吸收,继而使创面的愈合进程显著加快,明显缩短创面修复所需时间,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艾灸治疗压疮疗效显著,1~4期压疮一般需要连续治疗4周左右,不可分期和深部组织损伤期患者建议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规范治疗。

施灸方法

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选用三根艾条完成一次治疗剂量。选取以创面为中心、3厘米为半径的范围,艾条距离压疮部位4~5厘米进行回旋灸。施灸时间为每次灸20分钟,频率1天/次。施灸过程中注意温度的把控,防止烫伤,并且及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灰掉落而烫伤皮肤及烧坏衣物。(吴遍)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