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男,32岁,失眠两年,加重3天,彻夜不眠,心烦,胸闷,情绪忧郁,口干,一饮食正常,二便正常,身怕冷,舌淡紫,苔白厚腻,脉细滑。 柴胡12 桂枝10 干姜8 龙牡各30 天花粉12 甘草3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0 茯苓20 泽泻20 炒白术10 黄芩10 远志10 石菖蒲20 熟附子5 首乌藤20 合欢皮15执7剂,日一剂,水煎分服二诊,夜间已经能入睡5-6小时,无心烦胸闷,情绪好转,口干,胃院满胀,舌边有齿痕,余舌脉同前。上方去龙骨,牡蛎,加党参12,半夏10,黄连3。执7剂,日一剂。三诊,睡眠基本正常,无胃脘满胀,舌脉同前。守上方7剂巩固。 注:患者心烦,胸闷,情绪忧郁,口干,这是上热的表现,身怕冷,脉细滑,这是下寒的表现。故辩为厥阴证,故用柴胡桂支干姜汤治疗。二诊胃脘胃减,故减去碍的龙牡。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143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