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不死草“不死秘籍”——甘油葡糖苷
2025
10-30

不死草“不死秘籍”——甘油葡糖苷

不死草生命力极其强大,干旱时能存活数十年,遇水而荣。在极度干燥时,会卷曲收缩叶片减少水分散失,并降低新陈代谢,进入休眠假死状态,当它又得到水分后,会舒缓回绿色状态。不死草中含有一种能保护它们免受栖息地恶劣条件的伤害的多糖成分——甘油葡糖苷,它能激活处于长期干旱环境(高达50年!)中的细胞,赋予不死草新生。在干旱的季节,不死草面临着流失所有细胞水分的严峻挑战,而甘油葡糖苷能保护细胞膜和细胞结构不变性、不受损坏,其优异的锁水能力——即使栖息地湿度很低,细胞中的水依然存在。

甘油葡糖苷作用机理及功效一、保湿功效之锁水力

水对健康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保养和外观至关重要。存在于角质细胞内的天然保湿因子结合水分,将其保持在角质层内,而位于角质细胞周围的细胞间脂质形成一道屏障,以防止经表皮失水。

a、测试方法:

角质形成细胞用甘油葡糖苷或不死草植物提取物预处理,然后用0.001%十二烷基硫酸钠胁迫,测试细胞膜的受伤程度,只有甘油葡糖苷保护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膜免受损伤。

        

b、测试方法:

称量滤纸,浸泡在测试物中吸收,再称重。

滤纸置于控制条件中干燥,每隔30分钟称量滤纸重量。

    

        具有与透明质酸类似的锁水力,但分子量要比透明质酸小5000倍!肤感清爽不粘腻!

二、保护细胞膜稳定

膜和甘油葡糖苷(小绿点)之间的蓝色部分代表水。从正常水合到高水合,

有无甘油葡糖苷膜都是成流体状态。

在低水合状态下,膜之间的水很少,膜面  受到侧向应力,变成胶状。胶化后的膜,单个脂分子面积降低,膜厚度增加(a2)。    渗透和体积能使水合作用提高,膜间距增大,侧向应力降低,膜在低水合状态下依然能保持流体状(b2)。         三、抗老化试验——体内测试

测试方法:

体内实验:安慰剂做控制样,4周;20名45岁女性测试者,皮肤正常衰老;涂抹含1%FineCare®GLC的霜,2次/天。

测量参数:皮肤保湿性、弹性、光滑度。

28天后结果

四、减轻皮肤发红(抗红疹)——体内测试

受试者:20名男性和女性

测试产品:含安慰剂霜含2%FineCare®GLC霜和含0.5% 积雪草霜

涂抹方法:背部4个区域涂抹,1处不涂+3处涂测试霜

产品涂抹标准:2μl/cm2

测试方法:TiVi®600测量红血球浓度,观察皮肤微循环变化

五、体外测试

a、延缓老化:加速老化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前体的生成

体外实验,复制老化模型(Hayflick)

老化的真皮成纤维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Glycoin natural处理老化的成纤维细胞(0.17%,0.5%,1.5%)

培养时间:72h

测试参数:老化成纤维细胞合成I型胶原蛋白的量

结论:

甘油葡糖苷能减缓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老化进程,能将老化细胞中胶原蛋白的生成量提高36%。

b、提高抗氧化性——增加SOD1

用1% FineCare® GLC培养老化的细胞72h,96h,120h,144h

分别与未用FineCare® GLC的细胞进行比较

测量参数:老化细胞中SOD1含量

甘油葡糖苷能能增加老化细胞中SOD1含量,SOD1的生成量比未处理的细胞高280%。

c、增强细胞活力——提高新陈代谢体外实验,人表皮角化细胞·用1% Glycoin natural培养老化的细胞72h,96h,120h,144h,分别与未用Glycoin natural的细胞进行比较·测量参数:老化细胞活力(测定葡萄糖的消耗量)

甘油葡糖苷能能将老化细胞的细胞活力增加170%,细胞新陈代谢加快,激活新生。

d、增强细胞活力——增加老化细胞的ATPATP(三磷酸腺苷)是细胞的能量之源ATP增强增强细胞活力和再生能力

甘油葡糖苷能显著增加细胞中ATP浓度

e、不同浓度对细胞活力增加的影响体外实验,Skin Ethic 3D表皮模型(再造人表皮)分别用3中不同浓度的Glycoin natural处理:0.5%,1%,3%测量参数:24h后细胞活力

1%的甘油葡糖苷对增加细胞活力效果最好

f、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功效——体外实验用1% Glycoin natural培养cDNA序列(与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有关)培养96h测试参数:活性氧清道夫CAT,SOD2 及TRDX

甘油葡糖苷 48处理后,CAT,SOD2 及TRDX的表达增加

g、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功效——体外实验

另外一项为期4周的双盲测试:

安慰剂对照化妆品功效研究评估了含甘油葡糖苷化妆品乳膏的抗衰老特性。对5例高加索女性志愿者进行了前臂内超声检查。使用含甘油葡糖苷配方后,表皮和真皮密度增加了9.9%。这一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优于安慰组。

甘油葡糖苷理化指标: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