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常吃复方丹参滴丸,3种慢性病,慢慢就好了
2025
08-17

常吃复方丹参滴丸,3种慢性病,慢慢就好了

1、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在中医学中,该病属“胸痹”“心痛”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其病机核心是“不通则痛”——或因情志失调致气滞血瘀,或因饮食不节生痰湿阻络,或因年老体衰使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最终导致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疼痛。临床辨证以“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最为常见,治疗需紧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核心原则。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研制的现代中成药,其组方源于传统名方“丹参饮”,经优化配伍而成,专为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而设。方中三味药材各司其职,共奏活血通络之效:

君药为丹参,归心、肝经,《本草纲目》言其“活血,通心包络”,既能活血化瘀以通脉,又能凉血养血以安神,是历代治疗血瘀证的要药。现代研究证实,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直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臣药为三七,归肝、胃经,被誉为“血中之圣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其特点是“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三七总皂苷能增强丹参的活血之力,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绞痛的风险。

佐使药为冰片,归心、脾、肺经,味辛气香,能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其性走窜,可引导丹参、三七之力直达病所,增强药物对心脉的穿透力,同时缓解疼痛的急迫之感。

三药合用,丹参活血为君,三七化瘀为臣,冰片通络为佐使,共成“活血不伤正、通络不耗气”之剂,切中冠心病心绞痛“血瘀阻络”的病机。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复方丹参滴丸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动物实验中,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显示,其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促进梗死区域血管新生。

临床实践中,复方丹参滴丸不仅能快速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胸闷、胸痛症状,长期服用还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尤其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与单纯西药相比,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使患者硝酸甘油使用率降低30%以上,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病程超过5年的糖尿病患者,以双侧肢体对称性麻木、疼痛、感觉减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足部溃疡,甚至截肢。在中医学中,该病属“消渴”继发“痹证”范畴,其病机与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初期因消渴日久耗气伤阴,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阴虚则血行涩滞,最终形成“瘀血阻络”;瘀血阻滞四肢脉络,筋脉失于濡养,便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即“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并存。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在于“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而复方丹参滴丸虽无直接益气养阴之药,但其“活血化瘀”之功恰好针对“瘀血阻络”这一核心病理环节,与该病的治疗需求高度契合。方中丹参既能活血,又能养血,兼顾“瘀血”与“阴虚”之弊;三七化瘀止痛,可缓解肢体疼痛;冰片辛香走窜,能引药力达四肢末梢,疏通细微脉络。三药合用,可改善肢体微循环,为筋脉提供濡养之源,间接缓解“不荣则痛”。

现代药理学研究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丹参素可改善周围神经的血液灌注,增加神经组织的氧供和营养供应;三七总皂苷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神经纤维的结构完整;冰片可促进药物透过血管壁和神经膜,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动物实验中,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干预显示,复方丹参滴丸能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纤维密度,减轻神经脱髓鞘病变。

临床研究证实,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连续服用3个月后,患者肢体麻木、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触觉、温度觉等感觉功能明显恢复;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有提高。对于病程较短、症状较轻的患者,其效果尤为显著。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3、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

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恢复期是指发病后2周至6个月的阶段,此期患者常遗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神经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阶段。在中医学中,该病属“中风”范畴,恢复期的病机以“气虚血瘀”为主:中风发病多因风、火、痰、瘀等邪扰动,致脑脉痹阻,而病后正气耗损,气虚无力行血,瘀血滞留脑络及肢体脉络,使脑失所养、肢体失用,形成“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是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主要治则,复方丹参滴丸的“活血化瘀”作用虽无益气之效,但可通过疏通脑络、改善脑循环,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常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与益气类药物配合使用。方中丹参活血通脉,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梗死区域周围的侧支循环建立;三七化瘀生新,可减少脑内瘀血残留,减轻脑组织水肿;冰片开窍醒神,有助于恢复神志清明,尤其适用于伴有言语不利、反应迟钝的患者。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机制包括:丹参中的丹酚酸B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防止脑梗死面积扩大;三七总皂苷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冰片能通过血脑屏障,提高脑组织中药物的有效浓度,增强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减少,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加快。

临床实践中,复方丹参滴丸常与补阳还五汤等益气活血方剂联合使用,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连续服用6个月后,患者的肢体肌力评分明显提高,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显著改善;语言功能评估显示,失语患者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均有提升。影像学检查证实,其可促进脑内缺血半暗带的修复,减少脑组织软化灶的形成。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综上,复方丹参滴丸以“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材配伍,紧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在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三种慢性病的治疗中,虽病症不同,但均针对“瘀血阻络”的核心病机,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智慧。其疗效不仅源于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更得到了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双重证实,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中成药选择。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