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三味药补精血,壮腰肾,50岁之后,这样调越活越年轻
2025
07-15

三味药补精血,壮腰肾,50岁之后,这样调越活越年轻

人过五十,不是“下坡路”的开始,而是“养根基”的关键期。肾精足了,气血旺了,不仅腰杆硬、精力足,整个人的气色、心态都会不一样。

年过五十,不少人渐渐发现身体像被按下了“减速键”:稍动就累、腰杆发沉,夜里睡不安稳,连夫妻间的温情也少了几分底气。中医常说“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到了五十岁,肾精渐亏、气血不足,就像老树缺了滋养,自然难有生机。

但别担心,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三味“补精壮腰”的良药,搭配成方,帮你把亏掉的肾精补回来,越活越有劲儿。“阴阳同补、精血双调”,单补一样容易失衡。而以下三味药,恰好能相互配合,补而不燥、滋而不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熟地黄——补精血

熟地黄是生地黄经过黄酒炮制而成,性子由凉转温,最擅长“补肝肾、填精血”。《本草纲目》说它“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人到五十,头发白、牙齿松、记忆力差,多是精血不足的表现,熟地黄就像给身体“添柴加火”,让精血慢慢充盈起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山茱萸——固肾精

山茱萸味酸微温,既能补肝肾,又能“固涩”——就像给肾精加了把锁,防止补进去的精华白白流失。很多人补了半天没效果,就是因为“漏了”:稍微劳累就出汗、起夜多、腰腹坠胀,这都是肾精不固的信号,山茱萸正好能帮着“收住”。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杜仲——壮腰脊

杜仲是中医里出了名的“强腰药”,《神农本草经》记载它“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五十岁后常见的腰酸背痛、弯腰费劲,多是肾阳不足、腰脊失养,杜仲就像给腰杆加了根“支柱”,既能补阳气,又能强筋骨,让腰杆挺得直、动得灵。

这三味药搭配,熟地黄负责“补”,山茱萸负责“固”,杜仲负责“强”,从补到守再到壮,一步到位。

不过,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同的症状需要用不同的方子。当然,如有身体不适,还请及时线下就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