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为何“年长则求之于腑”
2024
06-08

为何“年长则求之于腑”

《素问·示从容论》有言谓“年长则求之于府(腑)”,明确指出年老者疾病的诊察应从腑着眼,治疗应从腑入手。这一观点至今仍不乏现实意义,还有效指导着老年病的防治。兹结合文献对此加以分析讨论。

历代认识

关于“年长则求之于腑”,历代医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一是何为年长?《灵枢·卫气失常》对不同年龄段进行了划定:“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杨上善谓“五十已上曰长”。由此可见,“年长”泛指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是腑指为何?杨上善、马莳、张景岳等认为是指六腑,黄元御等认为是指肠胃,高亿等认为是指胃等。

三是何以求之于腑?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说:“有年五十以上者,疗在六腑。以其年长血气在于六腑之中,故求之腑也。”王冰则认为“年之长者甚于味……甚于味则伤于腑”(《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其他,如马莳曰“大凡年之长者过于味,六腑所以受物者也,故当求之于腑”(《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张景岳言“夫年长者每多口味,六腑所以受物,故当求之于腑以察其过”(《类经》)。黄元御说得更为具体、明了“年长者肠胃日弱,容纳少而传化迟,腑病为多,故求之于腑”(《素问悬解》)。高亿亦云“人腑所以受物,年长者养在胃,则以偏胜求之于腑焉”(《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机理分析

中医学认为,脏腑是生命活动的中心,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是脏腑功能的反映。《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由此可知,脏有“藏”之意,就是化生、贮藏人体的各种精气,用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腑有“府舍”之意,水谷精微的化生、糟粕的排泄全赖于此。脏腑之间通过经络联系形成相应的表里关系,并构成一个上下内外相互通联的有机整体。就病理状态而言,脏腑病变紧密相关,相互影响,脏病多虚而为本,腑病多实而为标,因而脏实可通腑以治,腑虚可补脏以治。

六腑之中,胃肠职司饮食物的入与出,是营养化生的场所及代谢产物外出的通路,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可谓非同寻常。《黄帝内经》对此有诸多详细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再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他如《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玉版》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在中医学看来,肾乃先天之本、寿命之根,肾中精气的盈亏消长是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内在根据。随着年龄增长,肾中精气日渐耗损,随之出现一系列衰老的变化。《素问·上古天真论》即以“女七男八”为生长周期,详细论述了其间肾中精气由盛到衰的过程。当女子七七、男子八八时,因肾之“天癸竭”而呈现各脏腑功能衰减的表现。《千金翼方》则云:“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懈。”由此可知,衰老与肾直接相关,即肾精化生肾气的能力减弱而呈现肾阴、肾阳亏虚,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

但这种衰老过程是可以延缓的,有效措施就是通过后天的补养与调理。此如《医宗必读》言:“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养老奉亲书》亦云:“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胜,气血胜则筋力强。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客观而言,许多人年老后大都能认识到饮食的重要性,并不断尝试通过增加营养来对抗衰老与疾病,但无奈脏腑功能衰退,尤其是脾胃功能减弱,纳化能力不济,传导能力不足,加之对自身体质及饮食物的特性不甚了了,反而易因补之方式方法不当而使胃肠受累,胃肠病也随之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实际应用

意义

“年长则求之于腑”在应用中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摄生延年。历代都极为重视饮食与胃肠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如《论衡》有谚曰:“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抱朴子》也有谚云:“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再如《养老奉亲书》分析告诫道:“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若顿令饱食,则多伤满。缘衰老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景岳全书》强调:“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老老恒言》指出:“胃阴弱而百病生,脾阳足而万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更以调脾胃为切要。”此外,小便的畅利也同样重要,如《东坡杂记》有谚谓:“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

二是临证治疗。人年老体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虚,但有很多时候会以腑实的形式表现出来。六腑以通为用,不解决腑实不通的问题,浊之不祛,清之难行,无疑会进一步加重脏虚,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言:“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因此,对于许多老年病的处理,往往选择从腑入手,或改善饮食以助化源,或解决壅阻以利传导,如此道路畅通,荣养有济,则脏病不治而治矣。

注意事项

针对老年病多脏虚腑实、本虚标实的特点,“求之于腑”时,理应遵循《临证指南医案》提出的“腑病以通为补”的原则,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时时顾护胃气。胃气关乎生死,如《临证指南医案》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年老多虚,脾胃犹然,缘其居于中焦,可受五谷之益,也易受饮食、药物之累,因而治疗时须悉心顾护脾胃,用苦寒之品如黄芩、黄连、栀子等,宜少加肉桂、鸡内金、山药等,使脾胃运纳得复;用滋补味厚之品如熟地、阿胶、龟板等,宜少加砂仁、枳壳等,使脾胃气机通畅;用温燥之品如附子、肉桂、干姜等,宜佐玉竹、山药、白芍等以防刚燥伤胃;用理气药如青皮、枳实、香附、木香等,忌因香燥太过而耗气伤阴;服益气升阳药如人参、黄芪等,宜少加莱菔子、陈皮等,使其补而不壅;服滋阴药如生地、沙参、石斛、知母等,宜少加佛手花、绿萼梅、玫瑰花、川朴花等,使其理气不伤阴。

二是保持二便通畅。肠道与膀胱是糟粕排出的通道,浊气得降,清气方升,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老年人而言,便秘与癃闭都较为常见,其本身带来的不便与痛苦自不必说,重要的是还会由此诱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疾病。临证中的二便问题因于湿热、瘀血、气滞者等较为常见,但又往往兼有阴虚、气虚等的病变基础,因此治疗时须依据虚实之情而把握攻补之度。

三是用药平和持中。鉴于老年人的体质特点,用药无论攻补均不可太过。如《遵生八笺》云:“不慎治之,急投峻药取效,或吐或汗,或解或利,老弱之人,不能禁架。汗则阳气泄,吐则胃气逆,泻则元气脱,立致不虞,此老病大忌……若身有宿疾,或时发动,则随其疾状,用温平顺气、开胃补虚中和汤药,调停饮食,或随食物变馔治之,最为要法。”《医学入门》亦云:“任有外邪,忌大汗吐下,宜平和药调之。”蒲辅周老先生总结确立的老年病治疗原则是:“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勿滞,和而勿泛,吐而勿缓。”蒲老弟子高辉远先生则主张:“辨证要准,立法要稳,选方要精,用药要轻。”

四是不可拘泥于“求之于腑”。“年长则求之于腑”,为后世老年病的防治提示了一个重要思路。在衰老过程中的脏虚状态一时难以根本纠正的前提下,“求之于腑”不仅可尽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整体上对改进脏虚、延缓衰老、提升健康水平均有所裨益。故此而言,藉通腑以安脏,不失为老年病治疗的一个明智之举。当然,“求之于腑”之于老年病并非绝对,由于老年人阴阳气血多相违和,发病也常涉及多个脏腑,病变每有寒热、虚实、缓急、新久等相交织,病情总呈缠绵、反复、多变,因而确立治疗方案时,需综合研判,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力求做到方证相应、药病相宜,既不能一味追求面面俱到,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求之于腑”。(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