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内外源”分类标准研讨观点综述
2025
05-17

“内外源”分类标准研讨观点综述

内外源标准讨论

内源外源何为凭?阴性阳性啥属性?

排异调节咋对应?见仁见智且争鸣。

引经据典明主张,叩其两端高建瓴。

问渠哪得清如许?源头活水是治病。

“内外源”分类标准研讨观点综述

综述人:鲲 志

本能系统医学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的理发方药,创造性地把疾病分为内源、外源两类,但由于少阳病的特殊性,学习、研究本能系统医学的朋友们对少阳病的归属问题各有不同见解。

为了促进本能系统医学发展,激发研究兴趣,深化理论认识,2022年4月,本能论研究中心在微信群内开展了“少阳病是不是外源性疾病”的专题研讨。闻道人、天真散人、玉泉丹沙、清灵齐迹、中医王先生、赵治纲、邵元御、解英、李景白、王雨山等人发表了专题文章,一生守候、一亨耳、风雨中、唐斌、锦谷、鲲志、归雁洛阳边、上善若水、清净陕西、明天会更好、云水禅心、张琳、樱、苏承碧、YU@N今生爱笑、健康使者等人在群内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大家围绕少阳病的特性、往来寒热的机理、小柴胡汤及其它柴胡剂的作用、内外源疾病的划分标准、少阳病的归属等主要方面展开了充分、深入、热烈的大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少阳病理解,甚至相互启发,产生了很多新颖的观点。

一、少阳病是整体上功能不低落但有紊乱

李景白、王雨山一致认为,少阳病的病域在气机,自主性运动能力在正常值,排异反应因气机调节失常而发生障碍。

闻道人说,《伤寒论》以功能的强弱划分了病性的阴阳,少阳病属于《伤寒论》中的阳性病;《伤寒论》论述的是伤寒病,是我们讨论问题的立足点;少阳禁汗吐下,只能在和解中祛邪;少阳病的障碍在三焦气机,局部都好好的,本能系统自身能力不低,可三焦气机失调是整体的。

天真散人说,少阳病是阳性病,主要是排异,排异中有调节;少阳经病理系统在气机,排异反应因气机调节失常而受到障碍;六经是伤寒的六经,不是杂病的六经,亚健康是杂病,少阳病和亚健康并没有相关性。【改:少阳病不等于亚健康,前者属外源,后者属内源,两者仅在症状、体征和病机上有一定的联系。】

邵元御说,少阳病是伤寒病三焦气机的阳性病理过程;少阳病的病位定在三焦气机(与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相一致),病理趋势为调节失常;少阳为实性障碍,厥阴是虚性障碍。

解英说,少阳病就是患者呈现出功能不虚但津液不足的体能,已经没有单独从表病位或者单独从里病位驱邪外出的能力,呈现出正邪相争,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的局面,因此,少阳病的治则就出现了禁汗、禁吐、禁下的三禁原则,唯有“和法”一途;少阳病具有独特的病位特点,“有能无器”或者说“有用无体”,少阳病病位的实质,是没有物质性器的基础上的功能调节系统,且没有排异通道。

二、往来寒热的机理

此问题有3类观点:

1.少阳病的寒热往来是本能系统要排异

天真散人、李景白、王雨山一致认为,少阳病的寒热往来,是排异系统要从汗腺排异,因为器官之间升降出入有所障碍,需要自主调节平衡后才能完成排异。

李景白、王雨山一致认为,少阳病的寒热往来,是排异系统要从汗腺排异,先发冷颤抖提升体温而排汗,随着异物的排出而热退,但因器官升降出入有障碍,异物排出不彻底,只能通过帮助自主调节来让它恢复常态后,才能完成排异;少阳病往来寒热,医生无论选用助调法还是助排法治病,其着眼点仍在排异。

天真散人说,寒热往来是要从汗腺排异,而排异反应因为器官之间升降出入有所障碍,需要自主调节平衡后才能完成排异。

明天会更好说,往来寒热是要发热排异的。

2.少阳病的寒热往来不是排异反应

闻道人说,少阳病中的寒热往来这个热型不是排异反应,尽管这个病功能不低落,具有排异的能力。

3.少阳病的寒热往来是自主调节障碍

赵治纲说,往来寒热不是外源性疾病的证据,发热并不必然是外源性疾病,自主调节障碍也会造成体温“失控”发热,故不能简单地以发热为外源性疾病的必然表现;寒热往来,是自主调节出了问题了,无论有没有需要排的异物,都是寒热往来。

上善若水说,气机失调时,体内各个系统都不能正常运行,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应变系统、排异系统、自主调节系统等等均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出现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症状,如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等症状,当然体温调节中枢也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出现寒热往来。

三、柴胡剂及柴胡的作用

此问题有3类观点:

1.小柴胡汤及部分柴胡剂是排异的方子

天真散人、中医王先生一致认为,小柴胡汤是个排异的方子,不是自主调节的方子,它的药物就是内部环境发生障碍的时候的排异,半夏、黄芩还是排异的;热入血室,服小柴胡汤下血则愈,是排异;大柴胡汤有二两大黄、有枳实,明显是从大肠往下排异的。

天真散人说,《伤寒论》中的柴胡剂是外源性疾病方剂;排异法可以用到自主调节法;少阳病是属于能(气机)的异常,当然需要调节能的药物来治,柴胡调节气机,这个并不妨碍小柴胡汤整个方剂最终的排异功效;桂枝汤是温通血脉、补充津液的太阳病方,小柴胡汤是调气机的少阳病方,两者都用到了自主调节法,但伤寒三阳病的本质是机体功能并不甚低弱,均以排异为主。

中医王先生、邵元御一致认为,小柴胡是一个系统叫和法,它基本上还是排异,往往吃小柴胡汤以后,你看它没有发汗的药发汗了,它没有通便的药泻肚子啦。

解英说,少阳病“和法”的典型方剂有两个:作用于少阳病气分的小柴胡汤基础方(柴胡甘草人参大枣)和作用于少阳病血分的四逆散(柴胡甘草芍药枳实),其共性,都是以和解为定法,以柴胡为主药,都是纯粹的自主调节的方剂,没有排异通道;小柴胡汤基础方(柴胡甘草人参大枣)引导患者自身,自主调节,恢复体能后,自主自发地,自动选择合适的排异通道,要么表解,要么里解,要么表里两解,不汗而汗,不下而下之功,正是和解之谓也,正是自主调节之能也;四逆散偏于血分,是大柴胡汤的基础,其适应证是大柴胡汤证不可下者;小柴胡汤是在小柴胡汤基础方(柴胡甘草人参大枣)的基础上加味,加上黄芩半夏生姜,才有了偏重于气分的排异功能;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都是在少阳病自主调节基础上的排异法,都是有排异通道的;郭老多次重点讲过的“往来寒热”热型,不是单纯的调节少阳病气机障碍,实质上是柴胡桂枝汤证的热型,是自主调节兼解肌,是有排异通道的,“呕而发热”这个热型,才是小柴胡汤证的标准热型。

2.小柴胡汤、四逆散是纯自主调节,部分柴胡剂是调节加排异

闻道人、唐斌一致认为,在少阳病中,没有兼证的纯自主调节方剂是小柴胡汤、四逆散,有兼证的,调节加排异的方剂是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等。

闻道人说,只要是柴胡汤系列的证必然首先存在本能系统紊乱的问题;大柴胡汤是一个方剂,是一个有机整体,去掉了柴胡,就不叫大柴胡汤了。就没有那个疗效了,反而会造成坏病;一张方子里的几味药,咱们说,可以分开说,用,还是以实际疗效为判断标准;柴胡剂治阳性病,可它治的不是外源性疾病。

赵治纲说,小柴胡汤是一个“考虑周全”的方子,胃里面有东西不往下走,半夏帮助一下,这不是排异,是调节;黄芩是为了抑制食物过度发酵而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而给身体增加负担的,是抑盖的,也算是帮助调节功能恢复;生姜大枣,是增津,扶护正气的,也是帮助恢复调节的。

张琳说,小柴胡其他药都能去,为啥就是不能去柴胡,也是这个理,障碍不除,系统有异也无法排,哪个是排异的药?

云水禅心说,小柴胡汤说简单一点就是增加肝胆胃的分泌(柴胡黄芩半夏),提高胃肠功能,补充津液物质。

3.柴胡是自主调节的药

上善若水说,柴胡为调和三焦气机的药物,不是排异的药物。

邵元御说,少阳病以和解气机为定法,以小柴胡为定方,以柴胡为主药。

四、内外源疾病的划分标准

此问题有6类观点:

1.以排异反应作为划分标准

闻道人说,郭老以本能系统能不能出现排异反应来划分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在外源性疾病中用排异法,在内源性疾病中用自主调节法;阳性病未必都是外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未必都是阴性病;阳性病阴性病和外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之间,不是等同的,尤其阳性病和外源性疾病之间,不能画等号;内外源疾病的划分是针对所有疾病的;排异和排异反应的概念不一样,不能混淆,排异是病理过程中本能系统的一个性,排异反应是病理过程中本能系统呈现出来的一个特殊的态势,无论是在外源、内源性疾病中,都存在本能系统的排异性,这个排异性在外源性疾病中呈现出来了,我们称之为排异反应,可在内源性疾病中,这个排异性并没有呈现出来,所以我们称之为障碍,我们就是看到这些障碍来帮助本能系统消除之,在正确帮助的过程中也许还会出现一些反应,我们称之为调节反应,直至随着障碍的解除这些调节反应最后消失;能否呈现出来排异反应,跟本能系统的强弱有关,也与本能系统发生障碍的性质有关,在功能不低落的疾病中,如果是汗腺不开张或者体液不足等,呈现出来的就是排异反应,如果是气机失调,呈现出来的就不是排异反应,在功能低落的疾病中,本能系统也会呈现出这样那样的反应,那都不是排异反应,那是障碍造成的调节反应,这关系到方法的运用,关系到治病;在功能低落的疾病中,一旦出现了排异反应,那说明疾病的性质发生了改变,那是气机失调解除、本能系统得到提升后愈病的表现,帮助的方法必须随之改变;在内源性疾病中的排异,因为并没有出现排异反应,所有排异都是自主调节,都是自主调节排异;内源性疾病中的自主调节,包括纯自主调节和非纯自主调节,其中非纯自主调节就带有排异的性质。

一生守候说,只要内源性疾病的症状出现,外源性疾病的症状就只能算是兼症,因为他的机体不能顺利的完成排异。

2.以排异反应和功能障碍(或紊乱)作为划分标准

天真散人、邵元御、上善若水一致认为,凡是人体外世界的致病物质进入人体引起的排异反应,叫外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是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发生的功能性障碍,或功能活动程序的紊乱导致的疾病。

3.一般以发热作为划分标准

中医王先生说,第一,因为外部因素导致的疾病,并且一定是发热的疾病是外源性疾病;第二,因为身体内部的原因,因为内部各个器官组织病变,功能低落,失调等因素导致的疾病,并且一定是不发热的定性为内源性疾病;这两条缺一不可,同时存在;对于个别很难定性的疾病,郭老又有法外之法。

天真散人说,凡是体温升高、身体发热的表现,都可作为外源性疾病的界定;并不是说凡是热都是外源性疾病;极少数不发热的也是外源性疾病,但需要参看脉象、舌象、意象等其他指标而后界定。无发热而恶是内源性疾病最具标志性的一个特征;脉象沉或微细当考虑内源性疾病;遇到不容易界定的疑似情形,可以根据基础体温、体象、脉象合看,再参考其他信息。

4.以本能系统的行为意图作为划分标准

李景白、王雨山说,外源性疾病都有发热(高于自身基础体温),但发热不一定都是外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的发热,是要提高功能,提高功能是因为常态功能不足以完成排异,这说明排异遇到了障碍;疾病的划分根据是本能系统的行为意图,这是客观的;治法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选用的医疗手段,是建立在对“本能系统在干什么?”思考基础上的个人选择,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观性,不宜成为疾病的分类标准。

5.治法不宜作为划分标准

天真散人、李景白、王雨山一致认为,治法不宜成为疾病的分类标准。

天真散人说,判断内外源性疾病,不能只看治法或者方剂功效、组成,关键还是要看所治具体疾病的性质:发热与否?自身功能如何?有没外来异物需要排除?一张方子是一个治法,它可以同时治疗内源性疾病及外源性疾病。

6.病往往是模糊的,不能以排异反应和自主调节来确立内外源

清灵齐迹说,内外源疾病是理想状态地划分,没有纯粹的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疾病,大多就是过渡期,因为一直在变化;在临床上,排异和自主调节是十一个本能中经常提到的,但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都包含在本能系统里,是共生关系,除了这两个本能,还有其他9个本能,不能以是否排异反应,是否自主调节来确立内外源,而且排中有调,调中又有排,受各种因素影响,病往往都是很模糊的,很典型的是极少数的;排异是种能力,自主调节也是种能力,能力有强弱,阳性病的能力强于阴性病,阴性病维持自我塑造自我代谢等内部问题能力都欠缺,阳性病维持内部秩序还尚可,对突然进入的异物要排出去还是稍微缺一点能力,也就是解决外部矛盾还是有那么点障碍;除了急性病和大病,对于大多数人群就是气机失调为主,一般就是柴胡汤加减,功能低弱再扶阳加强循环。

五、少阳病的归属

此问题有3类观点:

1.少阳病是内源性疾病

闻道人、邵元御、解英、刘新范、樱、赵治纲、唐斌、鲲志、上善若水、苏承碧一致认为,少阳病应归入内源性疾病。

闻道人说,郭老把《伤寒论》上的少阳病归入内源性疾病当中来了,在《伤寒六经求真》的附录中,郭老自己对于方剂的排列中得到了证明;少阳病整体上功能不低落,但是本能系统整体上出现紊乱,出现不了排异反应,所以是内源性疾病;《求真》后面的附录,是郭老完成了《本能论》以后,修订《求真》时加上的,以本能思想权衡之,《求真》最可信,那是郭老毕生的心血凝结成的,写作从容,毫无草率,理论严谨,论据详实,说理充分;少阳病作为阳性病,用自主调节法,是特例,但归入内源性疾病,用自主调节法就不再是特例了,而是顺理成章;在《伤寒论》上可以有特例,在本能系统医学上没有特例,再有特例,它就不可能统一辨证法;感冒,桂枝汤证,成了柴胡桂枝汤证了,一旦出现了气机失调,就是由外源进入内源,在少阳病中,原有的太阳病已经转变成了兼证,主证是内源的气机失调,这是六经揭示出来的。

邵元御说,少阳病应划分为内源性疾病,虽然少阳病具有明显的排异反应,而且是以排异反应为主自主调节为辅的一类疾病,但从其根本属性来说,因其出现了功能障碍,不具备排异能力,只是其没有出现明显的功能低落和体液亏损等虚性障碍而已。

赵治纲说,少阳病和排异无必然联系,属于自主调节障碍的病,也就是内源性疾病。

解英说,少阳病是内源性疾病;少阳病的关键在自主调节。

上善若水说,外源性疾病的治疗以排异为大的法则,或从表排,或从里排,或从血排;伤寒少阳病为三焦气机失调,以和解为定法,以小柴胡汤为定方,以柴胡为主体;在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中,除主药柴胡以外,其它药物皆可去取,如果少阳病是个外源性疾病,那么柴胡就应该是个排异的主要药物,那么柴胡是从哪里排异呢?从表排?从里排?还是从血排?柴胡为调和三焦气机的药物,不是排异的药物,那么少阳病就不是外源性疾病。

唐斌说,少阳病是清府,是能,是因误冶或情志不畅,身体出现的程序障碍,而非外感内伤之外源疾病,所以是内源性疾病;又因少阳气机为上级(母)程序发生了障碍,引发脏腑下级(子)程序障碍,并产生病理物质(水湿、大便、瘀血等)堆积在体内,不能及时排出,而出现发热(代谢增加,调节排异需求),或寒(机体制造热,排汗),或呕(胃失和降,消化物下排不畅)或胸协满(气滞、水气)等病症表现(少阳病并发症);少阳病,给予柴胡类汤剂,帮助人体调畅气机,排除程序障碍后,人体自主选择近的排异通道,以汗、下、血等形式,排出病理物质之后,病愈;即,先有本能大法,依循内源外源之法,才能法外有法,机圆法活,循法辨证,依法寻方,配药愈病。

健康使者说,郭老好像说过有排异能力,但有障碍,障碍一除,身体自然就把排异完成了,实际上还是纯自主调节。

2.少阳病是外源性疾病

天真散人、李景白、王雨山、中医王先生、玉泉丹沙、明天会更好一致认为,少阳病应归入外源性疾病。

天真散人、玉泉丹沙说,少阳病既有气机失调的障碍,更有排异的障碍,少阳病的核心病势是少阳气机失调,或合并表、里等排异通路异常,导致排异反应不能顺利完成;少阳病的特殊利导方式是和解法,“和”的是少阳气机失调,“解”的排异障碍,由“和”而“解”,最终是为了“解”,光有“和”,少阳病“解”不了;少阳病的顺势利导方式是:调节少阳气机→免疫功能恢复→异物被免疫系统清除→病愈;少阳有用无体,故少阳病的排异(即免疫系统清除异物)要假道于“汗、下”等通路;少阳病、厥阴病只是所有气机病(气机失调)中的一小部分;气机病是一个泛概念,可理解为“少阳气机(即推动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运动的失调”,其范畴可涵盖一切存在“气机失调”病势的疾病,我们绝不能把“少阳病”扩大理解为“少阳气机病”,以至犯“把少阳病归类到内源性疾病”的错误;气机病同样分阴阳,厥阴病等阴性的气机病,属于内源性疾病(蓝色部分),少阳病等阳性的气机病,则属于外源性疾病(黄色部分),如图所示:

天真散人说,少阳病是外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都是阳性的,内源性疾病都是阴性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不过是三个不同的排异方法系统。少阳病不等于亚健康,也不是亚健康的一部分,两者只是症状相似,都有“气机失调”的病势;亚健康是内源性疾病/“未病”,少阳病是外源性疾病/“已病”,可谓“阴阳殊途”,如“亚健康示意图”所示,学者切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李景白、王雨山说,根据“从理”原则,少阳病是一个病域在气机,自主性运动能力在正常值,排异反应因气机调节失常而发生障碍的外源性疾病;寒热往来的热,是外源性疾病的发热;少阳病状态下,本能系统的意图是要排异,不论小柴胡汤是助调还是助排,亦或是在助调的基础上助排,这都不能改变少阳病是外源性疾病的定性;根据“从后”原则,2009年10月出版的《伤寒六经求真》附录里,有一条少阳病是内源性疾病的表述,后来的所有表述,都认为少阳病是外源性疾病。中医王先生说,大医传承所讲的《本能论》第二稿时间上要比《伤寒六经求真》后记部分的内容晚一些,所以郭老改正他以前的认识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关于少阳病的归属问题,小柴胡汤的定性问题应该按照郭老在大医传承讲座上的说法为准,少阳病是外源性疾病,小柴胡汤是排异的方剂。3.不必纠结少阳病的归类清灵齐迹说,不用过于纠结于这个特殊的少阳是否是外源性和内源性疾病。天真散人说,内外源疾病分类法,其初衷是方便我们理解疾病的本质特征,临床处置时我们只需顺势利导即可,倒不必执着、亦没必要非得先分出个内外源来。六、郭老对同一事物有相反看法的原因此问题有3类观点:1.学术思想是逐步成熟的李景白、王雨山说,郭老在本能思想提出以后,自身也一直处在不断的进步过程之中;在一个新的学术体系成熟定型之前,概念定义等出现调整变动是难免的。2.有一些是口误或表达习惯问题李景白、王雨山说,郭老后期都是以讲课的形式在布道,而且是随问随答,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口误实属正常,其严谨性也肯定不如书面形式;郭老的口语习惯是:本能系统愈病行为的排异法、调节法和医生助力行为的助排法、助调法,都简化成排异法、调节法。3.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闻道人、归雁洛阳变一致认为,少阳病是三阳病,是整个中医界都接受的定论,所以郭老不能操之过急,过早地说少阳病是内源病,但他说了少阳病是例外,也说了少阳病是调节排异,小柴胡汤是自主调节方,他还批评了少阳属半表半里的说法,他没有作过多的强调,正是他循循善诱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当时学生连治感冒都没学会的情况下,过多去说少阳病是内源,会引起太多不必要的争议,这反而会影响到整个大医传承。七、其它有关观点1.判断少阳病归属问题的原则李景白、王雨山说,对郭老的一些矛盾的表述,应该本着“从理”“从后”这两个原则来进行谨慎处理;“从理”就是根据本能医学的理法来判断,“从后”就是对后期表述的权威性赋值应高于前期表述;稳妥起见,在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争鸣来发挥集体智慧;排异法调节法是本能系统的行为,是自然法,助排法助调法是医生的治法,是人为法,用医生的治法来判定病性是不可靠的。闻道人说,郭老讲解论述的部分,确实存在矛盾,应以“从理”原则对待。2.《本能论》大成若缺,永无止境中医王先生说,《本能论》作为一个全新的中医辨证法,从诞生之初就在不断完善过程之中;《本能论》是紧贴生命本能【大道】的辨证法,是包罗万象的辨证法,是中医走向未来的辨证法,但是它绝对不是完美无缺的,《本能论》就是大成若缺;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想用语言文字把生命本能这个大道讲非常清楚,非常完满,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或者可能是永远也做不到,但是发展和完善《本能论》一定是后学者的责任。3.要根据病性谈治法闻道人说,不能不讲内外源的病性,而单独讲排异法和自主调节法;传统说法是“理法方药”,不讲明白理,只讲法,法依何而定?虽然掌握了法,也能治病,但如果理论含糊不清,就谈不到统一辨证法,等于是倒退回了本能医学之前的传统医学阶段;少阳、厥阴是同一个气机病位,整体病位,能系统,少阳病功能不低落,有纯自主调节,也有自主调节加排异,厥阴病功能低落,有纯自主调节,也有自主调节加排异,都是内源性疾病,内外源带出来的是法;必须先承认法,承认法以后,对于法的运用的事儿,法是严格的,法又是灵活的,这就叫机圆法活。唐斌说,病理过程是动态的,内外源关系,就是此消彼长,逐次递进;辨证论治,就是通过体脉物声意等四诊合参或七诊合参,分辩内外源的偏盛,定病性,内源偏盛,还是外源偏盛,或内外并证,同时定病位,知道了病位,病性(内外源),就按图索骥,照方抓药。3.中医不是宗教闻道人说,内外源就是一个法,别说“法门”,这是中医,不是宗教,用“法门”并不好。4.大病的急性发作不是外源性疾病闻道人说,一切大病都是在亚健康的基础上发生的,一切大病的急性发作,都是按外源性疾病处理,但是,要想彻底治愈,必须兼顾那个基础亚健康,这里要明白,它不是外源性疾病,它只是内源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在发作之前,这个病就存在。5.排异和自主调节的关系闻道人说,道生一,一乃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二源,二源乃内外源,外源性疾病,用排异法,内源性疾病,用自主调节法,典型树立,大法确立矣;实际运用,非典型居多,二仪生四象,乃以排异为主自主调节为辅法,以自主调节为主排异为辅法,二源出,四法具,治疗疾病之法,尽矣;四法者,纯排异,纯自主调节,非纯排异,非纯自主调节;大家纠结在那里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搞不清本能系统的紊乱横跨阴阳间;自主调节是永恒的,排异是病理状态下的特殊的自主调节;我记得有位朋友说过,排异的药,用在自主调节中,也是自主调节;病到了深层,都是调节之中有排异,排异之中有调节,这是针对内源性疾病来说的,不能混淆在这里。6.亚健康有排异反应就是外源性疾病天真散人说,亚健康的病势是三焦气机失调,属于“未病”范围,如果必须分内外源,因为没有排异反应,属于内源性疾病无疑;感冒(原有亚健康),有排异反应,虽有气机失调症状,但仍属于外源性疾病,治感冒时加柴胡调节气机,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7.内外源性疾病辨证有六大意义天真散人说,内外源性疾病辨证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1)统一七大辨证法,使中医变得好理解、好学习、好实践、好复制、好传承;(2)是伤寒六经本能方法系统的根据;(3)因内外源病因不同,决定了排异与自主调节治法的不同;(4)明确指出所有疾病只有两种:外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没有其它;(5)内源性疾病的共性,让一方治百病成为可能;(6)确立了“先辨内外源”的辨证法门。8.阴阳、六目组成了六经辨证解英说,阴阳是总纲,医者治病,首断阴阳,这是战略的判断;表里、寒热、虚实是六目,是人体运动局部的三组维度,存在混杂的现象,医者治病,次断六目,这是战术的判断,此阶段不需要再引入阴阳的概念来混淆自己的思维;仲景用表、里、半表半里判断三个病位,用寒、热、寒热夹杂来判断人体的功能盛衰,用虚、实、虚实夹杂来判断人体营养、代谢产物的多少和分布,不外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形态;病位、功能、物质组成的六目,在阴、阳两个相反的运动趋势方向上,组成了六经体系,后世称为六经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构成的六经,实际上分为四层,第一层是阴阳,表示生命运动趋势态势,第二层是表、里、半表半里,表示邪正相争的部位,第三层是寒、热、寒热夹杂,表示人体功能盛衰,也就是说局部战场态势趋势的,第四层是虚、实、虚实夹杂,表示人体物质含量和分布的,也就是说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资本。9.《本能系统论》与《伤寒论》的关系解英说,《本能系统论》是哲学系统,《伤寒论》是方法系统,《本能系统论》包含着《伤寒论》,两者是有密切联系,同时又有区别的两个学术体系,《本能系统论》阐述了《伤寒论》背后依托的原理,扩展了《伤寒论》的病位范围,丰富了《伤寒论》的方剂;《本能系统论》对疾病的分类,实际上是对《伤寒论》原有六经分类的第二次分类,两种分类方法,都是说理的工具,是两个体系(框架、框子),只要都掌握了,从应用的角度看,没有区别,往深入看,任何一种分类方法,都不能完美无缺,都不能截然分开。10.大家争论少阳病归属问题的原因解英说,郭生白先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晚年才形成最终定论,定论后没有突出引导,更没有在有生之年斩钉截铁地论断;少阳病属于内源性疾病的结论,是对千年《伤寒论》的突破和发展,研习者达成共识,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领会和引导;以小柴胡汤为代表的五个指导性方剂,都是在少阳病自主调节基础上的排异法,都是有排异通道的,引人误入歧途;郭老没有明确地讲解一次,纯粹自主调节的少阳病方剂组成。11.运动也能调节气机清灵齐迹说,现在草药不再是原来的天然野生草药了,调节少阳气机不是非要用柴胡,运动也可以,“运”指身躯里面的内脏运化和传导,不受人的意识控制(比如站桩、打坐),“动”指全身四肢动,受人的意识控制,忽视了脏腑的功能,“运”促进了内里的大循环(温阳剂),同时加强了分泌代谢(柴胡剂),“动”促进外周循环和微循环(相当于桂枝黄芪等),既要有“动”,又要有“运”。12.不必非要纠结在六经里一生守候说,郭老传承的是《本能论》,是对《伤寒论》的升华,不必非要纠结在六经里。13.内外源是辨证法门,是柔性工具一亨耳说,内外源不仅把疾病分成两类,更是须臾不能离的辨证法门(辨证工具),而且总是同时运用的,任何时候都不是单打独斗,就具体病人的动态病理过程来看,内外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内外源更多是辨证论势的柔性工具,也是认识疾病的分类标准;要更多看到内外源带出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不是纠结于其字面表述。14.启蒙老师影响一生锦谷说,蒙以养正,启蒙的老师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他会影响到你一生的方向,会影响到你一生的判断跟选择,实在是非常重要的。15.治好病才是硬道理清净陕西说,从郭老认识本能到能治了病才是硬道理。16.离开了原则性,谈不到灵活性赵治纲说,好比下棋,不按棋的基本规矩走,那还叫下棋么?还如何逐步提高自己的棋艺呢?离开了原则性,谈不到灵活性,权在经的基础上谈,才有意义,也才不是自误误人的负责态度。17.病性不同则治法不同YU@N今生爱笑说,郭老的《本能论》在药和人两者中重点强调人的本能力量,人是个体系,即系统的系统,治病根本还是要靠自身本能,感觉外源性疾病的治疗也是药物助人自主打开自身向体外的排异通道,也是一种自主调节,内源性疾病的治疗也是药物助人自主打开器官组织间的循环障碍,也是一种向外排异;内源性疾病不进行排异就可以好病,这点很重要,举一反三,外源性疾病不进行排异几乎不可以好病。18.分辨内外源是关键的第一步健康使者说,辨内源性与外源性疾病这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医所遵循的大法,一定要悟透,悟通,这第一步错了,就都错了。八、结束语这次研讨会的文章之多,参与者之众,讨论之热烈,实属少见,是本能论研究中心内部非常有价值的一次学术盛会。这次研讨会,是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形式,加深了本能论学习者之间的了解,增进了感情,明显促进了本能系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注:因水平所限,编者在回顾、整理大家的论文和发言时,可能会有错误和遗漏,敬请海涵,如本文在关键问题上与论文作者或发言人的原意不符,请在本文章下方留言指出。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