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零基础病理–导管内乳头状瘤
2025
03-31

零基础病理–导管内乳头状瘤

·定义

良性乳腺病变,发生于中央或周围导管内,由乳头状突起和纤维血管轴心组成,被覆上皮和肌上皮细胞

1.中央型(单发):发生在大导管,通常位于乳晕下,不累及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2.周围型(多发):发生在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可延伸到周围的大导管。

·临床表现

占乳腺良性肿瘤约5.3%,好发年龄30-50岁。良性,预后良好。中央型单发,常位于乳头乳晕;周围型多发,常位于周围乳腺;患者最常表现为乳头溢液 (中央型多见),少数表现为肿块;影像检查示导管扩张,病变直径多为2-3mm;

·诊断要点

(结构) 

·肿瘤所在区域常见导管扩张 

·肿瘤位于导管内,呈指状、乳头状排列,含纤维血管轴心 

(细胞) 

·乳头表面衬覆上皮和肌上皮两层细胞;

·上皮细胞由一层立方到柱状细胞组成,异型性小;

·肌上皮细胞总是存在 (可能表现不明显); 

·核分裂像罕见;

(其他) 

·上皮细胞特殊改变: 

1.常发生大汗腺化生或鳞状细胞化生; 

2.部分伴有局灶UDH(最常见),ADH或DCIS (较少见);

3少数发生黏液变性、透明细胞或皮脂腺化生;

4少数伴有不典型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 

·肌上皮细胞特殊改变: 

1.肌上皮细胞可能不明显;

2.肌上皮细胞可能显著增生,填充乳头间隙。 

·肿瘤间质特殊改变:

1.常见纤维化,上皮可陷入间质内,似浸润癌 (假浸润)

2.纤维化明显时包裹上皮巢,称硬化性乳头状瘤;

3.穿刺部位或蒂扭转时可继发出血或梗死    

乳头、硬化区内的腺体及导管周围肌上皮p63、calponin、SMMHC、SMA、CD10 等阳性。CK5/6 普通型导管增生细胞阳性,柱状细胞及大汗腺细胞阴性。ER、PR 柱状细胞弥漫阳性,普通型导管增生细胞非克隆性阳性

·组织学亚型

(1)复杂型:在单纯型基础上出现乳腺增生病的改变主要是柱状上皮增生(I型)及普通型导管增生(II型)。前者肿瘤树枝状乳头状结构仍然明显,被覆的腺上皮柱状细胞变及增生,细胞核明显复层化,亦可形成簇状细胞突起。后者乳头表面细胞及轴心内的腺管上皮增生,形成普通导管增生的各种表现(如乳头状、旺炽性增生等),且常伴有大汗腺的化生增生,形成树枝状乳头状结不清楚的复杂结构 

(2)硬化型:乳头状结构常不明显,间质(包括乳头的纤维血管轴心、导管壁及周围的间质)发生明显纤维化/透明变,使腺管埋在纤维组织内,受压扭曲变形,呈硬化性病变改变,形成假性浸润图像

(3)出血梗死型:医源性梗死常由穿刺引起。出血水肿可造成纤维血管轴心宽大变形,梗死样退变坏死使细胞组织结构崩解消失。其周边腺腔内可集聚坏死物,覆细胞可排列紊乱形态扭曲。部分病例梗死后可有明显机化性反应改变,以至间质纤维硬化,其中可埋陷有变形腺体及细胞可伴有明显鳞状上皮化生。另外,梗死后可造成普通型增生细胞核固缩,呈现一致化假象(类似于肿瘤性增生)    

参考文献:

1.刘彤华诊断病理学/刘彤华主编.-4 版.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病理小画册007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