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扁鹊镜经》解读26-奇恒(4)
2024
06-12

《扁鹊镜经》解读26-奇恒(4)

奇恒(4)

原文:

齐襄公问于扁鹊:奇恒之变,揆度奈何?

扁鹊曰:邪之入于脉者,亦时陇起,因加相胜,因减相失。真气加者至胜, 真气减者至衰。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气行所胜日从,气行所不胜日逆。从者真气加,逆者真气减。至者,动之形也。至得其位而起,至所不胜而甚,至其失所而持,至其所胜而微,至其所失而愈也。失所者真气衰,所失者邪气去,甚者邪气加,微者邪气减,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神农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多少而差其分也。真邪以合,波陇不起者,审扪循三部九候,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盈虚,微者当其气, 甚者兼其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

气口之分,皆与人身相应焉。一呼脉动起于曾,再动至悅亦陇起,入于周,气行一寸三分,一吸脉动起于曾,亦入周,其动皆不至关之关,而后大前銳者,阳明厥逆,喘咳身热,惊衄呕血;前大后銳,上鱼际者,足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一呼脉动起于勤,再动至达亦陇起,入于释,气行一寸二分,一吸脉动起于姜,再动至乐亦陇起,入于夷,气行一寸五分,其动皆不至关之关者,足太阴厥逆,胎急孪,心痛引腹。


直译:

齐襄公问扁鹊:如何应用揆度的方法来获知奇恒的变易呢?

       扁鹊说:邪由外而进入脉的,也时常会陇起,因为真气的增加而形成相胜的脉形,因为真气的减弱则形成相失的脉形。真气增加,至(注:脉波)就会正常,真气减弱,至就会衰弱。真气相胜的脉波就平和,真气不能相胜的脉波就会呈现病形。邪气重的,脉波就会呈现出甚的形状。气行于真气胜的方向的称为从,气行于真气不胜的方向称为逆。从是真气增加的缘故,逆是真气衰减的结果。至,是脉波波动的形状。至在正常气交的位置就会陇起,至在真气不胜的位置就会变成甚的形状。至在真气相失的位置就会持平而没有波形,至在真气开始有所胜的时候会变成微的形状,至由持平没有波形的地方恢复到有波形,意味者病开始愈合。失去波形意味着真气衰弱,波形恢复意味着邪气去除,波形变甚的形状意味着邪气加重,变微的形状意味着邪气减弱。微的形状意味着病轻,甚的形状意味着病重。《神农大要》说:甚为波长五分,微为波长七分,长几分短几分相应意味着病的轻重程度。真邪对冲,气口脉没有波形的时候,则通过仔细地审扪循三部九候,地部脉候人之地,天部脉候人之天,人部脉候人之人,用居于中间的尺度作为标准,来确定三部的虚实,病微的在相应的位置会有顶手感,而病甚的则不仅无力而且脉会陷下。仔细审察三部九候的左右上下位置,评估相对应的脉的病形,从而确定病所在的脏腑位置而研讨之。

       气口脉的各个分度,均与人体位置对应。一呼脉动在曾候开始,再动在悦候达最高峰,然后入于周候,气行一寸三分;一吸脉动在曾候开始,也入于周候。一呼一吸的脉动都不到关之关。如果是脉后大前锐的,属于阳明厥逆,病症喘咳身热,惊衄呕血。如果是脉前大后锐的,同时脉上鱼际的,属于足太阳厥逆,病症僵仆呕血善衄。一呼脉动在勤候开始,再动在达候达最高峰,然后入于释候,气行一寸二分;一吸脉动在姜候开始,再动在乐候达最高峰,然后入于夷候,气行一寸五分,一呼一吸的脉动都不到关之关,属于足太阴厥逆,病症胎急孪,心痛引腹。


解读:

       上一篇说到平人脉的虚实并非病邪所致,这一篇说的就是病邪所致的虚实如何判断。

判断的重点在于脉的波形,波形正常则无邪,有病就开始有变化。波形的变化首先要理解“至、甚、微“是怎样的概念。这三个字的字义与其含义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更多可能的是需要从其象形的角度看,不过具体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得出的结果,可能是反复看其象形,结果文中的描述及临床经验,忽然所得。大家且看结果吧。

至:正常的波形

       甚:病重的波形

        微:病轻的波形

       “至得其位而起,至所不胜而甚,至其失所而持,至其所胜而微,至其所失而愈也。“这一句则是显然的病情变化诊断。如下:

       至得其位而起:气交之处正常陇起。

      至所不胜而甚:邪气重则脉波收短。这是实象

 

     至其失所而持:这是虚象,脉波持平而不起

     至其所胜而微:脉波由短变长,这是正气开始恢复

     至其所失而愈:脉波由持平而成正常波形,这是病情向好。

     最后一段就是举例:

     先看例1,其波形如下:

       曾之后无脉波,就是失所。

       这个脉的波长是一寸三分,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二寸六分。经过计算,这个长度对应的律有4个,一是中吕,右足阳明之律;二是蕤宾,右足太阳之律。三是夷则,右足太阴之律;四是应钟,左足厥阴之律。

       从方向上,可以先否定第三第四个,原因可以从《奇恒之势》的血气循环脉图结合第二个案例上去理解。

      然后就是足太阳与足阳明如何选择的问题了。这里可能可以用到的两个规则是:

规则一、奇恒之势中的规则:“太阴太阳之脉,波湧九分而陇起;阳明厥阴之脉,波湧三分而陇起;少阴少阳之脉,波湧六分而陇起“,根据此规则可以做出相应的图:

        前大后锐,上鱼际。用的是前面的边界,鱼际横纹处为周候,显然是属于波湧九分而陇起,所以是足太阳。足太阳的脉行方向是从寸到尺,曾之后无脉波,为虚,曾之前为实。所以这是足太阳厥逆。

       后大前锐,用的是后边界,曾候为6分,属于少阴少阳之位,出不来足阳明的结果。

       规则二、根据二十七候里的大表,可以归纳出以下的对应图:

        更换成经络则是:

       前大后锐,上鱼际。用的是前面的边界,鱼际横纹处为周候,属右足太阳;

       后大前锐,用的是后边界,曾候属右足阳明。

       综合两个规则的结果,似乎是第二条规则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是哪条经脉。

       再看第二个案例:其波形如下:

       实际的脉波不可能是从下面走的,只不过为了方便说明其循环的方向而已。

       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行二寸七分,这个长度对应的律有:姑洗,左足阳明之律;林钟,右足少阳之律;南吕,右足太阴之律;

       从循环方向上就可以淘汰姑洗律和林钟律,就只剩下一个南吕,右足太阴之律。循环方向上未到关之关,是为足太阴厥逆。关之关前无脉波,是为失所。

       如果从两个规则上来看:

规则一,勤释两候均为6分位,少阴少阳之位;姜夷两候均为9分位,太阴太阳之位。只能淘汰姑洗律;

规则二,夷候对应林钟律,勤候对应南吕律,也是只淘汰姑洗律。

       综合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律的最后确定是经由计算、循环方向、两条规则等三个环节综合而定,其中规则二比规则一更为有效。

       但所举的两个案例,均没有说明音的确定及其应用,这甚为可惜。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