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是肝肾阴虚引起的
肝阳上亢又称为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是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也就是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所导致的
恼怒可伤肝,导致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劳累、年老者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也可导致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常见表现有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脉细数等。
病机
多因肝肾阴虚,阴不涵阳,以致肝阳升动太过;或因郁怒焦虑,气郁化火,耗伤阴血,阴不制阳而成。
辨证要点
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治疗方法
高血压中医认为是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又称为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治疗方法,引火归元,镇肝熄风,滋补肝肾之阴;
常用中药
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益母草、黄芩、夜交藤、茯苓、栀子。
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钩藤、益母草、桑叶、栀子、黄芩、石决明、杜仲、牛膝、茯神、夜交藤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方歌: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藤安服良。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
常见病证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
常用中药:羚羊角、桑根白皮、木通、旋覆花、葳蕤、升麻、茯神。
2.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味。
常用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行间、侠溪、太溪,泻法。肝肾阴虚者加刺悬钟、三阴交。
肝肾阴虚,
肾阴虚首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肝阴虚首选杞菊地黄丸,一贯煎。
💕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135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