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12条 阳浮而阴弱
2024
05-28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12条 阳浮而阴弱

原创 郑老叟整理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1-19 00:05 广东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阳以候卫,阴以候荣,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弱也。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故发热汗自出也。《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也。啬啬者,不足也,恶寒之貌也,淅淅者,洒淅也,恶风之貌也,卫虚则恶风,荣虚则恶寒,荣弱卫强,恶寒复恶风者,以自汗出,则皮肤缓,腠理疏,是亦恶风也。翕翕者,熇熇然而热也,若合羽所覆,言热在表也。鼻鸣干呕者,风壅而气逆也。与桂枝汤,和荣卫而散风邪也。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桂枝汤,本专主太阳中风,其于腠理致密,荣卫邪实,津液禁固,寒邪所胜者,则桂枝不能发散。必也皮肤疏凑,又自汗,风邪干于卫气者,乃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为轻,以发汗为重,是以发汗吐下后,身疼不休者,必与桂枝汤而不与麻黄汤者,以麻黄汤专于发汗,其发汗吐下后,津液内耗,虽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须桂枝汤小和之也。桂枝辛热,用以为君,必谓桂犹圭也,倡导诸药,为之先聘,是犹辛甘发散爲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爲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爲臣,而甘草爲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枣为使者也。姜枣味辛甘,固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麻黄汤所以不用姜枣者,谓专于发散,则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用诸方者,请熟究之。

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尝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即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梢露之则微冷。复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冷,不恶寒,反恶热,或饮酒后,慎不可行桂枝汤也。

凡发汗,须如常复腰以上,厚衣复腰以下,以腰足难取汗故也。半身无汗,病终不解。凡发汗后,病证仍存,于三日之内,可二三发汗,令腰脚周遍为度。

卢之颐《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阳浮阴弱者,阳浮以致阴弱,该尺寸及表里兼体言。······故在阳,即阳浮,在脉,即寸浮,阳该表之部署形层,脉亦举之浮也;在阴,即阴弱,在脉,即尺弱,阴该里之部署形层,脉亦按之弱也。阳浮热自发者,风令飞扬,令阳气浮,故热自发;阴弱汗自出者,阴必赖阳以为堤防,堤防松疏,故液溢而爲汗矣。啬啬者,毛孔粟栗,甲错不滑也;恶寒者,即恶标之寒化也。淅淅者,洒然毛耸,起灭不常也;恶风者,即恶风之本气也。翕翕者,合起动敛,升沉不定也;发热者,即发标之阳象也。而啬啬、而淅浙、而翕翕,正风性鼓动肃杀之伏耳。鼻鸣者,鼻息吸入则万窍开,呼出则万窍阖,故鼻独为万窍之总枢,故风之中人也,使人肌层闭拒,致万窍不能应呼吸以为开阖,则气之出入惟鼻息之,呼吸亦猛,故令鼻鸣。干呕者,肩脊偃曲,有声无物也,固自汗则毛孔虽开而肌层仍阖,阖则气窒不通,故令干呕也。

太阳为开,开病故反阖。此方辛甘宣散,能令肌层开发,外入之风使之内出,开阖之枢乃利也。又太阳从本从标,故病则从本而带标,方则从标而逆本,所谓阴阳对待之法。…… 寒风总归汗法,但致汗之原大有径庭。寒属水,抑心火,法则透火之用,扬心之液而爲汗;风属木,郁脾土,法则运土之用,宣水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所谓汗生于榖,谷生于精,精胜则邪却矣。故云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否则,虽如其方,不如其法,不特不除,且多变故。

柯琴《伤寒论注》:此太阳中风之桂枝证,非谓凡中风者,便当主桂枝也。前条脉证,是概风寒杂病而言。此条加中风二字,其脉其证,悉呈风象矣。上条,言脉浮而弱者,是弱从浮见。此阳浮者,是浮而有力,此名阳也。风为阳邪,此浮为风脉矣。眉批:浮中见弱,是虚脉,浮而有力,是风脉。阳盛则阴虚,沉按之而弱。阳浮者,因风中于卫,两阳相搏,故热自发,是卫强。阴弱者,因风中于营,血脉不宁,故汗自出,是营弱。两自字便见风邪之迅疾矣。斋斋,欲闭之状;淅淅,欲开之状,翕翕,难开难闭之状。虽风、寒、热三气交呈于皮毛,而动象自中风所由然也。风之体在动,风之用在声,风自皮毛人肺,自肺出鼻,鼻息不和则鸣,此声之见于外者然也。风淫于内,木动土虚,胃气不和,故呕而无物,此声之出于内者然也。干呕,是风侵胃府。鼻鸣,是风袭阳明,而称太阳者,以头项强痛故耳。亦以见太阳为三阳,阳过其度矣。

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桂枝赤色通心,温能扶阳散寒,甘能益气生血,辛能解散风邪,内辅君主,发心液而为汗。故麻、葛、青龙,凡发汗御寒者,咸赖之。惟桂枝汤可不用麻黄,而麻黄汤不可无桂枝也。本方皆辛甘发散,惟芍药之酸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故能发汗而止汗。先辈言无汗不得服桂枝者,正以中有芍药能止汗也。芍药之功本在止烦,烦止汗亦止,故反烦、更烦与心悸而烦者,咸赖之。若倍加芍药,即建中之剂,非发汗之剂矣。是方也,用桂枝发汗,即用芍药止汗。生姜之辛,佐桂以解肌;大枣之甘,助芍以和里。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阳表阴里,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气血者,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而精义又在啜热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则外邪不复人,而热啜以继药之后,则余邪勿复留。复方之妙用又如此。故用之发汗,自不至于亡阳;用之止汗,必不至于贻患。今世医凡遇发热,不论虚实,便禁谷食,刻桂枝方者,俱削此法,是不知仲景之心法,而有七方之精也!

尤怡《伤寒贯珠集》:太阳中风者,阳受风气而未及乎阴也,故其脉阳浮而阴弱,阳浮者,不待闭郁而热自发,阴弱者,不必攻发而汗自出。所以然者?风为阳邪而上行,卫为阳气而主外,以阳从阳,其气必浮,故热自发;阳得风而自强,阴无邪而反弱,以弱从强,其气必馁,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者,肌腠疏缓,卫气不谐,虽无寒若不能御,虽无风而常觉洒淅也。翕,越也,动也,盛也,言其热时动而盛,不似伤寒之一热至极也。鼻鸣干呕,不特风气上壅,亦邪气暴加,里气上争之象。是宜桂枝汤助正以逐邪,抑攘外以安内也。

张璐《伤寒缵论》:啬啬恶寒,内气馁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恶风未有不恶寒者,世俗相传谓伤风恶风,伤寒恶寒,误人多矣。翕翕发热,乃热蒸湿润之热,比伤寒之干热不同。鼻鸣者,阳气上壅也。干呕者,阳邪上逆也。若外邪不解,热必传裹,鼻鸣干呕便是传入阳明之候。是以呕则传,不呕则不传也,故用桂枝汤解肌表之阳邪,而与发汗驱出阴寒之法,迥乎角立也。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太阳中风,风为阳邪,而中于肌腠,其脉阳寸浮而阴尺弱。阳浮者,风势迅发,不待闭郁而热自发;阴弱者,津液漏泄,不待复盖而汗自出。而且啬啬欲闭之状而恶寒,淅淅欲开之状而恶风,翕翕难开难合之状而发热,阳邪上壅而鼻鸣,阳邪上逆而干呕者,中风之脉证的确无疑,桂枝汤主之。

黄元御《伤寒悬解》:寸为阳,尺为阴,营候于尺,卫候于寸,风泄卫气,故寸脉浮,邪不及营,故尺脉弱。风愈泄而气愈闭,故营郁而发热。气愈闭而风愈泄,故营疏而汗出。嵩音淅淅者,皮毛振栗之意。翕翕,盛也,犹言阵阵不止也。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皮毛被感,肺气雍遏,旁无透窍,故上循鼻孔,而鼻窍窄狭,泄之不及,故冲激作响,而为鼻鸣。卫气闭塞,郁其胃气,浊阴不降,故生干呕。桂枝泻其营郁,则诸证愈矣。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此论风邪薄于太阳通体之肌表,而为桂枝汤证也,盖风寒之邪必先毫毛而人于肌腠。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者,太阳主表,故阳气外浮而热发。风伤肌腠,故阴气内弱而汗出,此风伤太阳之肌腠而然也。若风邪始薄于毫毛而未人于肌腠之际,则有啬啬、淅淅、翕翕之象,啬啬者,皮毛栗栗之状,邪在皮毛,故啬啬恶寒;淅淅者,洒淅不宁之貌,肌腠未开,故淅淅恶风;翁翁者,动起合聚之意,太阳邪正之气相持,故翁翁发热。夫风邪从表入肌,在皮毛则肺气不利而鼻鸣,入于肌腠则三焦不和而干呕。桂枝汤主之,本论云“桂枝本为解肌”,盖三焦木火之气通会于肌腠,桂为百木之长,气温色赤,秉木火之性,主助肌中之气,以解肌表之邪;芍药气味苦平,花开赤白,放于二气之中,得少阴君火之气,主益神气以助肌中之血,肌腠之血气调和而邪自不能容矣;甘草、生姜宣达中胃之气,而辛甘发散;大枣色黄味甘,脾之果也,主助脾气之转输而为胃行其津液。汗乃水谷之津,故啜热稀粥以助药力,中焦之津液外布,即有留舍之邪与汗共并而出矣。津液外泄,则中气暴虚,故忌食生冷肉面、酒酪、臭恶等物,使勿伤脾胃之气。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阳浮而阴弱,乃言脉状以释缓之意也。《难经》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是也。关前阳,外为阳,卫亦阳也。风邪中于卫则卫实,实则太过,太过则强。然卫本行脉外,又得阳邪而助之强于外,则其气愈外浮,脉所以阳浮。阳主气,气郁则蒸热,阳之性本热,风善行而数变,所以变热亦快捷,不待闭郁而即自蒸发,故曰阳浮者热自发也。关后阴,内爲阴,荣亦阴也。荣无故,则荣比之卫为不及,不及则不足,不足则弱。然荣本行脉内,又无所助,而但是不足于内,则其气愈内弱,脉所以阴弱。阴主血,汗者血之液,阴弱不能内守,阳强不为外固,所以致汗亦直易,不待复盖而即自出泄,故曰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淅淅恶风,乃双关之句,盖原太阳本恶寒,而明其所以亦恶风之情状也。啬啬,言恶寒出于内气馁,不足以躭当其渗逼,而恶之甚之意。淅淅,言恶风由于外体疏,犹惊恨雨水卒然淅沥其身,而恶之切之意。盖风动则寒生,寒生则肤粟,恶则皆恶,未有恶寒而不恶风,恶风而不恶寒者。所以经皆互文而互言之。翕翕发热,乃形容热候之轻微。翕,火炙也,团而合也,言犹雌之伏卵。翕爲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鼻鸣者,气息不利也。干呕者,气逆不顺也。阳热壅甚,故鼻窒塞而息鸣,气上逆而干呕也。方之为言,义之所在也,言中风之治,宜在是物也。主,主当也,言以是为主当,而损益则存乎人。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阳浮而阴弱,释缓字之体状也,阴阳以浮沉言,非以尺寸言,观伤寒条只曰脉阴阳俱紧,并不着浮字可见。惟阳浮同于伤寒,故发热同于伤寒;惟阴弱异于伤寒,故汗自出异于伤寒,虚实之辨在此。热自表发,故浮以候之;汗自里出,故沉以候之。得其同与异之源头,而历历诸证自可不爽。

吴谦《医宗金鉴》:阴阳指荣卫而言,非指尺寸浮沉也。阳浮即越人曰:三菽之浮,肺之浮也,肺主皮毛,取之而得者,即卫分之浮也;六菽之浮,心之浮也,心主血脉,取之而得者,即荣分之浮也;荣分之浮较之卫分之浮则无力而弱,故曰阳浮而阴弱也。卫为风客,则卫邪强而发热矣,故曰阳浮者,热自发;荣受邪蒸,则荣不固而汗出矣,故曰阴弱者,汗自出。荣卫不和则肌表疏缓,故有啬啬之恶寒,淅淅之恶风,翕翕之发热也。然在皮肤之表,非若伤寒之壮热无汗,恶寒虽近烈火而不减,恶风虽处密室而仍畏也。皮毛内合于肺,皮毛不固,风邪侵肺,则气壅而鼻鸣矣;胸中者,阳气之本,卫阳为风邪所干,不能敷布,则气上逆而为干呕矣,故宜桂枝汤解肌固表调和荣卫也。

喻嘉言《尚论篇》:阳浮阴弱与下文卫强营弱同义。阳浮者,阳邪入卫,脉必外浮。阳性本热,风性善行,所以发热快捷,不待闭郁自发也。阴弱者,营无邪助,比卫不足,脉必内弱。阴弱不能内守,阳强不为外固,所以致汗直易,不等覆盖自出也。啬啬恶寒,内气馁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虽寒与风并举,义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者,所以中篇伤寒证中亦互云恶风,又见恶寒未有不恶风者。后人相传谓伤风恶风,伤寒恶寒,苟简率易,误人多矣。翕翁发热,乃气蒸湿润之热,比伤寒之干热不同。息鸣者,阳邪上雍也;干呕者,阳邪上逆也。故取用桂枝汤解散肌表之阳邪,而与发汗驱出阴寒之法,迥乎角立也。

桂枝气味俱薄,服过片顷,其力即尽,所以能解肌者,妙用全在啜稀热粥以助药力。谷气内充,则邪不能入,而热啜以继药之后,则邪不能留,法中之法若此。世传方书无此四字,骎失初意。更有肌肤已透微似之汗,盖覆强逼,至令大汗流漓者,总由不识解肌为何义耳。卫行脉外,风伤卫之证,皆伤其外。外者,肌肤也。故但取解肌以散外,不取发汗以内动血脉,更不取攻下以内动藏府,所以服桂枝时,要使周身及濈然汗出然,似乎有汗者,无非欲其皮间毛窍暂开而邪散也。然恐药力易过,又藉热稀粥以助其媗,如此一时之久,肌窍不致速闭,则外受之邪尽从外解,允为合法矣。不识此意者,汗时非失之太过,即失之不及。太过,则邪未人而先扰其营,甚则汗不止而亡阳;不及,则邪欲出而早闭其门,必致病不除而生变仲景言之谆谆,后人转加忽略,兹特详发其义。

钱潢《伤寒溯源集》:阳浮阴弱者,即所以释前总症中脉浮之义也。热自发汗自出,即所以申上文发热汗出也。脉法以浮候属阳,沉候属阴,谓之阳浮者,卫行脉外,阳邪中之,则脉盛于外,故阳脉浮也。阴弱者,营行脉中,营未受邪,则觉脉弱于内.故阴脉弱也。若总言之,浮候实,则沉候虚。唯其沉候虚乃见其为浮脉也。盖以阳受邪而实,阳实则阴虚也。热自发、汗自出之两“自”字,皆易词也,言风为阳邪,卫为阳气,二阳兼并,邪正不容,主客相争,气郁而热自发。非若寒邪之客于腠理,至阳气不得发泄,必待郁甚而始发热也。卫为表之表,营为表之里。卫统皮毛,风邪中之,则毛孔不闭。营中阴液,内为热邪所蒸,外为卫气固密,故汗易出又非若寒邪人腠,玄府紧闭,阳气不得外泄而无汗也。夫卫阳不能外固,则营阴不能自持,如妇之无夫,失其蔽护,无以自立,唇亡则齿寒,故阳浮热自发,则阴弱汗自出也。盖卫主皮毛,犹门户之司开阖也。风邪客卫,如有物之梗碍于门中而不得阖也。不得阖,则入者一任其入,出者一任其出矣。任其入,故恶风寒也;任其入,则汗自出矣。啬音,犹言飒飒,如风寒之侵逼也。淅淅,犹言淅沥,若风声之微动也。啬啬恶寒,营阴弱于内也;浙淅恶风,卫阳疏于外也中风而亦恶寒者,卫伤而营弱也。阳强阴弱,营卫不得和谐,故风寒皆恶也。翁病,热从外发,觉热气烘灼于皮肤之间也。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风在皮毛,内通于肺,故气寒热雍鼻息嘶鸣也。干呕,恶心也,胸属太阳,风邪在卫,邪气犯隔而呕也,此皆风邪伤卫之证,当解肌发汗,宜桂枝汤主之。主者,主其治也。凡见以上脉证,皆当以桂枝汤主其治。即有变证,亦以此方为主而损益之,如下文桂枝加桂及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药加附子汤之类是也。

桂,阳木也,生长于东南,盖得东南震巽发生之全气者,故能补助命门,生发中州,益下焦气化之功,宜通百脉,而为气血之要药,其枝则得阳气而畅茂条达者也。夫木性之阳春生发,为天地发散其三冬伏藏之郁结者也。况桂为纯阳之木,气味皆厚,且又生发新长之枝乎!故能达卫阳之分而散解其郁滞之风邪。是以辛温发散之阳,以解阳分之阳邪也。《阴阳应象论》所谓辛甘发散为阳也。东垣谓桂枝汤为阴经营药,而能闭卫气,使阴气不泄:方有执谓桂枝固卫而善走阴,均失之矣。臣之以芍药者,收阴气而敛津液,所以救营阴之弱而渗泄也。佐之以甘草者,甘以缓之,佐桂枝则甘温能除大热也。使之以姜枣者,姜以助其辛散而止呕枣以和其中气而调停之也。将佐皆得其人,操纵各适其用,则卫不觉其强,而营不患其弱,邪解气平而自和谐矣。适寒温者,恐太热则不能骤进,若徐饮则其势已分;太寒则热气衰而无以鼓动其阳气也。热稀粥以助药力者,桂枝不过解肌,原非发汗之猛剂,恐其力绵,故以热稀粥为后劲,所以助其温散之功也。《内经》云:汗出皆生于谷,故以谷充其气也。漐漐汗出,身热汗欲出貌,气蒸肤润之情状也。微似有汗,言汗微而似有,似有而实微也。卫在皮毛,邪气浮浅使肌肤暂开,仅令卫分之风邪消散,而不使过多,有伤营分之弱阴也。若强逼太过,使汗出如水流漓,是发尽营中之汗,卫邪仍不能解。适足以愈弱其阴,故日病必不除也。小促役者,方土之语,杨雄郭璞所谓方言也,谓暂停半日许,如可令人催促之顷也。又小促役,宋板作“小从容”。禁臭恶等物者,使清谷人胃,则清浊之升降得宜,营卫之流行无滞,庶渐得安和而无反复之虞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此言风薄太阳之肌腠,而立方以救治也。风为阳邪,风干肌腠,则阳气浮而外应,阴气弱而内孤。阳浮于外,则热自发;阴弱于内,则汗自出。汗出者,肌腠实而皮肤虚也。啬啬者,皮毛粟栗之状。淅淅者,洒淅不宁之貌。邪从皮毛而入于肌腠,故啬啬然而恶寒,淅淅然而恶风也;翁翁者,动起合聚之象,乃风动之性与气合并而为热也;肺合皮毛而开窍于鼻,脾合肌肉而连膜于胃,邪伤皮毛,则肺气不利而鼻鸣;邪干肌腠,则胃气不和而于呕。桂枝汤主之。桂枝气温色赤,乘少阳三焦木火之气,故能助三焦而通会于肌腠;芍药气味苦平,花开初夏,禀少阴君火之气,故能助少阴之神,以生肌中之血;生姜之辛,所以宣通神明;甘草、大枣之甘,所以调补中土。神明通而中土调,肌腠解而汗自出,邪自无所容矣。汗乃中焦水谷之津,故啜粥以助药力,谷精足而津液通矣。禁生冷等物者,恐中气虚,生冷之物能伤脾胃也。此节论桂枝证之总纲,下八节俱明桂枝所以解肌之义。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阳强阴弱与脉之阳浮阴紧而不弱者,其异如是也。阳浮之热,为自发而快捷,阴弱之汗,为自出而直易,热为翕翕之温热,与或已发或未发迟迟之热,其异如是也。啬啬淅淅之恶风寒与恶风无汗,其异又如是也。鼻鸣干呕与呕逆而喘,同为阳郁,而大分缓急,其异又如是也。辨之既详,主之自决,桂枝一方,不容再疑。

郑钦安《伤寒恒论》:“阳浮阴弱”四字,诸家俱以寸浮尺弱为定论。余细绎斯言,浮脉主风,阳也,表也,表邪实而里必虚,则阴自弱。风邪已据阳分,蹂躏于中,阴不敢与之抗,俯首听令,血液随气机而外泄,故曰“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淅淅、翕翕,是形容病有难开、难阖、难解之状;至“鼻鸣干呕”四字,系属阳明,当于桂枝汤内加干葛、半夏,方为合法。

章楠《伤寒论本旨》:论中每言当发其汗,宜桂枝汤,则是无汗者可使其发汗也。又曰,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则是有汗者,又可使其收汗也。又曰,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勿令误也,则是无汗者不但不能使其发汗,且恐误用爲害也。何其一方之功用,而各相悖有如是耶?······《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则是一身之气血输布周流,皆出于脾胃水榖之所生化者也。夫药之功用,全在气味,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必由脾胃生化,上归于肺,达于周身,故脾胃为营卫之本,营卫为脾胃之标,凡治营卫之病,必从脾胃立法也。此方姜桂之辛,配甘枣之甘以化阳,芍药之酸,配甘枣之甘以化阴,阳走表而入卫,阴走里而入营,阳胜则阴从阳,阴盛则阳从阴,阴主收摄,阳主疏通,以其姜桂之辛多,芍药之酸少,则阳胜于阴,阴从阳而疏通者也。假使阴阳均平,则疏通之力少,若阴胜于阳,则阳从阴而收摄矣。故论中每言当发其汗,宜桂枝汤者,用之以疏通营卫也。疏通之气,由脾胃生发,则水谷之气流行,化汗达于周身,其邪即随汗解矣,故曰当发其汗,宜桂枝汤。若风为阳邪而伤卫,卫为阳而受阳邪,故谓之卫强,营为阴,阳强则阴从阳而疏泄汗出,故谓之营弱,是阴阳偏倾不相融会矣,故用之以疏通,使营卫调和,则胃气敷布,表裹周行,其邪自去,邪去则热退,而汗亦收矣,故曰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也。以其邪汗既出,津液耗伤,反不足以化正汗,《经》曰,汗生于榖,故又啜粥以助正汗也。则是此方之功用,全在疏通营卫,而营卫在肌肉中,营卫受邪,则肌肉窒滞,故有身热疼痛等证,营卫疏通,则肌肉融和,窒滞解散,所以言桂枝本为解肌也。若脉浮紧者,营行脉中,阴邪凝敛之象,是寒伤营也。邪必由卫而入,卫阳不伸,郁而发热,腠理皆闭,而汗不出者,则非疏通营卫之法所能胜任。既不能开泄其邪,则姜桂反助其郁热,如将不胜贼,反被其害,故曰不可与,勿令误也。······此方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融表裹,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非攻伐,非补助,而能使窒者通,逆者顺,偏者平,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要在因宜裁制,以阴阳表裹为尺度。若欲阳胜走表,如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桂汤之类也。若欲阴胜走裹,如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之类也。至于欲寒欲热,欲补欲泻,由此权衡变化而推广之,则全论诸方之法,皆可一以贯之,而治万病之法,亦不外乎此矣,可不究心乎哉!

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寸阳浮,则主卫阳外越,故热自发;尺阴弱,则主营血受伤,营爲卫之守,营不守卫,故卫气外泄,而自汗出。成无己注,以为风伤卫,寒伤营,非也,盖寒当伤卫,风当伤营。何以言寒当伤卫哉?寒者,太阳之本气也,太阳之阳,发于至阴而充于皮毛,是皮毛一层,卫所居也,卫阳虚招外寒,则寒伤卫,而皮毛闭塞,故无汗。何以言风伤营哉?风在六气,属厥阴肝木,厥阴主营血,血虚则招外风,故风伤营。营血虽与卫气偕行,而究之皮毛一层,为卫所司,肌肉一层,为营所宅,故风伤营,则归于肌肉中而营不守卫,是以卫气漏出爲汗。况无汗用麻黄,明是治卫气之药,有汗用桂枝,明是和营血之药,注家何得混乱哉!又原文啬啬恶寒,淅浙恶风,翕翕发热,此三句是三层,《浅注》尚欠分明。盖啬啬恶寒,是言皮毛一层,自汗皮毛开,故遇寒则欲闭,而作啬啬之状,因皮毛间卫气失守,故恶寒也;淅淅恶风,是言肌肉一层,汗既漏出,如淅米之状,故曰淅淅,风来乘之,直入肌肉,则营血受伤,故恶风也;翕翕发热,是言腠理一层,腠理在肥肉之内,瘦肉之外,夹缝中有纹理,故名腠理,邪在肌肉营分之中,而卫气从腠理透出,与营分合,则相并作热,故曰翕翕发热。鼻鸣者,腠理之气不外达,则内壅于鼻,而息有声;干呕者,腠理属三焦,三焦之气,不能透出腠理,则逆入胃中而呕,是以干呕本少阳证,而桂枝证中也有此者,因亦连及三焦故也。究竟其邪只在肌肉中,故不必治腠理,亦不必治皮毛,但用桂枝汤解肌,而皮毛腠理之邪自解。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发于阳之代词曰中风,冠以太阳,与上节病人示区别也。发于阳则阴荣阳,但标阳之势力可见,本阴之势力又可见而不可见。阳浮阴不浮,阴弱阳不弱也。阳刚故浮,阴柔故弱,不露刚而柔,第觉浮而弱,其尺寸之阴阳然,其手足之阴阳亦然。故特阙脉字,非省文也,与太阴中风节阙脉字同义,举太阳太阴为例也。得毋阳浮故发热,阴弱故汗出耶?似也。特热非太阳中见之热,乃寒化热发热自发热,与阳热无涉,阳中之热不宜发也;汗亦非太阳阴中之汗,乃谷生汗,汗出自汗出,与阴汗无涉,阴中之汗不容出也。夫邪并于阳则热,得汗则阳受气于阴,未有精胜而邪不却者,胡发热如故耶?此殆阴弱不敌之原因。是又热自热而汗自汗,故虽共见其为热,彼尚觉其为寒,宜其恶寒恶风不恶热,对于风寒不满意者对于发热似无甚加意也。何以添多啬啬、淅淅、翕翕六字耶? 盖恐人非共见太阳之开,特借观皮毛之圈以形容之。时而毛窍啬啬也,阖而静者也,则恶风之寒;时而毛窍淅淅也,阖而动者也,则恶寒之风;啬啬淅淅之不已,而翁翕也,乍阖而乍开,旋静而旋动,觉热从风发,非从寒发也。皮毛诚回护太阳哉?吾谓太阳尤受手太阴之赐也。肺之合皮也,主使皮毛之阖者肺为之,宁开窍于鼻者亦肺为之,无如吸人多而呼出少,通塞有声而鼻鸣,一若以鼻受邪也者。毋亦手太阴力有未逮欤,何以阳明不多出其汗以供耶?正惟汗液不还入胃中,几令阳明不能阖,则续自微汗出也难,干呕非告匮乎哉?虽谓阳明欲牺牲其谷气以谢太阳可也,然而长沙已谋诸足太阴矣。

方中加芍药则入腹,开太阴者也;去芍药则出胸,开太阳者也:不去不加,则须臾便一方作两方用矣。否则周时观之,必入而复出矣。方其服药未及须臾也,药气取其静,契合太阴之静而翕,借翕力以阁太阳。及其服药既有须奥也,药气俟其动,契合太阴之动而辟,借辟力以开太阳。下言桂枝将息者,非消息病情也,太阴太阳有息息相通之故。阳浮将消息足太阴隐为之系,阴弱将消息足太阴暗为之援,本方所为先阖后开也。观其微火煮,已纳诸药于温柔鼎沸之中。曰适寒,就寒正以避热。曰温服,喜温为其恶寒。曰服已止一升药而病形一齐收束,不独正与邪划清界线,汗与热亦划清界线。盖收回已出之汗,为浮阳之保障,遂徐徐啜粥,伫待须臾而得汗。不曰助谷生汗,曰以助药力者,取汗以药故也。温覆令一时许又避风恐其漏汗,夫而后遍身浆整微似有汗,羡称之日益佳,阳明不靳与汗固佳,魄汗由太阴过付而来,则益佳也。假令稍为强汗将如水流漓,挟其嫖悍之谷气,越出病形之外,病不肯除也必矣若一服汗出病差,是药力之能事已毕,停后服一语似无消说,乃再则曰不必尽剂,彼欲尽剂者,以为宁为过量也。岂知一服则阁力多而开力少,后服则阖力少而开力多,尽剂反重开太阳也。若不汗宁更服依前法,何以未肯更作服耶? 非爱惜药力也,更服太阳较易开也。又不汗后服,胡得汗之难耶?续自汗虽取给于阳明,实乞灵于太阴,足太阴举稼稽之精气以奉上,手太阴才代太阳以汗解也。曰小促役其间,为热稀粥后盾。振足太阴之懦,助足太阳之弱,何不汗之有?吾独疑其半日许,始令三服尽,显见更服后服犹留而未尽也,岂非故重其病耶?孰意病重者尤夜以继日服,大抵日服太阳之病未必衰,夜服庶几太阴之令行。周时观之,仍视药剂之如量未如量以为衡,如其服一剂尽病证仍在者,作未尝服一剂论可也。曰更作服,何其不肯改易方针乎?若不汗者,乃服至二三剂以尾其后长沙真阿其所好哉?服毕后尚有未尽之词,汗解在言外,非关太阳之自解,太阴以汗解太阳在言外。末举等物以示禁,即《素问》强食有所遗之旨,防阳明为太阳之累。实防食物为桂枝之累,桂枝汤与足太阴合其撰。下文以一称麻黄,而以二称桂枝,一者阳之称二者阴之称,麻黄有乾刚,桂枝有坤德者欤!独是药阴也,姜桂亦阴耶?长沙方所以有不可思议者在,逐味求之,抑末矣。适寒训从寒,即《内经》适寒凉者胀之适。揭开鼎盖,略受寒气也。

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篇》:桂枝汤为太阳风中肌腠之的剂。而其调营卫、和阴阳,凡中风、伤寒及杂病,审系头痛、发热、恶风之公共证外,认其汗出一证是桂枝汤之的证也。前节论中风,而未出方,此即中风节之证而出其方也。本文明明中风之的证、的方,修园乃谓推广桂枝汤之用者,由于未悉上节为叔和之文耳。细心临证者自知之。《金鉴》反以此条为重出之衍文,而不知上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一节,乃真衍文。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阳浮阴弱,指脉也。阳谓寸口,阴谓尺中。旧说寸口主气主卫,尺中主血主营。卫即体温,营即血浆,故阳浮为体温外趋,为热自发;阴弱为血浆被泄,为汗自出。此等从脉测证之法,多是《脉经》家言,故山田氏以为叔和掺人之文矣。其实,太阳病之浅层动脉皆大而软,皆当属浮,近尺之部脉管渐入皮下深藏,故觉似弱耳。啬啬,怪吝怯退之貌。淅淅,猝然凛冽之貌。翕翕,轻附浅合之貌。在理论上,伤寒恶寒,中风恶风,事实上,恶风、恶寒常兼见而不可分,故此条互言之。鼻鸣,因鼻黏膜充血发炎之故。干呕,因胃气上逆之故。鼻鸣干呕,皆兼见证,然亦可见正气有上冲之势。如上文所说,太阳之正气上冲,为欲祛除毒害性物质,使与汗俱出,桂枝汤所以助正气达此目的也。

生活体为欲产生体力,以供其行动云为,故营新陈代谢起缓慢燃烧,而发生体温。体力之需要有常度,故代谢燃烧以至体温,亦皆有常度。倘体力之需要有所增加,则代谢机能亢进,而体温亦为之增高。故食后需消化之体力,劳役之际需倍常之体力,体温皆为之略高焉。患流行性热病者,于日常体力之外,骤需抵抗毒害性物质之力,故代谢亢进,体温增高而为发热。于此而欲强退之,必抑减其代谢机能而后可。代谢机能被抑制,则无以产生抗毒之体力,体力不足以抗毒,则毒害性物质愈益孽生,此取死之道也。故治太阳病,用寒凉抑热者非是;视太阳方为退热剂者,亦非是。桂枝汤之主药,易知为桂枝、芍药二味。论中太阳正方,无不用桂枝,而不必皆用药,是知桂枝为发表解肌所必需。解表既为祛毒,则桂枝能洗涤血液,排除毒害性物质于肌表,从可知也。顾药无发表之效,其配伍桂枝,而为本方之主药,果何所取耶?或谓芍药味酸性敛,中风自汗之证用以敛汗。然葛根汤证无汗,何以亦需芍药?且古今治自汗盗汗之方,无专任芍药者,知药非为敛汗矣。《本经》云:芍药除血痹。《别录》 云: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则其效能,专见于血液。邹氏《本经疏证》云:能破阴凝,布阳和,阴气结则阳不能人,阴结破则阳气布焉,是布阳和之功又因破阴凝而成也。又云:能破能收,世之人徒知其能收,而不知其收实破而不泄之功也。盖若干种毒害性物质与血液中某种物质相得而互结,徒恃发表,不能拔除,必藉药破其结然后桂枝得成其发表之功尔。临床经验,凡麻黄汤、大青龙汤诸证,不需芍药者,虽似热高病重,往往一汗径愈。凡桂枝汤、葛根汤、小青龙汤诸证,方用芍药者,虽似热浅病轻,往往缠绵不能速起。此无他,毒害性物质结与不结之异耳。故发表剂中之芍药,所以使毒害性物质与血液相游离,血为阴,故日破阴凝。病毒游离,则得桂枝而祛出肌表,桂属阳,故曰布阳和。芍药虽能游离毒害性物质,而不能排之外出,故曰破而不泄。此邹氏深思研索所得,其言虽含浑,其理则致足述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发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血,甘草主急迫而助药力,即皆易知者已。桂有肉桂、桂枝之异,肉桂为大干之皮,桂枝其细枝也虽同出一树,而气味之薄厚自殊,古方似多互用,今于攻泄方中用桂枝,于温补方中用肉桂。药有赤、白之异,而仲景书混称不别,今于攻泄方中用赤芍,于补益方中用白。此则后世辨析之进步,不可以泥古也。

曹颖甫《伤寒发微》:中风发于阳,故卫阳外浮。风者,肌理之孙络,闭其外出之路,故营阴内弱。发热恶风暨恶寒并见者,上文所谓发热恶寒发于阳者是也。风袭肺窍,鼻中有清涕而气不通,故鼻鸣;风冱肌腠,脾阳内停,水湿不能作汗外达,故胃气不和而干呕。桂枝汤方用桂枝以通肌理达四肢,芍药以泄孙络,生姜、甘草、大枣以助脾阳。又恐脾阳之不动也,更饮热粥以助之,而营阴之弱者振矣。营阴之弱者振,然后汗液由脾而泄于肌腠者,乃能直出,皮毛与卫气相接,卫始无独强之弊,所谓阴阳和而自愈者也。

张锡纯《张锡纯论伤寒》:本条句首指出太阳中风,故当与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互相参看。症见阳浮(脉浮翕翕发热,为外邪犯表,微阳浮盛,抗邪于外。阴弱(脉缓)汗自出,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对浮盛之卫而言相对不足,可称营弱。汗出营弱,脉应之缓。恶风寒,与脉浮、发热同见,为风寒外束肌表。原文中恶寒、恶风并列,提示两证有轻重之别,但可并见,似不可误为或见之证。肺合皮毛,肺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利,则见鼻塞。外邪干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诸证反映营卫不调,卫强营弱,肺气不利,外邪干的病理,仲景提要为“阳而阴弱”。

人之营卫皆在太阳部位,卫主皮毛,皮毛之内有白膜一层名为腠理,腠理之内遍布微丝血管即营也。其人若卫气充盛,可为周身之外围,即受风不能深人(此受风不可名为中风)其人恒多闭不出,迫其卫气流通其风自去,原可不药而愈也。至桂枝汤所主之证,乃卫气虚弱,不能护卫其营分,外感之风直透卫而人营,其营为风邪所伤,又乏卫之保护,是以易于出汗。其发热者,因营分中之微丝血管原有自心传来之热,而有风以扰之,则更激发其热也。其恶风者,因卫虚无御风之力,而病之起点又由于风也。推源其卫气不能卫护之故,实由于胸中大气之虚损。《灵枢》五味篇日:“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持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由斯观之,营卫原与胸中大气息息相通,而大气实为营卫内部之大都会。愚临证实验以来,见有大气虚者,其营卫即不能护卫于外而汗出淋漓。夫大气原赖水谷之气时时培养,观服桂枝汤者当啜热粥以助药力,此不惟助其速于出汗,实兼欲助胸中大气以固营卫之本源也。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太阳发热、汗出、恶风之中风病,其脉浅按之则浮,深按之则弱,或手部之脉浮,足部之脉弱。浮为热自外发之故,弱为汗自内出之故,且见瑟缩怕冷洒淅恶风,阵阵烘热之状,并兼鼻呼吸有声如鸣而时作干呕等之病状者以桂枝汤主治之。

此条之阳浮而阴弱指脉象,阳指浅按,阴指重按。轻按之浮者,血热奔放于表层也。血之所至,即热之所至;血之奔放于肌表,其热亦发于肌表,故曰“阳浮者热自发”。重按之弱者,脉管纤维不紧张,皮下神经亦弛缓也。皮下神经弛缓,汗腺亦得弛缓,表热蒸发汗腺,汗液自出矣,故曰阴弱者汗自出。若诊手足二部以辨之,则手部之脉浮,血液活动趋势于上也,故发热而恶寒。足部之脉弱,下腹丹田之气不足,内不固而收摄力微,故汗自出也。明白生理机构,单诊手部之脉以论病也可,诊手足二部之脉以论病亦无不可。啬啬恶寒者,蜷缩偎倚怕冷也;淅淅恶风者,如猝沃冷水而惊恶之状也;翕翁发热者,血充于表,阵阵作烘热之状也;此为太阳中风特有之症状鼻鸣为鼻黏膜发炎,呼吸出入不利之故;干呕为血热向上奔放,引起胃神经之反射也;鼻鸣、干呕为太阳中风之兼证,非如主证之必有症状。桂枝汤则治太阳中风之主证;主证去,兼证亦随之而解矣。本条之脉证、舌证:脉为浮,舌为苔薄白。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太阳先发于标阳,标阳之开力强,本阴之阖力弱,而得名中风之病状。诊得标阳之脉浮,而本阴之脉弱,阳浮者开力强,则热自发;阴弱者阖力弱,则汗自出。寒邪波及全面,本阴被剥,则皮毛啬啬然而起恶寒,标阳被剥,则皮毛淅淅然而起恶风;标阳与寒邪异气相拒,趋势在外,则皮毛翕翕然而起发热。皮毛者,肺之合也。标热塞于肺之上窍,则息粗而鼻鸣。胸者,太阳之门户也,标热雍于胸,迫于上腕,而作无物之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助其阖力,以阖其开,即所以排挤外邪。啬啬、淅淅、翕翕皆病状之谐音字也。

太阳中风,其主要原因是阳浮而阴弱。标阳之开力外浮,与邪相抗则发热;本阴之阖力内弱,阴液不固则汗出。是原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取汗,以犯重汗之禁乎?岂知本汤内涵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以补充标阳之阳气,内涵芍药甘草汤,苦甘化阴,以补充本阴之阴液。更用生姜之辛散,合桂枝以补阳,大枣之多脂,合芍药以补阴。阴阳平衡,而邪无立足之地矣。其适寒温服已者,适寒则药气先走本阴,助其阖力,而自汗先收矣。须臾啜热稀粥,适温,藉水谷之精,化为微汗,更加温覆则药气继走标阳,助其开力,而邪热自除矣。不可令汗出如水流漓,夺取膀胱之水,此非却邪之汗,病必不除。消息进退,服之又服,以服至微汗邪解为止。更举一切禁戒,不独为本汤所禁,亦为他方所同禁。凡服药人胃,只宜消化流通,以其药效之迅速,不宜生冷黏滞,荤酒臭恶等物,以碍胃气故也。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病在表部,故阳脉浮,中风、伤寒皆然也。中风证,邪伤荣分之阴,故阴脉弱。邪在肌肉,卫气不得人,故浮于外而发热。荣血受邪,而皮肤无恙,故卫气仍可外出于皮毛而作汗。啬啬,指皮肤过寒而欲闭也。淅淅,指肌肉汗漏如“淅米之状也。翕翕,指腠理开合无定也。邪雍于鼻而鸣,邪雍于胃而呕,故鼻鸣干呕。主以桂枝汤者,中风证,邪在肌肉之荣分,桂枝汤人荣分而温通血管故也。为君,为臣,一急一缓皆血药也。姜、甘、枣则温肌肉,利膏油,皆入脾之药,脾统血也。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桂枝去皮,言去其外层软虚甲错之皮,非内层赤色坚实之皮,以气味俱出于此。张盐山误解为连内层皮而去之,不知是去外层甲错之皮,特辨正之。

太阳中风因卫虚,风始透卫人营,脉应阴阳俱弱。此曰阳浮阴弱者,因风而浮,其实阴阳俱弱,又曰气虚则浮,血虚则弱,气有寸关尺之分,血无寸关尺之别。阳浮者,乃弱而浮者也。卫气衰弱,不能为营之护,因之营血衰弱,不能为卫之守,所以皮毛不闭。卫阳外越,故热自发。卫气外泄,故汗自出。太阳何以伤寒?卫虚招之也。太阳何以中风?营虚招之也。无汗用麻黄,所以起下焦之阳,上出以充卫气。有汗用桂枝,所以壮心脏之阳,外达以充营气。唐天彭曰:啬啬恶寒者,是言皮毛一层,自汗皮毛开,遇寒则欲闭,而作啬啬之状。因皮毛间之卫气无守,故恶寒也。淅淅恶风者,是言肌肉一层,汗既漏出如淅米之状。风来乘之,直入肌肉,营血受伤,故恶风也。翕翁发热者,是言腠理一层,腠理在肥肉内瘦肉外,夹缝中有理纹,故名腠理。邪在肌肉营分之中,卫气从腠理透出,与营分合,相并而作热,故翕翁发热也。鼻鸣似属阳明,干呕似属少阳,三阳之气,原相贯彻,故略有兼症主桂枝汤者,直从解除肌肉风邪着手,佐甘、枣以培营血本原,啜热粥以补胸中大气,本原固虽汗无伤,大气充卫阳有赖,用生姜以调和营卫,皮毛腠理,不治自复其常矣。或日鼻鸣系肺气上挛,干呕系胃气不降,然发热汗出,肺气有外泄之路,何至上挛作声?中气未伤,胃腑有纳谷之能,何至干呕无物?学者深思之。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阳浮者,卫气外浮也。阴弱者,营血内亏也。阳浮阴弱者,发热汗出之因也;发热汗出者,阳浮阴弱之果也,是故热自发而阳自浮,汗自出而阴自弱矣,啬啬恶寒者太阳之本症也,阴弱汗出腠理开,风入肌腠,令人不安也,阳浮在外人身热度骤增而发热也。

此言表虚中风,邪在气份之治法也。夫阳气者,为人身卫外之干城,当固而不当散,散则外越而发热。阴气者为全体器官之资养料,当富而不可贫,贫则内空而汗出。阴弱阳浮,内无粮而外无卫,贼邪侵犯何以当之?故恶寒而啬啬,恶风而淅渐,发热而翕翁矣。此为对外之无抵抗力而若是者也。内则脏不安,肺气上逆而鼻鸣;腑不安,胃气上逆而作呕。撰其原因,皆营卫不和而外邪得以侵入,而脏腑亦因是混乱也。今欲抗外而安内,则非从调和营卫不可,故以桂枝汤主之。营卫已和,根本自固,内忧外患不攻而自灭矣。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承接第二条而详言太阳中风证治。阳浮阴弱,系指脉言,仲景脉法中“阴”“阳”,有时指上下尺寸而言,上为阳、下为阴;也有指浮沉而言外为阳、内为阴。此处即指“外为阳,内为阴”,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之象.

即为浮弱,脉虽浮出在外,但沉取软弱无力。弱脉与弦脉相对,如拧紧琴柱琴弦紧张,上下端直,是为弦;若琴柱未紧,琴弦松弛,按之无力,是为弱。阳浮为发热之应,阴弱为汗出之应,脉证相应。啬啬恶寒,即因寒冷而蜷曲;淅淅恶风,淅淅原意为微风的声音,太阳中风一证,外界无风,但自觉总有微风袭来;翕翁发热,翕翁,合而不开之意,表证之热,弥漫全身。人身之皮肤,虽不自觉但其实有通透气息之性,表证时气不得旁达而雍逆于上,故鼻鸣干呕。治疗应用桂枝汤。《素问·评热病论》篇论述阴阳交一病时,提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此言饮食经胃消化后,吸收水谷精微,布及周身,变为养人之精气,之后而能为汗。又云:“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邪指外邪、病邪,气指精气。人之体表,是由皮肤、肌肉、筋骨组成。以骨肉代言体表,意为精气与邪气在体表交争,即是太阳表证阶段,精气鼓动欲以汗祛邪外出,得汗之后,即说明精气胜,邪气解。“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精胜的前提是胃气旺盛.胃气旺盛则能食,故不再热,为人体功能完全胜利的一种结果;汗实为精气外溢,如果汗出而复热,则为邪气胜,人若不能饮食水谷,精气来源断绝,仅有病邪留于体内,那么人的生命也就无法继续。桂枝汤的发汗作用,主要在于辛温发汗药桂枝和生姜。凡大汗之药,向上升发之力较强,例如大葱的升发之力强,易使人出大汗,麻黄质轻,升发更强,可致大汗。脉象阳浮而阴弱,说明津液有所损伤,若再大汗,更伤其津。桂枝主要治疗气逆上冲(如治疗奔豚气),生姜主要用于呕逆,均有下达之性而升发力量不强,二味相和,虽可使人发汗,却并非大汗。古人食不离姜,桂枝辛微甘,挥发油有健胃之功,二者均可健胃降逆。同时配合纯甘补脾健胃之甘草、大枣,四药共用补益胃气,但又虑其甘温过汗,再伤津液,故加人不利发汗之芍药。芍药,《神农本草经》言其“味苦微寒”,以其苦制桂姜之辛,使辛散力量更弱。且酸甘化阴,长养阴液,一味药达到两方面的作用。桂枝汤既可发汗解热,又可安中健胃滋液。对于精气虚,力不足以祛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之最当,使邪不复留于肌肉。桂枝,含有挥发油类物质,其皮中含量更大,故应用时不主张去皮,汉代一两,约等于现代三钱,三两即为九钱,而一煎为三付,每服药换算为现代用量为三钱(9g)。根据其煎服法,“以水七升”,从每服一升可以看出古时升的容积比较小没有饭碗大,只相当于现在的一茶杯,应注意七升水为煎三付药所需。古人以烧柴之微火煎药,使药物成分缓慢析出而溶解于水中,现代使用煤气灶,其火势较猛,故可以稍稍多加些水,“服一升”就是喝一茶杯。服药后还要喝稀粥,喝粥的量要稍大于药量,以助药力,遍检全书,仅有桂枝汤服法言啜粥以补精气。虽有发汗药和热粥,但仍需多盖点被子。“一时许”,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遍身微微出汗方为最佳,如果汗出如水流漓,则达不到治疗效果。配合方中甘温之药鼓舞胃气,正气与药力相合才足以祛邪,汗出而邪解。因汗出伤人津液,若一服药后,汗出病愈,就不要再继续吃了,假如第一付药服后,未见汗出,就再继续服药。若病仍不解,则需缩短服药间隔,每两小时服药一次。如果病情较重,就要昼夜服药、24小时进行观察。若一剂药(三升)服后,症状未完全消退,还需再煎服用,可服至两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是一般服药时都应该注意忌口的。通过上条可以看出,桂枝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法,是祛邪而不伤人的。有人认为桂枝辛温大热,而在临床上当用而畏用是不对的。此说可上溯至清代陈修园时期,陈氏居处福建,南方之人畏用桂枝,后陈氏大胆应用,疗效非凡,世人皆效仿之,桂枝用至四钱、五钱之多。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太阳中风即包括第2条之全文,本条脉证与第2条比较(因第2条首称太阳病,括第1条全文),第2条多头项强痛证本条多鼻鸣干证。见证虽异,上冲则同,故第2条主证为本条主治也。阳浮阴弱,阴阳言脉之浮沉,举之见浮,按之则弱,即浮缓也。

阳浮者热自发,因表中风,气血自体内挟高温向外充盈浅表而脉浮发热。盖发热由于脉浮,脉浮来自发热也。阴弱者汗自出,气血向外,因皮表松驰,汗得自肌内伴热而出,脉管因汗出充血顿减,故汗出而脉按之弱,脉弱者汗之所自出也。啬啬恶寒,啬啬者缩然之状,缩然恶寒也。淅淅恶风,淅淅雨声,又灌水貌,如沃冷水然恶风。翕翕发热,翕翕合也,如合衣被然之发热。鼻鸣,感冒引起鼻腔充血、黏液分泌增多则流清涕;通路闭塞,气上出则鸣。干呕,有声无物曰干呕,有声有物曰呕,无声有物曰吐。胃气闭塞,压迫上冲之象。主之正方正治,始终须本方主治之义。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的第一方,这个汤方是古代圣贤历代相传的经方,张仲景将它归经到治疗太阳中风来使用。读伤寒金匮的时候,会遇到三种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什么时候用汤剂、散剂、丸剂?汤者[荡]也,就是说扫荡的力量很强,取它的迅捷之性。当我们要涤荡五脏六腑的病邪的时候,通关活络的时候、阴阳不平衡的时候,这些情况都用汤剂。怎么知道阴阳不平衡?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精神很好,就是阴阳不平衡;或者是你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也是阴阳不平衡。例如十个人吃虾子,结果九个人没事,一个人有事,那一个人就是阴阳下平衡。如果倒过来,吃了虾子,九个人都拉肚子,一个人没事,那就是虾子有问题,或者是那一个人做了什么事,。学中医跟侦探一样要有common sense。还有,病情沉重的时候、病人有痿症、肌肉枯槁的时候、皮肤干枯的时候、要增益气血的时候,都用汤剂。

例如桂枝汤,如果做成桂枝丸,结果桂枝丸吃下去等很久才会发汗,桂枝汤一喝下去就发汗,不一样的效果。煮汤也有技巧,大火煮取其“气”,小火煮取其“质”,发表的药,例如桂枝汤要用大火煮,所有发表的药方都用大火煮。攻里的药、温里的药用小火煮,取其“质”。散剂用在久病、或病在四肢.像是风湿的痹症、或者表里游走的病,都可以用散剂。丸剂最主要的可以逐破积聚,或者不进饮食的人,胃口不好的情况下,可以用丸剂,丸剂药缓力专,效力缓慢但力量专一,可以集中于一处病灶,所以如果病邪扩散全身的时候就要用汤剂才有办法。例如要打虫的时候,用到乌梅丸,集中攻击一个定点,引诱虫来吃,如果做成乌梅汤,乌梅是用醋泡过两天,乌梅汤又酸又辣又苦,怎么喝?勉强喝下去结果虫没吃到,只有你吃到,虫没事只有觉得很爽。以后会慢慢介绍方剂的运用,有很多技巧在里面。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代表病在表,脉浮在表面上就是热自发,代表身体的免疫系统出来和病毒相抗,阴弱者汗自出,阴弱就是身体素虚的人,本身身体常年不好、瘦瘦的、肠冒不好,身体的固表能力不够,就不能保持身体的津液,而一直往外散,流出来的就是汗,汗是从血里面的水出来的,血因为有水,可以很容易的在身体里面跑,来供应身体里面的能量,表不固的时候水散出去了,相对的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病人就感觉到啬啬恶寒,一阵一阵的冷,淅淅恶风,风吹得很难过,翕翁发热,一阵一阵的热,要发烧也是一阵一阵的热,鼻鸣、干呕者,这些副证,桂枝汤主之,张仲景的第一个方剂。为什么设计这方子?因为仲圣知道病人津液不断的在丧失,所以桂枝汤证一定有汗。[桂枝汤]的主证是病人有汗而且恶风。如果无汗,病人感冒发烧高热且完全没汗,就不是[桂枝汤证,因为有汗,所以体液一直在丧失,要赶快利用红枣补足,肠胃里面有很多黏液,体液一直在耗散的时候,胃、小肠、大肠的黏液都会跟着出去,红枣表面是红的,里面是黄的,火生土,而且红枣煮出来的汤液黏黏的,所以喝之后,等于是肠胃的津液,举凡在肠胃的津液快干掉的时候,要赶快用红枣补足。为什么用[甘草]?本草里面写甘草解百毒,但解释不清楚,病人得到伤寒可能已经一段时间了,在感冒的这段时候里,胃口一定不好,因为本身的能量跑去抵抗外邪,能量减少了,肠胃的蠕动就减缓,有很多食物就会坏死在里面,而甘草可以解百毒,可以把食物分解掉,好的留下来坏的分解掉。为什么用[生姜]?因为肠胃蠕动的能源都跑到表面了,生姜下去马上刺激肠胃,所以生姜有发阳的功能。阳就是动能,它能让肠胃马上蠕动,这三种大枣、甘草、生姜下去,跟感冒没有关系,只是固本。桂枝这药可以壮心阳,所以心脏病的药一定会用到桂枝,桂枝一下去的时候,心脏的阳,也就是心脏的动能会加速,血一加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全部出去了,把滤过性病毒赶出去。但是不能光让动脉加速流动,还要让静脉加速回来,所以为什么用白芍,在[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白芍轻用的时候,可以补血,重用的时候,可以活血、破血,就是破瘀。所以张仲景只要病人有腹痛,肚子痛,妇人的肚子痛,通通用白芍,芍药重用的时候可以活血化瘀,所以芍药在静脉里面走,可以让静脉的血加速流回心脏。桂枝、白芍这两味让血液循环加速,一加速把免疫系统带出去,很快的把滤过性病毒赶出去,但是加速产生的后遗症是排出汗来,为了怕津液丧失掉,后面又加了三味药同时补足它,并可以同时把肠子中已经坏死的食物分解掉。因为人身上的动脉和静脉是等长的,所以桂枝白芍用等量,胖子用五钱,桂枝白芍等量,都用五钱,瘦子用三钱,小孩子可以开半钱。如果阳不足加重桂枝、阴不足加重白芍,所以可以调阴阳。生姜开两片,不用开三片会太辣了,桂枝已经很辣了,不过辣些也无所谓,辣一下让肠胃的蠕动加强起来。如果病人得到感冒比较久了,甘草就用重一点,五钱,如果只两三天,就用二钱甘草尽量少些,因为甘草会把其它药的药性减缓下来,甘草在[本草]里写有缓和的作用。所以有时候为了让药走的快些,不加甘草,炙甘草就是把甘草用蜂蜜炒过,甘草炙过后[性]很热,所以甘草炙过后可以增加发汗的力量,就会进入胸阳,胸是诸阳的通路,所以炙甘草马上跑到肺上面,马上把阳气发散到四肢,如果小孩吃[桂枝汤]太辣了,红枣可以加个十枚,让它甜点。如果不用红枣,吃完桂枝汤后容易便秘,因为汗都发掉了,肠胃里的津液不足,所以后面三味完全是为了保持肠胃功能而设计的。根据清代名医王朴庄的考证、汉制的八两约等于现在的六钱,所以汉制三两约等于现在的2-3钱。汉制的一升王朴庄说是“六构七秒”,约是现代的五钱。用七碗水,用大火煮,古时候升柴火煮汤药,柴火的“微火”等于现在瓦斯炉的大火、煮成三碗渣拿掉,等温了再喝,一次服一碗。服了以后,等一下再喝热稀饭一碗,来帮忙药力。然后被子盖起来,躺一时,差不多二个小时,全身微发汗。最好,把感冒病毒从汗排出来了,但是没有伤到体内的津液。这样最刚好。如果药开太重,一下子大汗出就不好了。汗出了以后,不能当风也不能烤火,都不好。如果第一碗下去,好了就好了,不要把剩下的药喝掉。如果不流汗,再喝一碗,还不流汗,服后小促其间,就是缩短服的时间,就是三到四小时。半日许,令三服尽,十二小时喝三碗,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就是每四小时喝一次日夜都服,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再去煮,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喝桂枝汤中间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臭恶就是腌制的东西、臭豆腐腐等,为什么要禁?[桂枝汤]是恢复胃阳、脾脏功能的药,就汤剂来看,桂枝壮心让动脉的血流出去,白芍让血流回心脏,所以心脏的力量加强,火生土,土就是脾脏,所以桂枝汤喝下去,脾就充满了血,脾在胃的下方,脾一充血,胃下面很多血管,一充血,胃就开始收缩,就肚子饿,想吃东西,所以桂枝汤是让胃口恢复的药。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些东西都是容易腐败的。吃了肉类,会有浮热产生,对病情恢复有影响;如果吃了生冷的东西,会抵消阳药发汗的效果,因此都要避免。喝完桂枝汤,为什么喝热稀饭?在中医的观念认为稀饭、白饭是最好的营养,肠胃最能吸收的是稀饭。平时吃蕃薯稀饭可以保护脾胃,蕃薯与稀饭各一半,对养生很好。桂枝汤最明显的表证就是有汗,代表皮肤毛孔没病的,是滤过性病毒在肌肉里面,因此桂枝汤是解肌的。如果滤过性病毒在皮肤毛孔,皮肤毛孔就封闭起来了,就会没有汗。红枣就是保护胃的,红枣的加减很重要,红枣是甘给的东西,很甜,平常肚子(中焦)湿热比较盛的人。如果加了红枣会增甘加腻、遇到这种情形,把红枣拿掉。

吕英《伤寒一元解》:

1.第12条详述了太阳中风的症状和脉象,太阳中风即指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所论均为风邪这一阳邪向上、向外、升发、宣散的特性。“啬啬”指怕冷的样子,如人遇冷后手入袖中身体拘蜷。“淅淅”形容风吹人的感觉,并有点怕冷,不是真的有风吹,是患者的自我感觉。“翕翕”指像羽毛合而不开,像穿衣盖被过厚所闷出来的发热。此种恶寒、恶风、发热说明肌中气机不畅,毛皮腠理疏松。

2.太阳中风营卫不和之病,阳浮指卫强,而阴弱指营虚,卫强热盛则热自发;阴弱营泄汗自出。

3.肺主表,又主一身之气的右降,开窍于鼻,在表之气机不畅,上犯肺之窍。肺气失降,肺胃同主降,且太阳病的风木失常之源乃土气不足,土中之阳明胃与肺同主降,胃经之脉起于鼻,故太阳表之风寒之气普遍病机规律为肺胃气机不利,二者同时失降,出现此条的鼻鸣、干呕。临床体会,此症已进入阳明界面,局部为实证,轻者用开南方之药如赤芍,重者需用清解阳明的药,如石膏、大黄、枇杷叶;太阴己土之气不足时可用降甲胆之药,如白芍;元阳不足、水气逆上时,常常茯苓、赤芍、白芍合用,目的均为打开局部壅阻之气结。

4.桂枝汤乃群方之首,协调六合之阴阳、营卫,外感内伤均有其适宜病证,非简单发汗解表之效。因天地大宇宙与人身小宇宙遵循着同一个规律,在《道德经》名“道”。中医学的整体观包括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天人相应,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皆以人身坎卦元气升浮降沉双螺旋的气旋运行方式的圆运动显象而体现,既可大而无外,又可小而无内。每一点皆如此。而这一规律的失常首先体现在人之生机的起步,此名初之气厥阴风木之气,即对应东方甲乙木和合一气的失常,依据人患病的普遍规律,即由外入内、由浅入深,桂枝汤调和的营卫阴阳正是初之气东方甲乙木的失常。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本条补充了太阳中风证的脉证并提出治法。“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也言病机。从脉象来讲,阳指浮取,阴指沉取。风伤卫,表有邪,故其脉轻取见浮;自汗出,为营阴伤,故其脉沉取弛缓而见弱,这正是中风证典型的浮缓脉象。从病机来讲,风阳之邪伤于表,卫阳之气抗邪而盛于外,则发热在所难免,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不固营,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而为汗出,汗出则营阴更弱,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形容恶风寒怯弱畏缩之貌;“淅淅恶风”,形容恶风寒如凛风冷雨骤然吹淋其身之状,此皆为风邪伤卫,卫外功能失调的表现。“翕翕发热”,形容热在浅表有如着衣覆被之热,故为表热的特征,与里热内出之蒸蒸发热不同。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邪外束而上壅,致肺气不利,则鼻道塞而时通,故作鼻鸣,并常伴流清涕、不辨香臭等证。若表气不和,影响及胃,里气上争,胃气上逆,则又可见“干呕”之证。鼻鸣、干呕只是太阳中风的或见证,而本条所列举之发热、自汗、畏恶风寒、脉浮缓,才是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

太阳中风当治以桂枝汤。所谓“主之”即此证对此方,信任施用,不须顾虑,有非此方不可之意。桂枝汤由五味药组成。桂枝与芍药应等量,若桂枝量大于芍药,则名桂枝加桂汤;若芍药量大于桂枝,则名桂枝加芍药汤,三方主治各不相同,故用药剂量当审慎,不可违其用药之宗旨。方中桂枝辛甘发散,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滋阴和营,以固护营阴。二药相伍,于发汗之中有敛汗之旨,于和营之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据《神农本草经》载,有“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的功能,在方中它能佐芍药补津液而养营阴。甘草甘平,调阴阳,和中州,安内以攘外。配桂姜辛甘合化为阳以助卫气;配芍枣,甘酸合化为阴以滋荣阴。五药配合,则具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汗止汗,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的功效。方中桂、姜、枣、草均为食品中之调料,有开胃口,增食欲,健胃气的作用。因此,桂枝汤确有调和脾胃之功,而且通过调和脾胃以达到滋化源、调气血、和阴阳、调荣卫的作用。可见本方在外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在内可调和脾胃、气血、阴阳,所以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应用。如其可治外感所致之营卫不和,亦可疗内伤所致之营卫失调;加芍药、饴糖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腹痛;加龙骨、牡蛎,可交通心肾、交通阴阳,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又如加葛根、加厚朴杏子、加人参、加附子、加芍药、加桂枝、加大黄,以及去桂枝、去芍药等等,略予加减,则不仅可以治疗太阳中风的许多兼证,而且又可主治他经的一些病变,可以说是左右逢源,使用范围极广。凡病不外阴阳失调。其治疗原则,总是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本方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气血,合法度、守原则,无愧仲景将其列于众方之首,柯韵伯称之为“群方之魁”,这既体现了作者治病从调和阴阳着手的学术思想,也体现了作者伤寒与杂病同论而不可截然分开的学术观点。方后所注之煎服法及禁忌甚详,也至为重要。本着详于前略于后的原则,对以后诸方的煎服法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㕮”,是用牙咬碎;“咀”,是品尝滋味。“㕮咀”在此指将药破碎,以便于煎出有效成分。煎药当用微火,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要大口喝热稀粥一碗,一则可借谷气充汗源,一则可借热力鼓舞卫阳驱邪从汗解,此即所谓“助药力”之法。然后覆被静候待汗。发汗的要求是: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漐漐,汗出貌。似,嗣字之假借,续也。就是说发汗要发小汗,汗出要周遍和持续,这样才能达到祛邪的目的。若发大汗,使病人汗出如水流漓,则邪不出而正气伤,故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解则不需再服药。若不汗出,依上法服第二次药。仍不汗,缩短间隔时间再服第三次,在半天内服完三次药。病重者,还可日夜连续用药,随时观察。一剂服完,病证未去,还可再服,直至服二三剂也没有什么不可。所忌食物,则多属生冷、油腻、不易消化或对胃有刺激的食品,因其伤害胃气,有损清阳之气故列为禁忌。这也反映了张仲景在临床治疗的各个环节均重视“保胃气”的学术见解。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本条是对第二条太阳中风证脉证的补充和阐述。脉阳浮阴弱,简言之即浮弱,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脉浮缓。发热是卫阳抗邪于表,所以脉应之而浮,关前为阳,因而寸脉浮较著。汗出因卫阳浮而不固,营阴弱而不守,营阴不足,所以脉亦应之而弱,关后为阴,因而尺部脉弱。第五十条有尺中脉迟为荣气不足血少,不可用麻黄汤发汗的禁例,可资参证。脉是病机变化的反映,因而根据脉的表现又可测知内在的病机变化,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因果关系,所以据脉测证,有着重要意义。恶风与恶寒并提,说明这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决非只恶风而不恶寒,可见“伤风则恶风”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由于自汗,所以热不太高,与无汗发热不同,与里热熏蒸的蒸蒸发热也不相同,因此翕翕发热为最恰当的形容,也是太阳中风证发热所独有的特征,掌握了这一特征,就更有利于辨证。由于人是有机的整体,尽管邪在肌表,亦必影响内在脏腑机能,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袭,肺气不利,则鼻道壅塞而鼻鸣;胃为卫之源,卫病影响及胃,则胃气上逆而干呕。这虽然不是太阳中风的主证,但临床也并不少见,同时提出,就可使认识更臻全面。

所以会出现上述脉证,固然因感受外邪,但更主要的是营卫障碍,不能协调,也就是营卫不和,治疗重点在于调和营卫,使营卫的机能协调起来,则诸证自除。营卫谐则微汗邪解,所以称为解肌发汗。具有这样作用的方剂,非桂枝汤莫属,所以桂枝汤为主治专方。由于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营卫不和的疗效卓著,其他任何方剂都难以代替,因而这一类证候又称为桂枝证。诸家对阳浮阴弱,大多就脉象以析营卫的病理及与发热汗出的关系,无疑是正确的。程氏也认为阳浮阴弱是指脉象,但是却强调阴阳是以浮沉言,非以尺寸言。果如所说,那么风温证的脉阴阳俱浮,其阴阳是否也是指浮沉而言呢?《金鉴》主张阴阳指荣卫而言,非指尺寸浮沉。彻底否定了主脉说,也就避免了尺寸浮沉的争议。然而从取之三菽之浮与六菽之浮来看,难道不是指脉象之浮,如果不指脉象,如何取之呢?可见理由都不充分。此外,吕氏解释恶寒为内气虚,亦欠确切,因为混淆了表里的概念。尤氏对恶寒、恶风、发热特点的说明,形象生动,极有助于理解掌握。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风邪中于太阳肌腠,阳气被引外浮,故发热;肌腠不密卫外失职,阴弱于内不能自守,故汗出;卫外失职,故恶风;经气不利,影响肺胃之气不利,故鼻鸣干呕。这些现象是由于阳浮阴弱,荣卫不调所致,故以桂枝汤解肌发汗调和荣卫。

桂枝能通阳气而畅血行,药能益阴气而通血痹,两者相辅相制,以滋阴和阳调和荣卫。生姜佐桂枝通阳、大枣佐药和阴,甘草调和诸药,并啜粥以助药力,故本方有调和荣卫,解肌发汗的作用为太阳中风的主方。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主症和病机: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又述病机。从脉象来说,轻取见浮沉取见弱,也就是浮缓脉的另一种说法。从病机来说,就是卫强营弱。风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脉轻取现浮,症见发热;风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泄而见汗出,汗出伤营,营阴内弱,所以说“阴弱”,而脉沉取也必然见弱。翕翕发热,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所以见发热,其热在肌表,所以称“翕翕”,这是表热的特征。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卫气为风寒邪气所伤失去了“温分肉”的功能,加之汗出而肌腠疏松,经受不起外来风寒的吹袭,所以出现了恶风寒。头痛,就是太阳病提纲证所说的头项强痛,为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所致。鼻鸣,肺合皮毛,其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窍不利,所以出现了鼻塞而呼吸不畅,以致气过有声。此外或打喷嚏,或流清涕,都可以称鼻鸣。干呕,风邪袭表,正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于是就可能导致里气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就可以出现干呕,这是太阳中风证的兼证。在患表证期间,由于正气抗邪于表,导致里气升降失常的,除了出现于呕以外,通常还可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下利或不大便,这些症状,并不是邪气人里的表现只要表证解除了,里气升降就可以恢复正常,这些症状也就自然缓解了。综上所述,其证为太阳病中风证,其基本病机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也就是第95条所说的“荣弱卫强”。

桂枝辛温,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敛汗滋阴养血而和营。桂枝配芍药,一散一收,一开一合,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在和营之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温发散,降逆止呕,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补中,助芍药益阴而和营。炙甘草甘平,既可以调和诸药,又可以配桂枝、生姜、大枣辛甘化阳以助卫阳,配芍药、大枣酸甘化阴以滋营阴。五药相合,共奏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的功效。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为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大自然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她必然为这些生命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就拿我们人类来说,自然界提供的哪些味道甘美的,性情平和的植物、动物和少部分矿物,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而自然界提供的那些味道不够甘美,性情有所偏差的植物、动物和少部分矿物,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把它们当作食物,但正因为它们性情的偏颇,却可以用来纠正我们健康状况的偏差,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药物。因此食物和药物同样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而且大自然还赋予人类一种能力,这就是认识和利用大自然所化生的这些植物、动物和少部分矿物,来延续生命,来防治疾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连中医学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药食同源的说法,显然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再来看看桂枝汤,方中桂枝、甘草、生姜、大枣,或者是做菜的常用调料或香料,或者就是常用食品,有着开胃健脾调和中州的功效。因此桂枝汤实际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而脾胃为阴阳、气血、营卫化生之源,所以可以认为,桂枝汤是通过调和脾胃,进而达到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的。既可用于太阳中风证,又可用于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各种变证或杂病。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于是就被后世医学家尊为“群方之冠”。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证的辨证论治。本条不但是《伤寒论》第一个方证俱全的条文,同时也是论述太阳中风证或者桂枝汤证的主要条文,我们又可以把它称之为常法条文。本条论述了四个内容:方证病机、重点症状及其机理、症状的具体表现以及方药的运用方法。

首先,仲师指出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阳浮而阴弱。阳浮,指的是卫阳浮盛;阴弱,指的是营阴不足。阳浮阴弱表现在症状上就是发热与汗出。发热是风邪侵犯肌表,卫阳浮盛于外;汗出是外在的卫阳不固,内里的营弱不守,所以说“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条文中恶寒与恶风并列,提示两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有程度的轻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恶风的描述,淅淅,有如风吹阵阵怕冷的意思。桂枝汤证不会“或未发热”的,但是本证因为汗出,卫阳有向外发越的机会,所以发热的程度比较轻浅,只是翕翕发热而已。肺外合皮毛,又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就会鼻鸣。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影响于胃,胃气上逆而见干呕。理解本条当与第1条和第2条合参。总的说来,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阳浮阴弱(营弱卫强);主要症状是发热与汗出;治法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是桂枝汤。桂枝汤由五味药组成,组方配伍分了三个层次,两组对药:桂枝与芍药是第一个层次,桂枝辛温,解肌祛风,重点是治疗卫强(阳浮);芍药苦平,补益阴血,重点是治疗营弱(阴弱)。两味形成对药的相伍,达到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阴阳)的目的。第二个层次是生姜与大枣,生姜辛散,来帮助桂枝散邪;大枣甘温,来帮助芍药养阴,两味药形成对药的配伍,为桂枝芍药的佐助。第三个层次,是炙甘草调和诸药。对于桂枝汤全方的功效,清代医家柯韵伯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说:“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桂枝汤尽管桂枝是方中的主药,但是最能体现理法方药特色的却不是桂枝,而是芍药。只有充分理解芍药的功用,才能够对桂枝汤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具体说来,芍药在桂枝汤中究竟起到什么功用呢?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就是“补”字,也就是《本草经》说的“益气”。太阳中风证又叫做表虚证,虚在什么地方呢?用仲师的话说,就虚在“阴弱”或者“荣弱”方面。方中什么药针对“荣弱”的病机呢?毫无疑问只能是芍药,也包括大枣。芍药和大枣,补益营血,主在和营。也就是说桂枝汤的调和营卫,桂枝和生姜,通过辛温发汗来调卫;芍药和大枣,通过苦甘补阴来和营。同时也说明,桂枝汤是一张汗中寓补、攻补兼施的方剂这是与麻黄汤最大的区别之处。我们常讲病脉证治,理法方药,煎服禁忌,一线相贯。假设用芍药为纲串联起来,就很能说明问题:病因——风邪;症状——汗出;病机一一阴弱;治法一一和营;方药一一芍药、大枣;服法一一啜粥。可见,只有抓住了芍药,才能对桂枝汤方证的特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煎服禁忌又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特色之一,桂枝汤作为《伤寒论》的第一方,仲师借着此方提示了一个典型的例证。仲师用了比正文还要多的文字,来阐述桂枝汤的服法与护理,其用意是极其深远的,可惜后世的医家对于方药的煎服禁忌大多是忽视的,甚至包括一系列的临床教科书。【疑难解析】

(1)阳浮阴弱一一尊重原文问题:尊重原文和作者的本意是品读经典的基本原则,我们学习古老的《伤寒论》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对于“阳浮阴弱”的注解就是一个例子。有的注家认为,阳浮阴弱指的是脉象,这种解释是一种想当然的,完全悖离原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仲师在“阳浮阴弱”的前面并没有冠上“脉”字。还有的就像解释第3条“脉阴阳俱紧”一样,将“阴阳”指作是浮沉取脉法,例如程郊倩说:“阴阳以浮沉言,非以尺寸言。”其实,退一步讲,即使“阳浮阴弱”的确指的是脉象,其“阴阳”也只能指的是尺寸。因为用浮沉取脉法分类阴阳,自古缺乏记载,也于理不合。

(2)芍药一一惯性思维和迷信问题:按照传统的观点,包括《伤寒论》《中药学》、《方剂学》等一系列教科书都认为,桂枝汤中的芍药其味是酸的.其功能是收敛而止汗的,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因此,对于对芍药性味功能的分析认识,已经超出了芍药本身,凸显了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和破除教材迷信的问题。

王新陆教授于1981年首次针对药的酸收止汗提出异议,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反传统的学术观点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论证这个问题。

其一,《本经》的论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从经方药物的源头方面探索,仲师的“博采众方”,应该是本于《本草经》和《汤液经》的《本草经》论述芍药,除了“益气”的作用外,主要讲的是:味苦,破阴结通血痹,利小便。请注意:这里的“破”、“通”、“利”,显然全是苦泄的功能。《本草经》充分证明了,芍药味是苦的,而不是酸的;功能是苦泄的.而不是收敛的。

其二,《内经》的理论:《内经》论述药食的性味功能是极其辩证的,而且还体现了知常达变的思维。《内经》在论述五味功能以及五脏所属的时候.明确指出“酸则收”、“酸入肝”,这是讲酸味功能的常法。但是,《内经》同时又指出“酸苦涌泄”,这显然是在“酸则收”的常规功能的基础上讲的变法,意思是,酸味也有与苦味相同的“泄”的功能。提示我们认识药物的酸味功能,应该辩证地看,应该具体药物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例如山楂,味是酸甘的,有三大功能:行气血,消食积,化瘀滞。这里的“行”、“消”、“化”,与芍药的“破”、“通”、“利”一样,显然都属于泄的功能。

其三,仲师的方用:前面讲过,研读《伤寒论》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尊重仲师的原意。我们用联系的观点会通全书进行分析的话,发现仲师在《伤寒论》中用芍药达到了33方(次),总结一下,无非是补和泄两个字所谓补,自然是补益阴血,如桂枝新加汤、黄连阿胶汤、当归四逆汤、小建中汤等,当然也包括桂枝汤治疗“营弱”的养阴和营。所谓泄,自然是苦泄祛邪,如大柴胡汤、四逆散的“破阴结”;桂枝加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的“通血痹”;桂枝去桂加获苓白术汤、真武汤的“利小便”等。没有发现芍药有什么酸敛的功能,更谈不上什么敛汗。而且真正止汗的,仲师用的又不是芍药。如大青龙汤证“汗出多者,温粉粉之”。桂枝加附子汤证“发汗,遂漏不止”,加的是附子而不是(重用)芍药。用仲师运用芍药来证明《伤寒论》芍药的性味功能,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

其四,芍药甘草汤:按照传统的观点,《伤寒论》中最能体现芍药酸味功能的还有芍药甘草汤,这就是所谓的“酸甘化阴”。芍药甘草汤源于第29条,主要治的是阴虚导致的“脚挛急”,凡是筋脉挛急性的病变,病机大都属于阴血虚少筋脉失养,所以芍药甘草汤养阴舒筋的功能是肯定的。可是注家由此而推论芍药甘草汤必然是“酸甘化阴”的,这就有问题了。这里有两个分析思维的误区:一是酸味与甘味配伍确实容易“化阴”,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前面讲的山楂本身就是“酸甘”的,连与甘草的配伍也可以免了,但是却“化”不了“阴”;二是酸甘配伍确实能够“化阴”,难道芍药的苦与甘草的甘配伍就“化”不了“阴”?其实,本方根本不用讲什么酸甘苦甘化阴,一味芍药就能够滋养阴血,压根就不需要“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都把分析的思路集中在“化阴”上了,而忽视了本方真正的功用。本方是一张标本兼治的方子,而且治标远比治本重要得多。芍药的滋阴养血,甘草的补中益气,这是治本;芍药的活血通络,甘草的味甘缓急,这是治标。通络与缓急的功能,虽然属于治标,但是针对“脚挛急”来说,其疗效应该占据主导的地位。源于惯性思维,有人肯定不同意这种说法,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对芍药甘草汤不是都十分重视和强调“酸甘化阴”吗?试问:如果将芍药换成乌梅和山荣英,乌梅的酸、或者山茱英的酸,与甘草配伍,“酸甘化阴”是肯定的了,可是治疗“脚挛急”能有效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证,说明芍药不是酸的,也不具备酸敛止汗的功能最为重要的,如果像传统观点这样讲解芍药,不但将芍药的性味功能讲错了,关键的是将桂枝汤的配伍特点讲没了,将调和营卫的功能讲没了,进而将桂枝汤证的辨证思维讲没有了。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临床上见到没有“汗自出”的桂枝汤证就不会运用桂枝汤了。原因很简单:既然没有“汗自出”,就不需要芍药酸敛止汗,自然不用桂枝汤了。对芍药性味功能的不同认识说明,任何理论上的曲解,思维上的偏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临床上的辨证用药错误。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论述了太阳病中风证的病机、证候表现以及主治方药。

文首即冠以太阳中风之名,意在明确条文将要讲述的是太阳病范畴下的一种证候,即中风证。既然如此,在讲述此条文时,应当与原文第1条和第2条结合参看本条列出了太阳中风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即“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脉浮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临床表现呢?仲景用“阳浮阴弱”这四个字作了概括。这四个字既指脉象,又言病机。指脉象者,清代医家方有执说:“阳浮而阴弱,乃言脉状以释缓之义也。”可见,方氏认为阳浮阴弱指的是浮缓脉象。这种说法有它的合理性。《难经》中就有“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的表述这里的阴阳是指切脉的指力而言,浮取为阳,沉取为阴。这与原文第3条、第6条的阴阳指尺部和寸部不同。阳浮指切脉轻取有力,阴弱指切脉重按无力。指病机者,张仲景在条文中已经作出解释“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里“阳浮说明邪气在表,“热自发”是卫阳向外抗邪,正邪相争的结果;“阴弱”说明正气内虚“汗自出”的原因是卫气不足,不能固表,津液外泄。因此,太阳中风证描述的是一种体虚之人外感寒邪的证候。本证既有“啬啬恶寒”,又有“淅淅恶风”,说明“恶寒”和“恶风”没有本质差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知,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并不能从恶寒、恶风上区别。寒邪外侵肌表,卫气向外抗邪,邪正相争,因此出现发热、脉浮之象;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肌腠,故见恶风寒;肺气不利,故见鼻鸣;胃气不和,故见干呕:但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卫气抗邪无力,因此虽见发热,但热势不高,脉象不紧而缓;卫气不能固摄津液,故见汗自出。根据前面的分析,太阳病中风证的病机特点可以概括为“卫强营弱”,与第95条之“营弱卫强”相同。盖人的体质有强有弱,虽皆可感受寒邪而发为太阳病,但发病机理不尽相同,因此,证候表现同中有别。太阳病中风证就属于体弱之人感受寒邪发病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如何治疗呢?张仲景以“桂枝汤主之”给以说明。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方以桂枝为主药而得名。桂枝汤为何能治疗太阳中风证呢?方中以辛甘温之桂枝,散在表之寒邪;酸苦微寒之芍药,敛阴和营;生姜之辛散,一则助桂枝散寒邪,一则降逆止呕;大枣甘平,助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甘平偏温,调和诸药,补益中焦脾胃,盖因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通观全方,具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功效,既扶正,又驱邪。这正适合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在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用量相等,若桂枝用量大于药,则成桂枝加桂汤:若药用量大于桂枝,则名桂枝加芍药汤。三方主治各不相同,故临床用药应当审慎,不可违背原方之宗旨。关于桂枝汤的煎服法以及调护,张仲景也作了详尽的说明。第一,服药后啜热粥。其目的是为了助胃气,益汗源,借热能以鼓舞卫气。第二,强调服药后温覆微微取汗。温覆的意思是覆盖衣被,其目的是助卫气抗邪。寒邪在表当汗,但仲景强调遍身微汗而不可大汗,意在祛邪而不伤正。汗出极微,且为遍身湿润。遍身微汗是发汗的标准,《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曰:“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漐漐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第三,中病即止,即汗出病后即停止服药,以免过汗伤正。第四,守方继进,即药不得汗,病无变化,应守方继进直到汗出病。但桂枝汤最多服三剂,如果服了三剂药病还没好,说明辨证是错误的,所以三剂药为外感病的极限。第五,药后忌口。仲景要求病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也就是中风病人的饮食应富于营养且易于消化,以流质为好。这是为了防止邪恋伤正,防止疾病复发。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