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胡希恕经方二百首辨析(二)
2024
05-01

胡希恕经方二百首辨析(二)

     

      一、桂枝汤及其加减类方(续)

      ……

      (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钱,炙甘草二钱。水煎温服。      若以原量换算今制,桂枝应为两许,炙甘草亦须五、六钱。以上为实验之常用量,若重证可酌情增加。      【方解】      此即桂枝汤的简化方,亦有类似桂枝汤的解表作用。试观桂枝人参汤,即本方与人参汤的合方,以治协热下利表里不解证。白虎加桂枝汤,即本方与白虎汤的合方,以治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证。人参汤专为理中,白虎汤专主热结在里。以上所以均能解表,当是桂枝甘草汤的作用甚明。不过以无芍药、大枣,故不能治腹挛痛。以无生姜,故治呕吐的作用不显。但二物加重药物用量,对治气上冲和缓急迫的作用,尤非桂枝汤原方所能及。

      【仲景有关的论说】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附注]夺汗者亡血。发汗过多,则血少心虚故悸,汗出以上体部为多。由于上下的体液骤然失调,因致急迫的气上冲,故欲得按。因此,以桂枝甘草汤主之

      (三)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方:即桂枝汤原方,桂枝用量增加为五钱。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

      桂枝主治气上冲,今增其量,当适用于桂枝汤证,而气上冲更为剧甚者,可知。

      【仲景有关的论说】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117)

      [附注]发汗后,表未解,依法当用桂枝汤以解肌。反以烧针逼其出汗,不但表不能解,若不慎针处被寒,核其而赤,则必致奔豚之变。而为气从少腹上冲心的证候,故与桂枝加桂汤。一解未罢之表,一止其气上冲而治奔豚。

      (四)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芍药用量增为六钱。水煎温服。

      (五)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大黄汤方: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另加大黄二钱。水煎温服。

      【方解】

      芍药主挛痛,尤有效于腹,但亦为通利之品。桂枝汤用之,以制桂姜之开散,免其过汗伤津,原居次要地位。今倍用其量,则与桂姜旗鼓相当,成为表里双解的方剂。故于桂枝汤证兼有腹实痛者,乃可

用之。然如实痛达至相当程度,甚或大便不通,更须再加攻下有力的大黄。当然,表里并病,先解表而后攻里,原属定法。若病情适应,亦可行表里双解之法。此即所谓定法中的活法,此可行之于桂枝汤证,自然亦可行之于麻黄汤证。后世防风通圣散,即可为例。

      【仲景有关的论说】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附注]太阴病有腹满时痛证,故谓属太阴。其实,此腹满并非太阴病的虚满,而为实满。此时痛,亦非虚寒的时痛,而是实热的时痛。太阳误下,表既未解,而又并于里,仍以桂枝汤解表,加芍药兼以治里痛。若更实满痛不大便者,还须再加大黄以攻之。

      (六)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一味,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

      腹满而实则宜芍药。若腹不满而虚,则芍药势在必去。故桂枝去芍药,为治桂枝汤证,腹气虚而不痛者,可知。

      【仲景有关的论说】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附注]脉动并于寸口谓之促,乃上实下虚的脉应。气上冲甚则下虚而上实,故证现胸满,而脉亦应之促。下之,气上冲为表未罢的明征。本应宜桂枝汤,今以腹气虚,故以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七)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钱,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

      葛根甘平,内可安中,以治下利。外是润燥,而解强急,又以性能解毒,更有利于痘疹诸疾,故桂枝汤证,若兼以上的一两个证候,均以本方治之。仲景独取“项背强几几”为目的而用之者,此亦津液枯燥,为肌肉失和的反应,为本药应用上的一特征。但在痘疹下利诸病,常不见此证(项背强几几),不可不知。

      【仲景有关的论说】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附注]项背强几几为应用葛根的确征,而汗出恶风为桂枝汤证,故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八)栝楼桂枝汤

      栝楼桂枝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加栝楼根三钱,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

      栝楼性寒,《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谓其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可知其为寒性、强壮性的滋润解热药。故治肌肉强几几的情况,作用较葛根汤更为明显,则不

止于项背,而见于全身。桂枝汤证,若身体强几几,不用桂枝加葛根汤,而用栝楼桂枝汤。

      【仲景有关的论说】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附注]太阳病,其证备,谓太阳病桂枝证俱备的意思。身体强几几,则远非项背强几几所能比,肌肉拘急,脉道受阻,故脉反沉迟,此乃津枯热燥的痉病,故以栝楼桂枝汤主之。

      按:治痉以栝楼为主,故不名桂枝加栝楼汤,而名栝楼桂枝汤,其实是治桂枝汤证而又痉者。须知。

      (九)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钱、杏仁三钱,煎服法同桂枝汤。

      【方解】

      杏仁治咳逆上气,厚朴治胀满,加此二物于桂枝汤,当治桂枝汤证而又咳逆喘满者,易知。

      【仲景有关的论说】

      1.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附注]平时患有哮喘病的人,若发作桂枝汤证时,则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佳。

      2.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附注]太阳病误下微喘时,亦表未解的一证,依法故须用桂枝汤以解表,但必须另加厚朴、杏仁治微喘。

      按:无汗而喘则宜麻黄伍用杏仁的方剂,汗自出而喘则宜桂枝伍用杏仁的方剂,此为有表证的咳喘证的用药定则。

      (十)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桂枝去芍药加皂英汤方:即桂枝去芍药汤方,再加皂荚二钱。水煎温服。

      【方解】

      皂荚为温性刺激药,有消痰利窍作用,桂枝去芍药汤而加此味,以治咳逆上气而痰涎逆满胸中可知。

      【仲景有关的论说】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附注]此条为宋林亿从《千金方》抄来,故以“千金”冠方首,肺痿吐涎沫不止者,可以本方治之。

      (十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加龙骨、牡蛎各三钱。水煎温服。

      【方解】

      龙骨、牡蛎均治烦躁、惊狂、精神不安等神经精神类症状,而龙骨又具收敛作用。桂枝汤原方本甘温养液之方,食粥温覆始得微汗。

      若加此二药,则变解表之方,而为治虚之药。遗精梦交,大都精气内虚,神气外越所致,此方能治是疾,自可理解。

      【仲景有关的论说】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附注]精气虚于下,故小腹弦急,阴头疼。虚热亢于上,故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本清谷亡血失精共有的虚损脉象。今得芤动微紧的脉,为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证,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按:脉芤应精血虚,动应心悸动,微紧应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小腹弦急,经文已有明示。但心悸动并无所明,不过龙牡之用,当有此证。经文略之,而脉诊详之,亦是相互发明之处。

      (十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方:即桂枝去芍药方中加蜀漆三钱、龙骨四钱、牡蛎五钱。水煎温服。

      【方解】

      蜀漆逐痰饮,龙牡主悸动惊狂,桂枝去芍药本为气上冲,脉促胸满而设。若还夹饮冲逆胸心,并有动悸惊狂之证,则宜本方甚明。

      【仲景有关的论说】

      1.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

      [附注]伤寒脉浮,本宜发汗,医以火强迫而劫其汗,亡阳之阳指卫阳,亦即津液。由于津液的突然大量亡失,则必导致甚剧的气上冲,必更强动内饮,而发悸动惊狂卧起不安之证。谓为救逆汤,以本方能救此火劫亡阳的逆治之证。

      2.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附注]此条只讲了火邪,并无证候,当指由于火攻误治而致的惊悸之证。

      (十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即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各二钱。水煎温服。

      【方解】

      此于桂枝甘草汤加入龙牡二药,当治桂枝甘草汤证,而又惊悸烦躁者可知。

      【仲景有关的论说】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8)

      [附注]脉浮宜以汗解在表的病,误用火灸治之,邪反因火而盛,名为火逆(详见《伤寒论》),表不解。若下之,又属误治,后更误以烧针,迫劫汗出,终至亡阳烦躁之变。若心悸气冲俱甚,则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十四)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增量芍药、生姜各一钱,另加人参三钱。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

      人参味甘为补中健胃的要药,桂枝味甘为安中益气之品。若胃气沉衰以致脉沉迟,已非枣草平淡之品所能济事,势须以补中有力的人参始能振兴之。不过此药微寒(微苦),故又加生姜以助之。又加芍

药,亦不外加重止痛的作用而已。

      【仲景有关的论说】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

      [附注]发汗后,身疼痛,为病犹在表,依法当用桂枝汤以更发汗。但脉沉迟,里气大虚,已非原方所能济事,故须新加人参三两和芍药、生姜各一两,为本方以治之。

      (十五)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方:此方为桂枝甘草汤与人参汤的合方。水煎温服。

      【方解】

      桂枝甘草汤以解表,人参汤(即理中汤)以理中,二方合制,亦表里双解主治可知,但用时须依二方的适应证行之。桂枝甘草汤已见前,人参汤见里证篇,可互参。

      【仲景有关的论说】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

      [附注]表有邪则发热,故亦称表邪为热,协热利即以误下表证,合表之病邪,随下药而下利之意。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为人参汤的适应证。以表亦未解,故以桂枝人参汤主之。

      按:关于人参的医疗作用,后世议论不一,有谓补阳者,有谓补阴者,甚或识为起死回生的灵药。凡病濒于危笃,不问病证如何,报以此药不应,便置此病于绝望之地,此实谬见。人参不过是一健胃有

力的药物。若胃虚弱而致的呕吐、下利、消化不良,以及代谢机能的沉衰,用此药有能使之振兴而恢复之。心下痞硬为用本药的一种信号。也就是说,虽胃虚衰而心下不硬者,亦常不用本药。但虽心下痞硬,而无胃虚衰的证候者,亦不得用之。详参有关人参的方剂,即可体会及此。

           

                                2024.4.23.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