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防秋燥!养生100句速收藏
2025
09-15

防秋燥!养生100句速收藏

hi,我是米米。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随着暑气渐消,秋风渐起,秋季已悄然来临。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体的生理活动需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协调。

秋季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重点在于滋阴润燥、养肺护肾、收敛阳气。

此时顺应天时调整生活方式,不仅能帮我们安然度过秋冬,还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秋季养生的奥秘,用科学的方法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在这个金黄的季节里,收获满满的活力与幸福。

01

起居调护:顺应秋时,养精蓄锐

1. 早睡早起,跟随日出调整作息,每晚尽量22:30前入睡。

2. 早晨不赖床,黎明即起有助于收敛肺气。

3. 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可加艾叶或生姜驱寒。

4. 夜间注意盖好腹部,避免秋凉侵入脾胃。

5. 卧室保持通风,但避免夜间直吹冷风。

6. 减少熬夜,秋季宜“藏”,熬夜易耗伤阴津。

7. 午后可小憩15-30分钟,恢复精力防秋乏。

8. 晨起开窗通风,置换室内浊气清新空气。

9. 调整作息逐步适应昼短夜长,避免生物钟紊乱。

10. 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可做轻柔拉伸助眠。

11. 选择透气保暖的睡衣,适应秋季温差。

12. 保持卧室湿度50%-60%,用加湿器缓解干燥。

13. 早晨醒来先赖床3分钟,再缓慢起身防头晕。

14. 秋季午睡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15. 睡前远离电子屏幕,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干扰。

16. 枕头高度调整至8-12厘米,贴合颈椎生理曲度。

17. 夜间起夜注意保暖,披件外套防受凉。

18.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晨起空腹喝温水促肠道蠕动。

19. 避免蒙头睡觉,保持呼吸通畅减少浊气吸入。

20. 周末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昼夜颠倒伤气血。

02

饮食调养:滋阴润燥,温补养肺

21. 多吃白色食物养肺,如雪梨、百合、银耳、白萝卜。

22. 晨起喝杯温蜂蜜水,润肺润肠防秋燥。

23. 减少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加重秋燥伤津液。

24. 每周吃2-3次山药,健脾益胃增强免疫力。

25. 常喝冰糖雪梨汤,滋阴润燥缓解口干咽燥。

26. 适量吃芝麻、核桃等坚果,滋阴补肾防秋燥。

27. 秋季宜食粥,如百合粥、南瓜粥、小米粥养胃。

28. 多吃新鲜秋季蔬果,如葡萄、柚子、秋葵补充维生素。

29. 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30. 煲汤时加麦冬、玉竹等滋阴食材,滋养肺阴。

31. 控制盐分摄入,避免秋燥加重水肿。

32. 适量吃鸭肉、兔肉等滋阴肉类,替代热性牛羊肉。

33. 晨起空腹吃1-2颗杏仁,润肺止咳润肠。

34. 用川贝炖雪梨,缓解秋季干咳少痰症状。

35. 多喝菊花茶、金银花茶,清热润燥防上火。

36. 晚餐宜清淡,避免过饱增加肠胃负担。

37. 吃梨时连皮一起煮,润肺效果更佳。

38. 每周吃1次莲子羹,养心安神缓解秋燥失眠。

39. 适量吃蜂蜜,润肺止咳但需用温水冲服。

40. 避免过量饮酒,防止伤阴助燥加重秋燥。

41. 多吃菠菜、芥菜等绿叶菜,补充叶酸和膳食纤维。

42. 用银耳、枸杞、红枣炖汤,滋阴补血养气色。

43. 秋季吃藕滋阴生津,生藕清热熟藕健脾。

44. 少吃油炸、烧烤食物,避免燥热伤肺。

45. 适量吃柿子、石榴等秋季应季水果,补充水分。

46. 做饭时加生姜、花椒等温性调料,中和食材寒性。

47. 喝酸奶时加燕麦、蓝莓,养胃又补充益生菌。

48. 每周吃1次海带排骨汤,滋阴润燥补碘。

49. 用沙参、麦冬泡水喝,缓解秋季咽喉不适。

50. 睡前喝杯温牛奶,加少量蜂蜜助眠又润燥。

03

运动与情志:舒活筋骨,调畅心神

51. 选择晨练或傍晚运动,避开正午高温和早晚严寒。

52. 秋季适合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53. 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秋季肌肉僵硬易拉伤。

54. 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换干爽衣物防受凉。

55. 每周运动3-4次,每次30-40分钟为宜。

56. 登山是秋季好运动,增强肺功能又赏秋景。

57. 运动后喝温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8. 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以防耗伤津液。

59. 做扩胸运动拉伸肺部,增强肺通气功能。

60. 练习腹式呼吸,晨起或睡前各10分钟养肺。

61. 秋季多外出晒太阳,尤其是背部,补阳气防秋寒。

62. 瑜伽中的猫牛式、婴儿式,缓解秋季腰背酸痛。

63.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悲秋”情绪伤肺气。

64. 多与朋友聚会聊天,排解秋季低落情绪。

65. 培养兴趣爱好,如养花、读书转移负面情绪。

66. 听舒缓音乐,如古筝曲、钢琴曲调节心神。

67. 写情绪日记,梳理思绪缓解心理压力。

68. 秋季登高远眺,开阔视野放松心情。

69. 每天大笑3次以上,促进肺部扩张增强免疫力。

70. 避免过度思虑,秋季宜“收”,心神需安宁。

71. 睡前冥想10分钟,放空思绪助眠又养心。

72. 多接触自然,秋游赏红叶、菊花调节情志。

73. 做深呼吸时配合意念,想象吸入清新秋气排出浊气。

74. 减少精神紧张,工作间隙闭目养神5分钟。

75. 与家人分享秋季美食,增进感情愉悦心情。

76. 练习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气机。

77. 周末去公园慢跑,感受秋风拂面放松身心。

78. 避免与人争执,秋季情志宜平和收敛。

79. 睡前泡脚时听助眠音频,放松神经促入睡。

80. 设定小目标,完成后给自己奖励增强成就感。

04

防护与保健:防燥防寒,增强体质

81. 出门戴口罩,防秋风直吹口鼻伤津液。

82. 随身携带润唇膏、护手霜,缓解皮肤干燥。

83. 秋季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避免过热伤皮肤油脂。

84. 洗澡后涂身体乳,锁住皮肤水分防干燥脱皮。

85. 头发吹干再出门,避免湿发遇风受凉头痛。

86. 早晚温差大,出门备薄外套“春捂秋冻”适度添衣。

87. 颈部戴丝巾,保护颈椎防风寒入侵。

88. 每天做眼保健操,缓解秋季干燥引起的眼干不适。

89. 用生理盐水洗鼻,保持鼻腔湿润防鼻炎。

90. 避免频繁进出空调房,减少温差刺激感冒。

91. 每周艾灸1-2次,选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温补阳气。

92. 按摩迎香穴、合谷穴,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93. 秋季流感高发,提前接种流感疫苗防感染。

94. 室内用绿植加湿,如绿萝、常春藤净化空气。

95. 减少吸烟和二手烟,避免损伤肺功能加重秋燥。

96. 鞋子选择防滑保暖款,应对秋季多雨路滑。

97. 定期晾晒被褥,杀灭螨虫防皮肤过敏。

98. 秋季易脱发,用温和洗发水减少洗头次数。

99.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防秋燥口干口臭。

100. 定期体检,重点关注肺功能和呼吸道健康。

END

点赞

分享

收藏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