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当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增加,熬夜,不规则的饮食习惯以及失眠深深的困扰着大家,伴随着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随之而来的就是体内肝胆湿热的问题。肝胆湿热会导致眩晕头痛耳鸣等等问题,那么针对这类疾病,药店人应该如何为顾客更好的排忧解难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针对肝胆湿热的药物——龙胆泻肝丸。01
药物组成
龙胆,柴胡,黄芩,炒栀子,泽泻,木通,盐炒车前子,酒炒当归,地黄,炙甘草。
其中,龙胆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炒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泽泻利水渗湿,泻热,化浊降脂。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02
功能主治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肋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03
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之处
1.肝胆湿热
是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症。多由外感湿热,或饮食不节,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证见肋胀痛灼热,放射到肩部后背,腹胀厌食,口苦泛恶,或身目发黄。
宜清利肝胆湿热。
2.脾胃湿热
是指湿热蕴结脾胃。多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证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
宜清热利湿为主。
04
联合用药
1.胆腑郁热证引起的黄疸
多见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及右肋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多因湿热瘀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所致。
治宜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卵磷脂
2.肝郁气滞证引起的肋痛
多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多因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所致。
治宜疏肝理气。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丸
3.肝胆湿热证引起的肋痛
多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多因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所致。
治宜清热利湿。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茵莲清肝合剂
4.肝火上扰证引起的耳聋
多见耳聋时轻时重,或伴耳鸣,多在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加重,口苦,咽干,面红或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多因肝火循经上扰耳窍,情志抑郁或恼怒则肝气郁结所致。
治宜清肝泄热,开郁通窍。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耳聋左慈丸
5.肝肺火炽证引起的天行赤眼暴翳
天行赤眼暴翳是指感染疫疠之气而致白晴,黑晴同时发病,又名暴赤生翳。本病病势急促,且能传染流行,患者往往有接触史,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流行性角结膜炎,属于病毒性角结膜炎。
多见患眼碜涩刺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黑晴星翳簇生,白晴混赤,兼见口苦咽干,便秘溲赤。多因素体肺热较盛,侵犯肝经,肺肝火炽,上攻于目所致。
治宜清肝泄肺,退翳明目。
联合用药:明目蒺藜丸+龙胆泻肝丸+熊胆滴眼液
6.湿热下注证引起的尿浊
多见小便浑浊,色白或黄或红,或夹凝块,上有浮油,或伴血块,或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
治宜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五淋白浊丸+三金片
7.湿热下注证引起的妇女带下过多
多见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膩,胸闷纳呆,小便短赤。
治宜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白带丸+妇炎康片
8.肝郁化火引起的性早熟
多见女孩乳房发育及内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来潮,男孩阴茎及睾丸增大,声音变低,面部痤疮,有阴茎勃起和射精,伴胸闷不舒或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嗳气叹息。多因肝经郁滞,日久化火,气机升降失司,湿热郁遏内蒸,导致“天葵”早至所致。
治宜疏肝解郁,清心泻火。
联合用药:龙胆泻胆丸+丹栀逍遥丸
9.肝阳头痛证
多见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多因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所致。
治宜平肝潜阳息风。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天麻钩藤丸+脑力清胶囊
10.肝经郁火证引起的经行吐衄
经行吐衄,亦有倒经,逆经之称。即经前或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衄血,常伴经量减少,有如月经倒行逆上。多因血热气逆,损伤络脉所致。
多见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鲜红,月经可提前,量少甚或不行,心烦易怒,或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尿黄便结。
治宜清肝调经。
联合用药:龙胆泻肝丸+清肝引经丸+加味逍遥丸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END —
<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048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