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南怀瑾先生收录的养生秘方,值得收藏!
2025
08-05

南怀瑾先生收录的养生秘方,值得收藏!

南怀瑾先生一生收集的秘方大全!

值得永久收藏

南怀瑾先生的著作中蕴含众多秘方,涵盖养生调病、功夫修炼疑难解答、医药食疗等领域。以下精选数则,以飨读者。

一、心肾气交睡眠法

老年常现反常现象:泪随笑出、忘近记远、坐则眠而卧不寐。此乃心肾不交之症。道家有一奇法,适用于各年龄段,失眠时身体蜷缩如婴儿,脚缩手抱,促使心肾气息交融,易于入眠。

——《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

二、高血压、失眠双疗法

1. 余学道时,一年轻僧人传授一外道法——顽空修法。念佛号同时观想身体下沉,助高血压及神经紧张者缓解。此法对治血压升高,效果显著。

2. 余尝遍百技,不论道外道内,皆尝试求索。另一法,适用于高血压、老人、患者或失眠者。静坐,心无杂念,专注一“空”字,神经放松,脑筋亦然,多人依此法治愈紧张症状。

——《如何修正佛法》二十七讲

三、气功治疗肺病法

肺病如今非难题,然昔日视为棘手。一气功法治愈众多患者:右手握拳,拇指竖起,置于两肩胛骨下端;左手握拳平置肚脐上。鼻孔肌肉闻气,声如美味,连闻六次,口发“呸”音,气随呼出。如此反复三十六次,周身舒畅,汗出。肺病患者卧床亦可行,效果相同。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四、强身健体之温脐法

正常即道,平凡亦道,须谨记此理。道家诸多旁门左道,偶可用之。二十年前,日本推出的温灸器,实为中国道家古法之新用,名为灸脐法。无需依赖器物,吾授尔等一法,老少皆宜,安全可靠。取桂圆肉一粒,花椒六七颗,艾绒适量,共捣烂,夜寝时取少量置脐中。勿轻视脐之功效,脐能吸收精华。

昔日大陆禁烟,瘾者以鸦片膏置脐,效果显著。脐孔为生命之始,连系母体养分。用药封脐,晨醒后口不苦、口不干,肠胃病自愈。此法为真秘方,宜助人而不图利。水火交感,火在下,清凉在上,老人口水多、足心暖,必长寿。

五、单鼻呼吸之秘

瑜伽术中有单鼻呼吸法,对脑力劳动者尤宜。午前用左鼻呼吸,午后转右鼻。此法非持之以恒,而是适度练习。此乃道家、密宗所藏秘术,吾认为宜公之于众,以利众生。道为天下公道,不应分宗分派。呼吸之道,个人体验,非独门秘籍。持之以恒,脾气转善,心情愉悦,能自察身体状况,辅以医疗与气功,自可通鼻。

另,养心养气不必盘腿,坐姿即可。背部与椅背保持距离,以免阻塞气机。

——《参同契新解》及《孟子新解》

六、针对脑眼保健要领,丹田泄漏问题不容忽视。阳气旺则精神盛,然久积习性如贪嗔痴随之而来。征服自我,胜于征服世界。如何防止泄漏?关键一策,不再赘述其他。具体措施:警觉春意萌动时,拇指掐后脑,刺激脑下垂神经,至头脑清醒。此法日常可行,为还精补脑之上策。继之摇头,转眼,可改善视力。闭眼回顾后脑,轻吸鼻息,内收小腹,摩擦后脑,静坐入定,自然还精补脑,可达长生。此法非同小可,来之不易。

持之以恒,依法修炼,督脉能量渐升,精化气,脑气畅通,妄念自散。偶有不灵,乃时间未到。修炼至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境界。至于阳举问题,关键在于心地一关。法子虽有效,初修时欲念难驯,需心念与修身并重。身心互为影响,心空则欲自消,最终睾丸上提,阴茎内缩,达“马阴藏相”。

七、用几种特殊手法,于每天早晚在自身的几个穴位上行按摩10多20分钟。

1. 健脾胃要诀:每日晨昏,裸腹床上平卧,遇寒可覆被。双手五指合并,以脐为中心,左手指腹逆时针按摩100次,继以右手指腹顺时针按摩100次,再以左手指腹逆时针按摩100次。此法可健脾益胃,有效缓解长期胃病。逆时针为补,顺时针为泻;左-右-左顺序为补法,适用于体虚者;右-左-右顺序为泻法,适用于便秘体胖者。两补夹一泻为补,两泻加一补为泻,忌单补单泻。脾胃正常者,可平补平泻。

2. 滋肾强身术:每日早晚,盘坐床上,面向南方,闭目养神。双手指腹交叉按摩两足涌泉穴各200次,该穴位于第一足趾与前足跟联线前1/5的凹陷处。涌泉穴为肾经起点,按摩可滋阴补肾,锻炼内脏,激活肾气,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3. 耳疗养生法:随手搓揉双耳,不限体位,由上至下全面搓热。耳为全身缩影,每一点均有对应穴位。搓耳相当于全身按摩,发现压痛点即为病变反映。针对痛点加大力度搓捏,痛点消失即表示相应部位病变痊愈,与耳针疗法治同理。

提示:在耳垂内侧,有个神经衰弱点,神经衰弱患者,一般都能在这个地方找到这个压痛点,挟捏这个压痛点,对提神醒脑,治疗神经衰弱有很好的疗效。按摩或针刺耳光穴和耳中穴,对退感冒高烧和制止呕吐具有独特的功效。

八、南怀瑾老师:坚持练习“乞丐蹲”,受用无穷!

具体方法:

(1)饭后,找一堵墙,最好有一个舒适的靠垫(不可太软)。站在墙前,屈膝下蹲,背须要直,贴靠墙壁或靠在软垫上。

(2)注意男女姿势的差别:女士姿势:两脚并拢,屈膝下蹲。男士姿势:两脚微微分开(两脚不可完全并拢),屈膝下蹲,这样可以放松裆部,不会使裆部过紧。

(3)双手结孔子手印,自然放在膝盖上,放松身心。

(4)头要中正,头顶百会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臀部离地,紧压小腿肚上。

注意事项:每次练习十五分钟,眼神内敛,收摄心神,专心下蹲,保持姿势,不要胡思乱想,也不要边蹲边与人交谈或做其他事情。新经络公众号提示:练习的过程中如出现打嗝、放屁等肠胃蠕动的情况,是正常现象,也是收效的证明,浊气下降自然打屁,千万不可忍屁不放。开始练习的过程中会有脚麻现象,日久功深自然不会,且能够增加脚力、疏通经脉。练习十五分钟后,慢慢起身,不要过快过猛,原地舒展身体。如果再配合适当散步,甚合养生之道。此法至简,但功效显著,贵在坚持。

九、南怀瑾“万病方”:补阳驱湿,健脾和胃

“脐疗”“万病方”,南怀瑾大师养生智慧精华。此方之所以得此名,因其具备温补阳气、祛湿散寒、调和肠胃之效,全面养护身体。适用于气虚体寒者补阳,湿气重者除湿,肠胃不适者健脾胃。方子简便易行,应用广泛,一时传为佳话。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中载明此法:桂圆肉一枚,花椒六七粒,艾绒适量共捣碎,睡前取适量置于脐中。短期内,诸病自愈,脾胃调和。

十、南怀瑾: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自然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吉无不利,自天佑之。

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于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上天如果保佑某个人,它就不公正了——保佑了张三,李四怎么办呢?一开始我们就把“自天佑之”解释错了,然后一直这样以讹传讹流传了下来。中华民族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由于我们的误解,而没有使之发挥良好的效果。“自天佑之”告诉我们,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己助者。

第二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今天的科学告诉我们,未来是不可测的,是测不准的,叫做吃不准定律。我们看到气象台报气象经常不准,是什么道理?是人员的问题吗?不是。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怕挨骂,怕挨批,认真得不得了,生怕搞错了。尤其是台风、地震这类气象,报错了还得了?而且气象台的仪器也是非常精准的。所以,测不准跟仪器、技术、人员几乎没有关系。为什么测不准?一句话讲完了,当时测得很准,但是测完了以后,它又开始变化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类无法管控自然的变化。

第三句话,顺天应人。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人跟动物不同,在于人有情。人跟动物都有性,人有人性,马有马性,猪有猪性,草木皆有性。这个性就是本能,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情就是良心。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有名的有情文化。而情,就是表示美好的心。一个人的心很好,就叫有情。中国人不仅对人有情,对草木,对宇宙,都有情。不仅对活着的人有情,对死去的人也有情。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