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通过运动养生,却觉得走路都嫌累。
其实有个动作,比走路还简单,不用出门,站着就能做,每天只需 10 分钟,坚持下来能给身体带来不少好处,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这个动作就是 “踮脚尖”,别看简单,背后有实实在在的健康道理。
这个动作怎么做?一看就会01具体步骤:
双脚并拢,站在平地上,双手可以扶着墙或椅子保持平衡;
慢慢抬起脚跟,让身体重量落在脚尖上,感受小腿肌肉收紧;
保持 3 秒后,缓缓放下脚跟,回到原位;
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做 30 下,每天累计 10 分钟即可,刚开始可以少做几次。
02注意:
踮的时候别太快,避免摔倒;如果站不稳,一定要扶着东西,别逞强。
每天10分钟,3个实实在在的好处01锻炼小腿肌肉,保护膝盖和脚踝
小腿肌肉有力,能减轻膝盖和脚踝的压力。很多中老年人膝盖疼,就是因为小腿肌肉萎缩,支撑力不够。踮脚尖能锻炼小腿的腓肠肌,让肌肉变结实,走路更稳,减少膝盖磨损 。
原理很简单:小腿肌肉是下肢的 “发力点”,肌肉有力了,关节承受的压力就小了,自然更耐用 。
02促进下肢循环,减少血栓风险
踮脚尖时,小腿肌肉收缩,能像 “泵” 一样把下肢的血液挤回心脏 。中老年人血液循环慢,容易出现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甚至形成血栓。每天踮 10 分钟,能让血液流动加快,水肿慢慢消退,手脚也会更暖和。
有研究显示,经常做踮脚尖动作,能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这比走路更省力,却能达到类似的促进循环效果。
03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
脚底板有很多穴位,踮脚尖时,脚尖着地会刺激涌泉穴,这个穴位和肾相关 。中医认为,经常刺激涌泉穴,能起到补肾的作用 。同时,动作过程中能带动腰部轻微活动,对腰肾功能也有好处。
这 2 种情况别做,别勉强01脚踝受伤的人
比如脚踝扭伤还没好,踮脚尖会拉扯伤口,加重疼痛,等完全好了再做;
02骨质疏松严重的人
骨头脆,踮脚尖时身体重量集中在脚尖,可能增加骨折风险,最好先咨询医生。
结语
这个踮脚尖的动作,不用花钱,不用专门找时间,站着就能做,每天 10 分钟,比走路还简单,却能锻炼肌肉、促进循环、帮助睡眠。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身体允许,都可以试试。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38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