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第十六章祛痰剂—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
2024
10-2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第十六章祛痰剂—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

第二节 清热化痰

清热化痰治疗痰热证,这里所说的痰热证,主要还是指有形之痰。组方用药的一般规律是清化热痰药加理气药,治痰先治气,是基本的结构。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组成】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蒌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各30g)

 胆南星 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

【用法】

姜汁为丸。每服6g,温开水送下。(现代用法:以上八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七味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1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服6~9g,1日2次;小儿酌减。亦可做汤剂,加生姜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

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气化痰丸是治疗痰热咳嗽的常用方。

病机分析:

主证是痰热咳嗽,表现是咳嗽热痰,咳出来的是热痰。痰热怎么造成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本身自己有湿痰郁而化热;另一种,本身外邪入里化热,然后热邪煎灼津液为痰。不管哪类原因,总之归宿到痰热的形成。热痰在肺,引起肺失宣降就要咳嗽了。痰热壅肺之后,肺失宣降,咳嗽气喘。那痰热特点就是咳痰黄稠。典型的痰热,应该说咳痰黄稠量还是比较多的,主要体现在黄稠特点上,只要有痰,痰就阻滞气机,可以胸口满闷,这是前面讲到二陈汤,包括温胆汤共同的痰热阻滞气机,这是它们的一个特点。痰湿阻滞,造成肺胃之气上逆,气急严重的可以喘、呕吐恶心,这也是痰证常见的。痰热要扰乱心神,程度较轻,体现出一种烦躁,心神不安,烦躁不宁。舌象、脉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是典型的痰热证表现。通过清气化痰丸的证候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痰的瘀滞部位主要是在肺,造成肺湿侵蚀,连带引起胃气不和。因为有热象,所以邪热、痰热扰心,但主要证候在肺,是咳喘。

治法:

治疗宜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方义分析:

这张方仍然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用胆南星和瓜蒌仁联用当君药。胆南星苦寒,化痰力量较强,瓜蒌仁既能够清化热痰,也有宽胸、除满作用。两药联合治疗痰热咳痰黄稠,针对性很强。

臣药黄芩、半夏。黄芩擅长于清肺热、清上焦之热,能增强胆南星、瓜蒌仁的清痰热作用。半夏是臣药,增加化痰力量。半夏是温性的,整个方剂是属于凉性的,大队的凉性药当中,配伍一定的温性药,起到去性取用的作用,留下了半夏突出的化痰力量,抑制了它辛温燥烈之性。这是配伍当中扬长避短的一个方法。

佐药有三味药,杏仁味苦性平,寒痰、热痰,各类痰它都可以使用,有化痰作用,长于降气止咳。陈皮能够理气、化湿,有助于化痰。枳实可以降气导滞,枳实和陈皮结合,能增强理气作用。姜汁散水,有助于消痰,还能防止胃气上逆,因为这个痰湿重,痰热可以引起呕恶,姜汁有和胃作用。

清气化痰丸实际上是在二陈汤基础上,去掉甘草,再加上清化热痰的一组药构成。为什么去甘草呢?要注意这个方里的痰,是痰热,咳痰黄稠,量比较多,所以要去掉甘草,前面讲到二陈汤的时候,二陈汤后面的第一个附方——导痰汤,也是去甘草再加味。所以痰湿较重,阻滞在肺胃的,甘草可以不用。

配伍特点:

化痰和理气清热并用。或者说化痰理气清热并进。化痰为主,治痰要治气,而且针对热痰要清热,所以它是化痰理气清热结合的。

辨证要点:

咳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咳痰黄稠是热痰的基本表现,胸膈痞闷反映了痰热阻滞气机,阻滞气机,所以才要加陈皮、枳实这些行气药。舌红苔黄腻,都是痰热的征象。

随证加减:

痰多气急,加鱼腥草、桑白皮。鱼腥草既能清热解毒,又有一定排脓作用。桑白皮降气,清肺热,增强降气平喘,排痰清热的作用。热灼津液,痰稠较黏难咯,半夏辛温性燥,所以减半夏用量,加青黛、蛤粉。青黛增强清热作用,蛤粉既能化痰,还能软坚散结。胃气上逆突出,恶心呕吐明显,加竹茹清化痰热和胃,加强和胃的力量。痰热扰心,烦躁不眠,去黄芩,加黄连、山栀增加清心力量,栀子还能清热利水,使热邪从小便排出。此外,还可以加一些安神药如琥珀粉、远志等。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