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阳,从头顶一直到脚底,分别是心阳、脾阳和肾阳。这三者之中,只要有一个出现亏虚,疾病就会不请自来!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根据药物的药性归经以及脏腑功能的特点,当察觉到心阳不足时,往往会选择桂枝来进行调理;要是脾阳不足,干姜就成了常用的药材;而当肾阳不足时,附子就会被派上用场。01心阳不足用桂枝心在人体里就如同一位君主,心火也被叫做君火,它掌控着全身的相火,主宰着血脉的运行和神明的活动,有着温通血脉、振奋心神的作用。我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全都得依靠心阳来主导。一旦心阳变得衰弱,相火也会随之减弱,全身的阳气就会陷入匮乏的境地。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会感觉胸闷、气短,身体乏力、失眠,后背还会发凉,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稍微活动一下心跳就会加速,还特别容易自汗等。针对心阳亏虚的状况,中医里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就是桂枝甘草汤。桂枝能够温通阳气、疏通脉络,既可以补益心阳,又不会因为用量过多而引发上火的问题。02脾阳不足用干姜脾胃位于人体的中焦部位,承担着运化水谷、生化气血的重任,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关键枢纽。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吃饭就腹胀,吃点凉的东西就会拉肚子的情况。由于气血生化不足,还会表现出身体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晕昏沉,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时就需要采用温中散寒的办法,常用的方剂就是理中汤。干姜性热,能够驱散体内的寒邪,让脾胃迅速暖和起来。脾胃的能量充足了,就能够正常运化水谷和水液,生化气血,各种脾虚的症状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03肾阳不足用附子肾阳处于人体的下部,是一身阳气的根本,五脏六腑都需要肾阳来温养,以推动它们的正常运转。肾阳不足,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首先,肾阳不足容易产生内寒,人就会害怕寒冷,手脚不暖和,出现尿频、小便清长的症状。其次,肾主骨,腰是肾的居所,肾阳不足就会导致腰酸冷痛,小腹寒凉,还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让人精神萎靡不振。最后,肾主生殖且掌管膀胱,肾阳不足会使气化功能减弱,出现下肢水肿、夜尿繁多、大便稀软不成形,以及身体机能下降等情况。这时就需要大力补益命门之火,通常会采用金匮肾气汤加减来进行调理。附子大辛大热,药性走而不守,能够通行十二经络,从下部补益阳气,温暖全身。注:以上为健康科普内容,如有此类症状需要调理的,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应用,切勿去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医药传承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496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