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虚不受补怎么办?认清几种假虚,补身不再难!
2025
04-01

虚不受补怎么办?认清几种假虚,补身不再难!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调理?很多人明明总是没精神,感觉疲倦乏力、精神恍惚、面色萎黄或恍白、心慌空落。但稍微吃点滋补的药物就上火喉咙痛、牙龈肿痛或便秘。这种现象被称为“虚不受补”,但实际上其中的大部分人并不虚,也不用补,因为它只是一种假虚!―――-假虚有哪些类型?-―――一、气滞血瘀型:假虚。可简单理解为气血不通,专业的说法叫气滞血瘀。气血不畅就容易出现一些虚弱的症状,比如喜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没精神,手脚发麻或刺痛,失眠或头晕头痛等。当我们的“虚弱”是气血不通畅引起的,那就不是补气血了,而是要行气,活血结合以保证气血的运行。行气和活血两种药,搭配在一起才能够疏通气血:①.理气行气药:陈皮、薄荷、香附、佛手片等。②.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等。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行气、理气的药多偏温燥。所以在使用的时候用量少一些,或者搭配一点点清补养阴的药,比如玉竹、沙参、麦冬等等。二、痰湿内蕴型:假虚。可简单理解为湿气重。是湿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的中焦气机不畅。也容易出现虚弱的表现,比如疲倦乏力,懒言,四肢沉重,食欲减退,面色黄,大便溏泄或黏腻等等。对于湿气重引起的“虚弱”表现,不能用滋补的方法。因为滋补药不仅滋腻助湿生痰,同时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加重脾虚。这个时候就应该健脾胃为主了。补脾胃和健脾胃两者之间,它们存在很大的区别:①.湿重脾虚:湿气重以健脾胃为主、健脾祛湿。而不是补脾胃。这时多用健益脾气,祛胃湿,利尿的药组合,这些药一般都不是补药。比如白术,苍术、陈皮,茯苓、薏米,赤小豆,砂仁,莲子,芡实等。②.脾胃虚弱:脾胃虚弱以补脾胃为主、补脾健胃。这时多用补元气,健益脾气,利胃消食的药组合。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苍术、山药,陈皮,佛手,麦芽等。所以为什么很多人湿气重一味地补气,导致气满湿阻,疲倦,腹胀等不见好,反而上火了。

三、上热下寒型:假虚。可简单理解为寒热错杂型。就是明明下腹凉凉,手脚冰凉,小便清长或腰酸腰痛,同时又容易心烦,气急,口苦,牙龈痛,咽喉痛等等。这种人,稍微吃点温热的就上火、稍微吃点凉的就胃腹胀或冷痛拉肚子、有时甚至没乱吃东西也会莫名上火。寒热错杂体质的人,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去慢慢改善:①.疏通中焦:以健脾胃为主。让中焦运化正常,以达到上,下焦比较容易交融。心火能暖肾水,慢慢可以改善这种寒热错杂体质。健脾胃的话比如:香砂六君丸、脾胃舒丸、健胃片、开胸理气丸、越鞠丸等。②.寒热并用:交通心肾或上下焦。寒热并用的方药比如:交泰丸、温胆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乌梅丸等等。另外,慢跑、经常深呼吸有助于调理寒热错杂的体质,减少莫名上火的现象。如上所述,很多我们平常见到的“虚不受补”,其实都不是真正的虚。气血不通的――不虚。湿气内蕴的――不算虚。上热下寒的――也只能算半虚。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