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曾经是中医小白的我,在倪海厦老师的课程里吸取了很多养分,倪师是我们大家的恩师。他的心血凝聚,生命所寄,尽在这些免费公开的视频里,望各位珍惜之,学习之,传承之48课提纲
1、太冲穴最有名的就是治疗妇科,滴漏不止,大量的下体出血,月经不停,任何的睾丸痛,阴茎痛,女人阴道的问题,小便带血。
小便带血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膀胱结石、肾结石、肾脏肿瘤、肾脏癌,都会有小便带血。
治肝癌,也会导致小便带血,因为肝经络阴器,肝肿瘤排出来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会小便带血,病人小便带血,知道肿瘤往外走。
2、对称治疗:右手合谷痛,下对侧的太冲,因为合谷跟太冲是相对的。两个太冲痛,就两个合谷下针。对称治疗无所谓补泻虚实寒热。
3、中封穴:是肝经的经穴,属性为金。治疝气,用的不多,主要用太冲,行间,大敦。
4、蠡沟穴:是肝经的络穴,虚实皆治,实证,阳挺不下(吃威而刚),下针络穴或子穴或泡冷水;肝经虚症出现,皮肤痒。
5、导引:当有淤积、积块时,所有带有沟、谷的穴道都可以取。
6、中都穴:治妇人产后恶露,和之前的穴性差不多,治症也差不多。
7、膝关穴:一般在横纹头上五分的地方下针。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当遇到膝盖痛很严重的时候,下完膝五针后,再下一针膝关,专治膝盖痛。
8、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肝经的母穴,治肝经的虚症,肝虚皮痒、阴挺不下。肝主筋,所有身上的筋痉挛,失眠,肝经络少腹,子宫,所有妇科的病,男人的小便困难,阴部的痒,都可以下曲泉。
9、阴包穴:膀胱就是个阴包,小便有困难,可能是有膀胱结石,肾结石,或者是小肠太寒了,或者是尿道感染,女人的月经不好,统统可以在阴包穴上取穴。
10、奇穴:治肝三穴(肝1、肝2、肝3),专门治疗肝硬化,肝癌的大穴。肝病,全身黄疸,怎么知道是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癌?按压肝1的位置很痛,不是肝硬化就是肝癌,因为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是一样的,都是实,有东西长在里面,肝炎就没有。用一寸半的针,痛一点就扎一点,痛两点就扎两点,两边都下。
11、肝癌:肝癌有腹水,除了下肝三穴以外,右边肋骨很痛,可以下手上的肝关、肝经郄穴来止痛;
肚子里面有积水,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水分、水道;还可以灸;
没有胃口,腑会中脘、关元穴;
膏肓治百病,背后灸一百壮膏肓。
治到小便颜色变了,晚上可以睡觉,胃口开了,黄退了,肝病治好了。
12、阴廉穴和五里穴:这些穴道都是求子穴,妇人想怀孕生小孩,隔姜灸。
13、章门穴:五脏,肝心脾肺肾,章门穴都可以下针。章门穴又是脾之募穴。治疗脾脏、胰脏,下脾俞加章门穴,是俞募治疗。
章门禁重击,重击五脏气乱,内脏受伤。
脾主腹,所有腹部的问题,都是脾脏在管。如鼓胀,肚子鼓的很大,水肿,治疗脾脏。(脾脏的问题在这里治疗,五脏的问题也可以在这里治疗。)
14、奔豚证:
一种在肚脐周围会摸到脉跳的很快;
另一种奔豚,是病人感觉气从天枢的地方,一路冲到心脏。
15、期门:肝经的最后一个穴道,是肝经的募穴,肝募期门。下针手法是从身体往外面斜刺。治肝病的时候,期门加肝俞穴,是俞募治疗;同时强土,病就不会再恶化。
16、肝病时机:怎么知道病人求医来晚了?当去强土、强水的时候,病人的胃气一直没有恢复,就太晚了。产生腹水时,50%的几率救回;没有腹水的,几乎都会好,用针灸、药。
视频同步文稿第四十八集
有脉则生,无脉则死。如果他没有脉,你就算知道他快死了,你还是要想办法去救。当我们可以辅助的时候,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相隔一寸的穴道。比如说我们扎太冲,我们知道这个妇人恶露不止、血崩,或是男人疝气痛、阴部痛。我们知道行间效果很好,如果再扎太冲,因跟它是同一条经来取穴的,会更增加它的效果。
最有名的就是治疗妇科女人漏下、滴漏不止、大量的下血、出血、月经不停。所以任何人跟你讲到睾丸痛、阴茎痛,或是女人阴道的问题,都可以在这边下针。我们中医,你看医书上面写,便血,病人小便带血。小便带血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膀胱结石,可能是肾结石,也可能是肾脏肿瘤。有肾脏癌时,小便会带血,还有在治疗肝癌的时候、小便也会带血。因为肝经络阴器。所以有一段时间小便出来会带血。诸如此类,因为肝经络过阴器, 到我们小便的地方,所以都可从肝经下手。
我们再提醒一下对称治疗。有人跑来找你说:“我这个地方痛”,你一看是合谷,就扎对侧的太冲,因为合谷跟太冲相对。同样的,他太冲痛你就下合谷。两个太冲痛,就两个合谷都下。右边太冲痛你扎左边的合谷。对称治疗的时候,无所谓补泻,虚实寒热都不需要考虑。
6、中封穴至阴包穴
再来介绍中封穴。中封是肝经的经穴。大敦上来是行间, 行间上一寸是太冲。我们脚这个地方,这个里面胫骨很大, 跟脚掌骨是连到的,这里面有个筋、韧带拉到就不会断裂, 要有这个观念。在韧带这边就是脾经的子穴商丘穴。韧带的外边呢,就是丘墟。我们商丘透丘墟,是从筋下方透过去, 而不是从关节透过去,是从韧带下透过去的,你仔细摸还有脚筋在这。正中间这个穴道就是解溪。解溪是胃经的母穴。大筋内侧的这个穴道, 就是中封穴。它是属于肝经的穴道。同样的是肝脏,所以与疝气等治症差不多。但你要知道穴道, 中封穴我们用的不多。太冲,行间,大敦,我们就用的很多。
再上来是蠡沟,蠡沟是肝经的络穴。肝经的络穴是蠡沟。蠡沟在内踝裸上五寸。内踝裸上三寸,我们称三阴交。三阴交是脾经的穴道。再上五寸就是蠡沟穴。蠡沟穴是肝经的络穴。 络穴不管虚症、实症通通可以下针。一般来说,肝经的实症, 如有人吃了威而刚。结果阴茎软不下来,这是肝经的实症,这是阳挺,阳挺不下。你可以用络穴,或用子穴,让它下来。 你也可以放冰水,要想尽办法让它下来,否则不得了。肝经的虚症出现的时候是皮肤痒。
蠡沟呢? 现在又出来一个沟。任何沟,如水沟、蠡沟,这个沟就是有淤积、有积块,所有的沟都可以取。腹胀满、少腹有积块,我们名称有沟的、谷的,如阴谷,沟,如这个蠡沟、水沟,谷,如小肠经的本穴阳谷穴,都是沟、谷,通通可以取。看它的名称来取穴。
从蠡沟穴再上二寸就是中都,在内踝上七寸这个穴道就叫中都。中都可治妇人产后恶露。这些穴道穴性都差不多。
再上来是膝关,膝关是我们常常使用的穴道。医书上是指膝盖横纹头,实际上我们是扎上五分的地方,不要扎到横纹头,在上五分的地方下针。这个穴道就是膝关。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效果非常好。
大腿骨旁边有条大筋, 在这大筋的内侧和骨头的中间, 这个穴道就是曲泉。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主水。因为它主水,肝是主木,水生木,所以曲泉是肝经的母穴。
母穴顾名思义,虚症都可以在这里治疗,肝经皮肤痒就下曲泉。阴挺不下,扎针就去掉了。过去中医书上有很多阴挺不下的病例,几百年、几千年就已有这个问题。我们遇到时,就在曲泉下针。肝主筋,主所有身上的筋。
肝主一点到三点的失眠。肝经络过少腹,到达子宫,所有妇科的病,男人的小便困难,通通可以。阴部的痒,妇人阴部痒起来不得了,阴痒痒起来很厉害,曲泉穴是很好的穴道可以治疗。
从曲泉上三寸就是阴包。或从膝关上四寸。阴包穴顾名思义,可治小便困难,其原因可能是膀胱结石,或肾结石, 或小肠太寒了,或是尿道感染,小便有困难、女人月经不好, 通通可以在阴包穴上取穴。
7、奇穴:治肝三穴
在继续讲之前,有奇穴要告诉你,我用的很多的。这是膝盖,这是大腿。摸到膝盖头,右腿内侧。用丈量法,一只手按这个腿的高骨,一个手直接推在这两个中间,推到身体的腹股沟这边,取一条线。假想一条线,心里面想中间一点,再往前一寸,再往后一寸,这三个穴道。这个中点叫肝一, 第二个叫肝二,第三个是肝三。
这三个穴道是我们临床上, 专治肝硬化、肝癌的大穴。也就是说,当我们病人有肝病了, 全身黄疸,我要知道是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癌。你把这穴道一压,很痛,那不是肝硬化就是肝癌。因为肝癌跟肝硬化诊断是一样的,都是有东西长在里面,肝炎就没有。当你压到痛的时候, 同时就告诉你扎一针在这边,用一寸半下去。内侧这个地方有大动脉,你不要用三寸针,用一寸半就够了, 扎一寸就到了。痛二点就扎二点,痛一点就扎一点,这是临症来取穴。两边都下,左腿、右腿都下。当病人肝癌有腹水,肚子因肝硬化有腹水,我除了下这个穴道以外,病人右边肋很痛,我就下肝关,再下肝经的郄穴来镇痛。待会我们十二经络讲完,我们开始讲针刺手法及止痛的手法,去止痛,好像麻醉一样。
肚子积很多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那肚子上也可以下针,水分、水道。当我下完以后再给他灸,当然可以啊! 胃口没了,灸腑会中脘,关元穴。那膏肓治百病,我灸一百壮。方法太多了,所以你一定要去悟,这穴道不要去记,一下子就通通出来了。这就是正确的方向。等你会了以后,你再看书上里面的那些治症,再把它放在一起。
讲那么多,下针后怎么知道他好了,那还要我再讲吗,小便颜色变了,晚上可以睡了,胃口也大开了,身上的黄都退了。就是了!
这个就是所谓的阿是,这才是真正的阿是。而不是说啊我这里痛就在这下针,这很烂,但外面的阿是穴就是这样子。这精神在这,为什么在这里阿是,因为这里肝经经过,也只有肝经过。所以说,你们会下针很好,病人来找你的时候,还没有回去煮药,已经好一半了,这效果就很好。现在中国大陆,他们用雷射针灸,注射针灸,就是因为看不好病嘛, 改这样有用吗,没有用的。什么水针啊,都没有用。针灸还是回到古老最好,因为我们过去祖传的针灸方式很强,熟的话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没有比这更快更好的了。因为很多的医生做不到。就要用别的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力,结果还是没有好。
8、五里穴与阴廉穴(助孕)
再来是五里。曲骨外开二寸,是足阳明胃经的气冲。从气冲下三寸再旁开五分就是五里。往上就足阴廉。阴廉在气冲穴旁开五分下两寸处。所以阴廉跟五里差一寸。这些穴道都是求子穴。妇人没怀孕,想生小孩生不到, 这时候用隔姜灸接近腹腔的地方。多半是用灸的。因为动脉很多。平常我们不针,用的最多就是求子。
9、章门穴与期门穴
再来是章门穴。手臂之下、胸肋骨最下方,这个穴道就是章门穴。就在肋骨正下方。过去有人将手弯起来,手肘尖到的地方就是章门穴。但有的人很皮啊,会左右移,就找不到了。所以找肋骨尖下方。就是章门穴。章门用法很多了。我们叫脏会章门。按照《难经》,脏病治此。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章门穴都可以治。章门不单单是脏会,又是脾之募穴。所以我们治疗脾脏,包括胰脏在内,都可在此下针。那我们除了下背后膀胱经的脾俞以外,正面我们就下章门穴,因为它是脾的募穴。章门穴是五脏的会穴,所以这个穴很重要,不能用力打,过去武术家攻击这个地方,一打脏气就乱掉了。内脏就受到伤害。
一般来说,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脾主腹,腹部的问题是脾脏在管。所以,有人肚子肿很大、臃肿,我们就治它的脾脏。那章门穴就是脾的募穴。所以腹里面有积水,就在这治疗。
这里有一种症状叫奔豚。第一种奔豚在肚脐旁边, 肚脐上下周围,可以摸到脉跳得很快,这是奔豚。这有一种奔豚是病人感觉到气从天枢的地方冲到心脏。我先简单讲一个大概。《伤寒论》我们会很详细介绍这个症状。
有一个妈妈常年便秘,几乎十个女人就有六个便秘。妈妈回家时,儿子吓妈妈。因妈妈本来就有便秘,结果妈妈一被惊吓,肠子一挤,使得大便的沼气,就从大肠的下方,进入肝脏的下方的血管,然后跑到心脏里面去了。这个时候心脏就跳得很快,这也是奔豚的一种,很好治。临床上,我们针灸通通都可以。
章门怎么针呢?从前或后下都可以,但都是斜刺。脾脏有问题,在这治疗,五脏有问题也可以在这治疗。像脾主胃口、恶吐等等,书上通通有写了。
肝经最后一个穴道是期门穴。期门穴在胃经的不容穴外开一寸半。以肋来算的话,第一个肋跟第二个肋骨中间是日月,再跳过一个肋骨,就是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肝募期门。期门是我们常用的穴道。下针时也是从这边刺过去。这是肝经的募穴,肝病可在这治疗。肝有问题的时候。先刺期门,用俞募治疗,再扎后面的肝俞。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去补土。这样的话,病就不会再恶化。补土的时候,旁边的章门穴,因脏会章门,当然可以用啊。这是你要直觉的反应到,想都不用去想,你一去强土以后,肝病就不会恶化了。这时候你再去强木,让水去生木。你听过肝硬化、肝癌, 就是没有心硬化、心癌。你听过动脉血管堵塞,可是没有听过心脏癌。当我们在强土和强水的时候,病人会一直嗝气(打嗝),这就是病人到我们手上已太慢了。这是中医的观念。
西医呢,只要治不好就说来这太慢了。实际上,不管初期、中期、末期,西医从没治好过肝病。一般来说,产生腹水的时候,是五十比五十的几率,我有救回来过,也有救不回来的。没有腹水的,几乎都好了。当然我们用针灸、用药,有时针都不用下,吃药就可以了。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385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