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有一个普遍现象:十个人里面有九个都是脾胃不好的。
最近恰逢小董项目的旺季,每日加班熬夜连轴转,愁的直挠头,也忙到没时间吃饭。
因为吃的不规律,便秘也成了常事,只能靠抽屉里塞满的益生菌和西梅汁辅助,来完成“人生大事”。
好不容易完成了项目能休息两天,晚上就约上朋友吃了顿火锅。
结果晚上睡前肚子还胀气不消化,睡到半夜直犯恶心。天亮了又开始拉肚子,去医院确诊了急性肠胃炎。
两天假休息完,小董整个人都沧桑了一圈,精神很差。中午就吃了一点粥,感觉胃里还是不消化,胀胀的很难受。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些脾胃状况简直就是我们的日常。
平日里还能拖着惫懒的脾胃勉强生活,一但碰上换季气候变化大,工作任务增加,或者就是一顿饭没吃好,虚弱到极点的脾胃彻底摆烂。
《脾胃论》有句经典名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主运化,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气血、脾胃和我们人体的关系,就好似肥料、土壤和树木的关系。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要靠脾胃的运化吸收才能转化为的气血,滋养全身,身体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若气血不足,供给不够,五脏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的脾胃如此重要,所以在日常中一定要注意放下这些!
1、放下思虑
你是不是总因为胡思乱想而心累呢?思考怎么学习、怎么赚钱,思虑各种关系,忧心未来懊恼过去……
《黄帝内经》说:“思伤脾”,思虑过重会影响到脾功能,进而出现食欲不振、胃痛、腹胀、大便不成形,甚至失眠等情况。
而胃也是情绪器官,如果一个人总是烦恼忧虑、患得患失或心情不好,就会茶饭不思,而且长期的性情忧郁很伤胃,容易引发溃疡、结节。
比如有些朋友总是肠胃不适、吃不下饭,但是去医院检查又没什么毛病,这时候问题症结就可能在于你心底过多的思虑。
不如学得“糊涂”点,凡事看轻看淡,心情舒畅了,生活自在了,脾胃自然更好,吃得香、睡得香,对身体健康也有益。
2、放下纠结
春天的肝气,应该像柳条一样舒展条达,顺畅生发。
但工作和生活的鸡零狗碎,难免让我们陷入纠结的情绪里,生生把肝气拧成了死结。
肝气不舒,受伤的可不止是肝。
肝和脾胃的关系很密切,肝气不舒,最常见的影响就是肝木会横克脾土。
你想想自己很生气的时候,是不是有不想吃东西的情况?
有时候带着闷气吃东西,吃了还不容易消化、甚至呕吐;还有些肠胃不好的人,一生气、郁闷也会导致胃肠的不适。
纠结内耗的人,平时多按一按膻中穴。
按揉这个穴位能宽胸理气、通经活络、舒畅心胸。帮助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缓解胸闷、气短、胸痛、心痛以及心悸等不适症状。
想要养出好脾胃,还可以怎么做呢?
1、好好吃饭
很大一部分的脾胃问题都源于我们没好好吃饭。
脾胃也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很可能你嘴巴喜欢的,却是伤害脾胃的食物。
我们平时应少吃寒凉食物、生冷水果,少吃甜腻,不过饥,不过饱,三餐合理搭配、规律进食。
还可以每天3L大米汤,小口慢饮喝,能够补充津液,健脾和胃。
2、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中有“久坐伤肉”的说法。
脾主运化、主肌肉,久坐缺乏运动,会导致四肢肌肉气血得不到宣通,最后脾的气机就会郁滞,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所以我们可以周末多到户外散散步、踏踏青、爬爬山,活动一下身体。
多做一做传统运动中的易筋经、八段锦、养元桩等刚柔并济的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3、多揉腹
揉腹养生已有数千年历史,正所谓“揉腹不断,百病不犯”。
方法:揉腹时可采取仰卧或坐位,最好是在手上涂抹一些精华油,双手搓热后,放到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稍稍用力,做顺时针方向按摩1分钟,再逆时针按揉1分钟。
我们肚子上有个著名的穴位,神阙穴。
它位于肚脐处,是人体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如同宫殿的门户。
通过揉腹的方式,能帮助脾胃运化,排一排身体里的“垃圾”,打通中焦,健脾胃,让气血流通起来,还能瘦肚子。
4、小建中汤
原方:桂枝三两 炙甘草二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经方的使用须经医生辨证)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是一个调脾胃、补气血的千古名方。
桂枝温通经脉,生姜起到了升散的作用,气机运动,浊气得降。炙甘草保水保津液,大枣缓中,芍药滋阴养血,胶饴起到了补津液,滋养脾胃的作用。
胃气得降,脾气得升,从而恢复脾胃功能。
最后,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作息、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养,脾胃健康自然无忧~
今日互动
你还知道什么养护脾胃小妙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25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