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本欲生活·开泰讲中医养生篇5.2
2025
02-16

本欲生活·开泰讲中医养生篇5.2

争是恶之欲的外用形式。人有文化,欲望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本能的食欲,化成了财富的贪婪,本能的性欲,化成了愉悦享乐的追求,从农耕生活,到电气化、智能化,生活天翻地覆、日新月异。但人在欲望的催动下,并不知足,物质享乐不知止,个人愉悦无底线,甚至突破了自然的界限。

性生活为自然,一阴一阳,一雌一雄,天地交泰,生命可持续发展。性的本能,是生命的本能,性的职责,是延续生命。当科学等文化之术介入进来,男女自己的性征没有可靠性了,实验室的检查才能确定,千万年的雌雄,数百万年的男女,个体自然不真了,文化确定才真。

动物之性有发情期的制约,原始人之性存在男女之间,文化发展,使没有发情期的人,连性的取向也出现了混乱。不分男女的性自由为中心的文化精神,给人类自我放纵提供很好的理由,把性道德、性自律看成是束缚人性的枷锁,不少国家、不少人走上了一条悖天理、反阴阳的文化之道。

雌雄不分,阴阳不别,唯乐是取;为个人价值,财富增长,无家国情怀。生生不息的生机已经受到威胁。多少年来,不少发达国家的人口负增长,有些人口本来不多的国家,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可能就会消亡了。

性、食,本能之欲,是生命自然,非精神理性,更非人性。人性是人所独有的,动物没有,原始人也没有。人性是善之欲化成的理性,能自律、会自制,尊重人、爱护人,有维生、护生、养生的自觉性的理性精神。

欲,非人性;本能,非精神。人性是善,是仁义道德,是生生不已。有人性的人,有道德自律,能顺应自然,不会以妄为常,生活符合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规律,适宜于健康需要。

人自然,人的生存环境自然,人的本欲生活自然。本能欲神有动静。动则为阳,有活动、有追求、有需要。静则为阴,人安宁、无妄念、无争斗。有了文化就不一样了,动、静及其价值取向,不再自然,而取决于文化精神,受主观理性的掌控。

自然天地与本能欲神,有阴阳之别,有阴阳之和。人的生命阴阳,外在天地阴阳,自然关联,因应而动。本能欲神顺应之,则生命阴阳和,能健康长寿、生生不息;逆反之,则生命阴阳乱,会多病夭折、未央绝灭。文化人能不能顺应自然,能不能和于阴阳,文化精神、个人观念是决定性的因素。

阴阳是生命之道,是文化之道。中国文化是讲阴阳的文化,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和为贵。

《周易·系辞下》:“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钱穆《中国思想史》:“天地自然,只此一阴一阳,不息不已。不息不已即是继续而不断。只要它能继续而不断,便即是’善’。如是则此至诚不息之道,本身即已是一至善。唯其不息不已,才演变出人生。惟其不息不已,才于人生中完成其’性’。性是从人生之不息不已中来,即是从到之至善中来。如此看法,并不是人’性’中能有’善’,乃是有了’善’才始成’性’。若无善,则无成,也不见有性了。”(钱穆·《中国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12年:91)

什么是人文价值,从根本上讲,就是维生、护生、养生的价值,就是阴阳的价值。文化不知阴阳,没有人性之善的精神,哪来人文价值?!野性文化,鼓吹个性解放,倡导个人价值,放纵本欲生活,夜生活、性开放,奢华挥霍,以妄为常,没有雌雄之别,没有阴阳之分,此乃大恶,背离人道,必然有“未央绝灭”之忧。

西方文化将本能之性当成人性,将性放纵的所谓性自由、性开放,说成是人性的解放,鼓励不自制、不自律、混乱不堪的性生活。一些西方文化奴役下的“公知”们,把自制、自律,注重性道德的文化精神污蔑为灭绝人性,不少人没有道德自律,毫无羞耻之心,剩男剩女众多,离婚率高涨,性传播疾病泛滥,文化根源就在于此。

西方文化张扬恶之欲。性为恶之欲,西方文化打着性教育的幌子,进行性诱导,宣扬性自由,促成性泛滥,不少青年人热血喷张,自慰不能自已,严重伤害了身体。食为恶之欲,西方文化鼓励超前消费,渲染奢华生活,引导相互攀比,不少人因此生活压力巨大,在校学生没有工作就负债累累。

物质贪欲,身体贪欢,西方文化无底线地追求。

所有生物都有欲生不欲死的本能,都有为了生而争而斗的本性;所有人都有欲富不欲贫、欲乐不欲苦,追求财富、欢乐的愿望。不同的是,动物之欲,适可而止,满足生命需要欲望就没有了,文化人之欲,因文化精神而贪婪无度,从来就没有满足。

西方文化兴盛起来之后,文化人贪欲随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发展,日益膨胀,掠夺自然,争于社会。人世间剥削、压榨、乃至于杀戮;弱势者、普通民众生存艰难。自然界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物纷纷灭绝。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