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内科辨证治疗35痉证: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
2024
12-22

中医内科辨证治疗35痉证: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

35痉证:

⑴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⑵热甚发痉—增液承气汤。⑶阴血亏虚—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一,痉证症状

痉证是一种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其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症状表现

 

1. 项背强急

 

– 患者自觉颈部和背部肌肉僵硬、紧张,活动受限。严重时头部不能正常转动,甚至呈强迫性的异常姿势。

– 例如,患者在转头或低头时会感到明显的阻力,且伴有疼痛。

2. 四肢抽搐

 

– 肢体突然出现不自主的快速抽动,可呈阵发性发作。抽搐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只是局部肌肉的轻微颤动,重者则四肢强烈痉挛,甚至导致关节扭曲变形。

– 比如,患者的手臂可能会突然屈曲或伸直,手指也可能会不自主地紧握或伸展;腿部可能会出现剧烈的抖动或强直,严重影响行走和站立。

3. 角弓反张

 

– 这是痉证较为严重的表现之一。患者的身体向后弯曲,形如弓状,头和脚向后仰,脊背极度伸展。

– 此种情况通常表明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二、伴随症状

 

1. 发热

 

– 部分痉证患者可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 38℃甚至更高。发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感染、外感邪气或体内热毒炽盛等引起。

– 例如,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而引发的痉证,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2. 头痛

 

– 头痛是痉证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疼痛的部位可在头部的不同部位,如前额、两侧太阳穴、头顶或后枕部等。疼痛的性质可为胀痛、刺痛、跳痛等。

– 例如,患者在痉证发作时,可能会同时感到头部剧烈的胀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口噤

 

– 即牙关紧闭,患者不能正常张开嘴巴。这会导致患者进食、饮水困难,甚至影响呼吸。

– 例如,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无法自主进食,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

4. 神志异常

 

– 在一些严重的痉证病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昏迷、谵妄等神志异常表现。

– 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躁动不安等症状,这表明病情已经影响到了脑部的功能。

 

三、不同病因所致痉证的特殊症状

 

1. 邪壅经络型

 

– 多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因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患者还可出现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

– 例如,患者在感受风寒后,出现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同时伴有恶寒、发热、肢体疼痛等症状。

2. 肝经热盛型

 

– 患者常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赤肿痛等症状。由于肝经热盛,火热之邪上扰心神,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

– 例

⑴痉证邪壅经络的症状—羌活胜湿汤。

痉证邪壅经络的症状如下:

 

一、主要症状

 

1. 头痛:多为全头痛或后头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胀痛、跳痛或紧箍样疼痛。疼痛程度不一,轻者隐隐作痛,重者头痛如裂。

2. 项背强急:颈部和背部肌肉僵硬、紧张,活动受限。患者自觉颈部挺直,难以弯曲,转动头部时疼痛加剧。

3. 肢体拘挛:四肢肌肉紧张,屈伸不利,可伴有抽搐、震颤等症状。严重时肢体强直,难以活动。

 

二、伴随症状

 

1. 恶寒发热:因外邪侵袭,卫气被遏,患者出现怕冷、寒战等症状,同时伴有体温升高。发热程度可轻可重,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热度,也可出现高热。

2. 无汗或汗出不畅:邪在肌表,腠理闭塞,故患者多无汗;若邪正交争剧烈,也可出现汗出不畅的情况,表现为汗出粘腻、量少。

3. 肢体疼痛:外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肢体疼痛。疼痛部位可在四肢关节、肌肉等,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或刺痛。

 

三、舌象与脉象

 

1. 舌象:舌苔薄白或白腻。薄白苔提示邪气在表,尚未入里;白腻苔则表示有寒湿之邪阻滞经络。

2. 脉象:脉浮紧或浮缓。浮脉主表证,紧脉主寒证、痛证,缓脉主湿证。若为风寒之邪所致,多为浮紧脉;若为风湿之邪所致,多为浮缓脉。

⑵痉证热甚发痉的症状—增液承气汤。

痉证热甚发痉的症状如下:

 

一、主要症状

 

1. 项背强急:颈部和背部肌肉紧张僵硬,活动受限明显,可伴有疼痛。

2. 四肢抽搐:肢体频繁抽搐,呈强直性或阵挛性发作,抽搐程度较为剧烈。

3. 角弓反张:身体向后弯曲,形如弓状,头和脚向后仰,脊背极度伸展。

 

二、伴随症状

 

1. 高热:体温可高达 39℃以上,甚至 40℃以上,多为持续性高热,伴有面红目赤。

2. 烦躁不安:患者心情焦躁,难以平静,表现为坐卧不宁、言语增多、情绪激动等。

3. 口苦咽干:口中发苦,咽喉干燥,饮水不能缓解。

4. 便秘溲赤: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数日一行;小便短赤,颜色深黄,甚至呈浓茶色。

 

三、舌象与脉象

 

1. 舌象:舌质红,舌苔黄燥。红舌主热证,黄燥苔提示热盛伤津。

2. 脉象:脉弦数。弦脉主肝病、痛证、痰饮等,数脉主热证,弦数脉表示热盛动风之象。

⑶痉证阴血亏虚的症状—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痉证阴血亏虚的症状如下:

 

一、主要症状

 

1. 项背强急:颈部和背部肌肉紧张,活动不自如,但程度相对较轻。

2. 四肢抽搐:肢体时有抽搐,抽搐动作较为轻微,多呈间歇性发作。

3. 手足蠕动:手足不自主地轻微颤动,如同虫子蠕动一般。

 

二、伴随症状

 

1. 头晕目眩:头脑昏沉,感觉周围物体旋转或自身摇晃,常伴有视力模糊。

2. 心悸失眠:心中悸动不安,难以入睡或睡眠不深,易醒多梦。

3. 面色无华:脸色苍白或萎黄,缺乏光泽。

4. 口唇色淡:嘴唇颜色浅淡,不红润。

5. 爪甲不荣:指甲干枯、脆薄,失去正常的光泽和韧性。

 

三、舌象与脉象

 

1. 舌象:舌质淡红,少苔或无苔。淡红舌表示气血相对不足,少苔或无苔提示阴血亏虚。

2. 脉象:脉细弦数。细脉主气血两虚,弦脉主肝病、痛证等,数脉主热证。阴血亏虚,虚热内生,故见细弦数脉。

二,中医内科辨证治疗痉证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⑴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方剂组成及剂量】

羌活6g、独活6g、藁本3g、防风3g、炙甘草3g、川芎3g、蔓荆子2g。

 

【功效】

祛风胜湿止痛。

 

【方解】

 

– 羌活、独活善祛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共为君药。

– 防风、藁本祛风胜湿,止头痛,协助君药发挥作用,为臣药。

–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为佐药。

–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⑵热甚发痉—增液承气汤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方剂组成及剂量】

玄参30g、麦冬24g、生地24g、大黄9g、芒硝4.5g。 【功效】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方解】 – 玄参、麦冬、生地即增液汤,能滋阴增液,润燥滑肠,补充津液之不足。- 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以除胃肠燥热积滞。 【用法】水煎服。一般先煎玄参、麦冬、生地,后下大黄、芒硝,芒硝溶化即可。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具体用药剂量和用法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医生进行调整。

⑶阴血亏虚—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方剂组成及剂量(仅供参考,实际需根据病情调整)】

四物汤:熟地15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9g。大定风珠加减: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板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牡蛎12g、麦冬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枚(后下)、鳖甲12g。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功效】四物汤具有补血和血之效;大定风珠加减后能滋阴熄风。两方合用可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解】四物汤中熟地滋阴补血,当归补血和血,白芍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大定风珠加减方中,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生白芍、干地黄、麦冬滋阴柔肝;生龟板、生牡蛎、鳖甲滋阴潜阳;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炙甘草酸甘化阴。 【用法】水煎服。先将除鸡子黄外的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再将鸡子黄冲入药汁中搅匀。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具体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