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五脏皆令人咳,五脏皆令人便秘,但是地位不是平等的,胃是主要的,有主次之分。中医看问题,既全面又能抓住主要矛盾!再例如;五脏皆有火病,然而肝火是众火之王,肝火一散则诸经之火俱散,抱着一个泻火圣神汤,通治十二经之火。
这是一位日诊至少50人的中医师诊断,他是国医大师的亲学生。病人拿着这个诊断来找我看病,开始我没看。我伸手诊脉,我告诉他:你胃胀,打嗝。回答:嗯呐,是的。于是开始讲了一大堆胃的种种不适感。我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他的脉不是无力,又右寸大。右寸大主胃逆,然而脉又不是无力,他胃气不虚,必然胃胀。国师大师学生之诊断,不能说不对,应该说非常准,但是没看到胃气逆则心肺气郁滞化火这个层面。
因此,三剂药后,无效。跑来找我。他看病之前先来找我,想让我看,我给他打发走了。
这个鼻炎病人,来找我治,让我打发走了,他去找国师大师的亲学生治,三剂无效,又来找我看,我又让他回去找国医大师的亲学生继续治,我说“药没吃到位”。我的观念是:发自己的光,别吹灭别人的灯。我看国医大师亲学生的诊断,应该能治好,只是收效慢。
全国中医看江苏,吴中名医冠江苏!我几次赴吴中(苏州,常熟一带)深度交流,交流时我对所用方剂不感兴趣,而对他们的胸怀以及思维方式感兴趣,他们的确无门户之见!
《理虚元鉴》,就是诞生在吴中地区。
柴芩温胆汤,柴芍六君子汤,你看这方有什么奇的,药也平平常常。如果只看所见,的确无奇!然而看见方背的医道,认识就改变了,称为神方!
药是有形,医道是无形。在中医理,无形至上!天天重视学有形,不行!!!
药,只有十大元帅找替代之品难。比如大黄。其他都可以。
肖师一句话,廿年苦功夫!
《内经》说:“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我们用柴芍六君子汤疏肝健脾,复肝脾左升之常,此为复人体生长之机;我们用柴芩温胆汤利胆降胃,复胆胃右降之常,此为复人体收藏之机。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我们使人体机能步入“生长化收藏”之正常轨道,何愁病不愈也。
我们在复人体生长化收藏机能的同时,将邪气干掉,邪气只有六个,多一个都没有,即六淫:风寒燥暑湿火。此外有两个特殊邪——痰与瘀。
我们用最古老而又日久弥新的“生长化收藏”之大道,来治各种西医用新技术治不了的病!彰显出中医之伟大!
生长是补正气,收藏也是补正气,人体自己补正气,比我们补力量强大百倍。正气足了,我们祛邪则如催枯拉朽!
远古之圣人,怕他的子孙后代不理解,即今天的我们不理解,以春夏秋冬表达“生长化收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圣人立“象”表达“意”。
调左升是为了实现生(肝),长(心),关键在“生”;调右降是为了实现收(肺),藏(肾),关键在“收”。怎么没有脾胃?脾胃居中央,协调四者顺利转换。故生(肝),收(肺)列为升降关键部门,即升降左右两翼!
王高旭,是古今治肝第一高人,善治肝就是善治“左升”。
汪绮石,是古今治肺第一高人,善治肺就是善“右降”。
我们集两位第一高人之医术于一身,不就是善于“生长化收藏”了嘛。
善于“生长化收藏”,见大病就信心十足!
这个方治癌症,那个药抗癌症,是错误观念,把病人都治死了!
人体良性循环“生长化收藏”未恢复,不可能把癌症病人救活!
元朝末年的《针灸神书》中有两大绝活,一是针刺汗,吐,下法。二是独创气上,气下,升阳,升阴四大针刺手法。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叫朱权,弃政修道,著了一本书叫《寿域神方》,其中有一灸法,启迪后人发明了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灸法,人出汗。
在《素问遗篇》中,针刺前就念咒,例如;刺少阳之所过的阳池穴时,念咒:太一帝君,泥丸总神,丹无黑气,来复其真。听懂没有?
念咒作用大了!什么作用?调整医者施治状态,正心诚意,清除杂念,提高信心,自己有一种信心:这一针下去,肯定见效!
医者的心态非常关键,例如:见阳维舌,用柴芩温胆汤,信心十足,对病人讲话,气贯长虹。如果没信心,讲话底气不足,就完了,效果肯定差的。
咒语是医理,当然信心大,下针时自己状态不一样。
刚才我念的咒语中的“泥丸”是啥?百会穴,此为人身之神的总会。
咒语是深层之医理,不是平时人们理解的迷信。
针刺前,念咒语,是告诉自己这一针下去调动的是什么,会有什么作用,信心大增,指力格外有力。针刺前,念咒语,是告诉自己这一针下去调动的是什么,会有什么作用,信心大增,指力格外有力。
但是,外人听不懂。自己念久了,即烂熟于胸,互相贯通了。
对医理不熟,难以贯通的,是吧?更不会临时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妙法!
怎么才能熟呢?用就念咒语,即医理!
也就是说,咒语是医理的隐语,不让他人听懂。
鬼是指什么?是指地,人死了埋在地里嘛,地就是肾也。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
歧伯曰:“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已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邪干厥阴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刺足少阳之所过。
咒曰:太上元君,郁郁青龙,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诵三遍,次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诵三遍,次想青龙于穴下,刺之可徐徐出针,亲令人按气于口中,腹中鸣者可活;次刺肝之俞,咒曰:太微帝君,元英制魂,贞元及本,令人青云。又呼三魂名如前三遍。
肝虚、天虚、又遇出汗,是谓三虚。神游上位,左无英君,神光不聚,白尸鬼至,令人卒亡。目有神采,心腹尚温,口中无涎,舌卵不缩。丘墟穴、针三分。九椎下两旁。针三分,留三呼,次进一分,留三呼,复退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针,气及复活。
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 令人暴亡。可刺手少阳之所过。咒曰:太乙帝君,泥丸总神,丹无黑气,来复其真。诵三遍,想赤凤于穴下。复刺心俞,咒曰:丹房守灵,五帝上清,阳和布体,来复黄庭。诵三遍。 舌卵不缩、目神不变。阳池。刺三分,留一呼,次进一分,留三呼,复退留一呼,徐出扪穴,即令复活。五椎两旁。刺法同前。
关元穴,也是道家隐语,这个穴位应该叫元关穴,即元气的机关穴。
而叫元关穴,这谁看谁明白,是元气的机关之处。
(2022年1月1日肖师传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298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