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杂病论》方剂多少及用药味数和次数统计
2024
08-30

《伤寒杂病论》方剂多少及用药味数和次数统计

《伤寒论》究竟有多少方剂?至今尚未有准确数字,目前主要有2种认识,一种认识是从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文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一种认识是从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卷十二中,所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五版《伤寒论讲义》教材中其方剂索引数目是114方(缺文蛤散);且在六版《伤寒论选读》教材方剂索引数目则是113方(少了“土瓜根汁方”与“猪胆汁方”),而数版本《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教材则大多认为《伤寒论》方剂是113方,笔者对此作了认真地仔细地统计,则发现《伤寒论》方剂既不是112方,也不是113方,更不是114方,而是115方,为了纠正以往对《伤寒论》方剂数目的不准确认识,特将《伤寒论》方剂例举于次。

1、十枣汤。

2、三物白散。

3、干姜附子汤。

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5、土瓜根汁方。

6、大承气汤。

7、大柴胡汤。

8、大青龙汤。

9、大陷胸汤。

10、大陷胸丸。

11、大黄黄连泻心汤。

12、小青龙汤。

13、小柴胡汤。

14、小承气汤。

15、小建中汤。

16、小陷胸汤。

17、五苓散。

18、文蛤散。

19、乌梅丸。

20、四逆汤。

21、四逆加人参汤。

22、四逆散。

23、甘草汤。

24、甘草干姜汤。

25、甘草附子汤。

26、甘草泻心汤。

27、生姜泻心汤。

28、白头翁汤。

29、白虎汤。

30、白虎加人参汤。

31、白通汤。

32、白通加猪胆汁汤。

33、瓜蒂散。

34、半夏泻心汤。

35、半夏散及汤。

36、当归四逆汤。

37、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8、竹叶石膏汤。

39、芍药甘草汤。

40、芍药甘草附子汤。

41、赤石脂禹余粮汤。

42、吴茱萸汤。

43、牡蛎泽泻散。

44、附子汤。

45、附子泻心汤。

46、抵当丸。

47、抵当汤。

48、苦酒汤。

49、炙甘草汤。

50、茵陈蒿汤。

51、茯苓甘草汤。

52、茯苓四逆汤。

5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54、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55、枳实栀子豉汤。

56、栀子豉汤。

57、栀子甘草豉汤。

58、栀子生姜豉汤。

59、栀子柏皮汤。

60、栀子厚朴汤。

61、栀子干姜汤。

6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63、禹余粮丸。

64、真武汤。

65、桂枝汤。

66、桂枝二麻黄一汤。

67、桂枝二越婢一汤。

68、桂枝麻黄各半汤。

69、桂枝人参汤。

70、桂枝甘草汤。

7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2、桂枝附子汤。

7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7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75、桂枝去芍药汤。

7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77、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78、桂枝加桂汤。

79、桂枝加芍药汤。

80、桂枝加大黄汤。

81、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82、桂枝加附子汤。

83、桂枝加葛根汤。

84、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85、桃花汤。

86、桃核承气汤。

87、桔梗汤。

88、柴胡加芒硝汤。

89、柴胡桂枝汤。

90、柴胡桂枝干姜汤。

9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92、调胃承气汤。

93、烧裈散。

94、通脉四逆汤。

95、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96、理中丸。

97、黄芩汤。

9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99、黄连汤。

100、黄连阿胶汤。

101、猪苓汤。

102、猪肤汤。

103、猪胆汁方。

104、旋覆代赭汤。

105、麻黄汤。

106、麻黄附子甘草汤。

107、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108、麻黄附子细辛汤。

109、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110、麻黄升麻汤。

111、麻子仁丸。

112、葛根汤。

113、葛根加半夏汤。

114、葛根黄芩黄连汤。

115、蜜煎导。

《伤寒杂病论》用药统计:

即: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所用方剂中,全书一共所用药材170味,其中:

出现:123次的药,有:甘草。

出现:70 次的药,有:桂枝。

出现:67 次的药,有:生姜。

出现:59 次的药,有:大枣。

出现:51 次的药,有:芍药。

出现:38 次的药,有:半夏。

出现:36 次的药,有:干姜。

出现:34 次的药,有:人参、附子。

出现:32 次的药,有:茯苓。

出现:31 次的药,有:大黄。

出现:28 次的药,有:麻黄。

出现:27 次的药,有:白术。

出现:25 次的药,有:黄芩。

出现:19 次的药,有:杏仁。

出现:16 次的药,有:枳实。

出现:15 次的药,有:细辛、黄连。

出现:14 次的药,有:石膏、当归、厚朴。

出现:10 次的药,有:阿胶、栀子。

出现:9 次的药,有:柴胡。

出现:8 次的药,有:芒硝。

出现:7 次的药,有:知母、粳米、龙骨、黄芪、桃仁、牡蛎。

出现:6 次的药,有:川芎、桔梗、泽泻、五味子。

出现:5 次的药,有:葛根、滑石、干地黄、麦门冬。

出现:4 次的药,有:蜀椒、蟅虫、百合。

出现:3 次的药,有:香豉、防风、橘皮、防己、猪苓、升麻、鳖甲、黄蘖、葶苈、乌头、水蛭、虻虫、 甘遂、薤白、葱白、赤小豆、吴茱萸、赤石脂、栝蒌实、栝蒌根、薏苡仁、茵陈蒿、白蜜(白蜜、食蜜)。

出现:2 次的药,有:胶饴、竹茹、蜀漆、猪胆汁、牡丹、瞿麦、鸡子黄、文蛤、瓜蒂、牡丹皮、紫参、矾石、薯蓣、雄黄、竹叶、木防己、贝母、苦参、通草、豉、小麦、硝石、白酒、白头翁、秦皮、旋覆花、麻子仁、艾叶。

出现:1 次的药,有:射干、紫菀、款冬花、曲豆黄卷、白敛、云母、猪肤、猪膏、乱髮、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蛇床子仁、乌扇、鼠妇、石韦、紫葳、蜂巢、赤硝、蟋螂、酸枣仁、川芎、代赭石、白鱼、灶中黄土、生地黄、铅丹、栝楼根、葵子、泽漆、白前、太一禹余粮、盐、生葛、甘李根白皮、干苏叶、山茱萸、白薇、生地黄汁、川椒、柏叶、诃梨勒、土瓜根、生薑汁、羊肉、败酱粉、葶苈子、瓜子、干漆、蛴螬、黄柏、蜘蛛、皂荚、天雄、妇人中褌、巴豆、红蓝花、柏皮、戎盐、栝楼实、川乌、乌梅、狼牙、椒目、鸡子、苦酒、王不留行、溯瞿细叶、桑东南根、蒲灰、人尿。

《伤寒论》的用药统计:

若不论杂病,单看宋本《伤寒论》一书的方剂中,全书一共所用药材82味,其中:

出现:61 次的药,有:甘草。

出现:36 次的药,有:桂枝。

出现:34 次的药,有:大枣。

出现:33 次的药,有:生姜。

出现:27 次的药,有:芍药。

出现:20 次的药,有:人参。

出现:19 次的药,有:附子。

出现:17 次的药,有:大黄。

出现:16 次的药,有:干姜。

出现:14 次的药,有:半夏、麻黄、黄芩。

出现:11 次的药,有:茯苓、黄连。

出现:10 次的药,有:白术。

出现:9 次的药,有:杏仁。

出现:7 次的药,有:石膏、黄芪。

出现:6 次的药,有:枳实、厚朴、栀子、柴胡、芒硝。

出现:5 次的药,有:牡蛎。

出现:4 次的药,有:粳米、葛根。

出现:3 次的药,有:细辛、阿胶、知母、龙骨、桃仁、豉(豆豉)。

出现:2 次的药,有:当归、桔梗、泽泻、麦门冬、猪苓、赤小豆、葶苈、吴茱萸、赤石脂、水蛭、虻虫、甘遂、 黄蘖、栝蒌根、蜀漆、猪胆汁、葱白。

出现:1 次的药,有:栝蒌实、五味子、蜀椒、滑石、升麻、胶饴、鸡子黄、文蛤、瓜蒂、竹叶、贝母、茵陈蒿、白头翁、秦皮、旋覆花、猪肤、连轺、生梓白皮、天门冬、麻子仁、代赭石、干地黄、麻仁、铅丹、太一禹余粮、食蜜、妇人中褌、巴豆、乌梅、鸡子、苦酒(醋)、人尿。

《伤寒论》载药90种,《金匮要略》载药195种,除去附方用药3种,实际为192种。两书重复用药76种。张仲景原《伤寒杂病论》实际用药206种。

《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48首,除去附方23首,实际为225首。两书重复方42首。原《伤寒杂病论》实际载方296首。

按照“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排序,进行分类,从而从每一类的性味中,推导出共同的功效。

凡药具有“酸敛、苦泄、甘缓、辛散、咸软”的作用。故:药多禁忌,贵在配伍!

一、酸味药:

五味子:敛肺止咳。

酸枣仁:敛心安神。

山茱萸:敛精止遗。

乌梅::安蛔。

二、苦味药:

1、苦寒泄热:

柴胡:泄胆热。

黄芩:清心火,泄脾热。

黄连:清心火,泄胃热。

黄柏:清心火,退黄。

栀子:泄心火。茵陈:退黄。

芍药:泄热养营。

竹叶:清心除烦。

牡丹:清虚热。

白头翁:除下重。

2、破结除满:

大黄:泻下通便,活血化瘀。

枳实:破气散结。

厚朴:降逆除满。

杏仁:降逆平喘。

桃仁:活血化瘀。

射干:除上气。

葶苈子:泄肺热,除肺痈。

皂荚:化痰。

芫花:逐水。

大戟:逐水。

甘遂:逐水。

3、苦以燥湿:

白术:燥湿健脾。

苦参:燥湿杀虫。

4、苦能排脓:

赤小豆芽:破血化脓。

败酱草:排脓。

5、苦极反升:

瓜蒂:催吐。

三、甘(甜)味药:

1、甘以补虚:

人参:补元气。

饴糖:建中。

甘草:补宗气,解毒,调和诸药。

小麦:补心气。

黄芪:补气行气。

红枣:补脾。

粳米:补胃。

地黄:补心阴。

麦冬:补肺阴。

阿胶:补血益阴。

当归:补血。

麻子仁:养血润肠。

瓜蒌根:生津止渴。

升麻:解毒。

2、淡以渗利:

泽泻:清热利水。

滑石:清热利湿。

茯苓:通调水道。

猪苓:利水。

薏苡仁:渗湿。

椒目:利水。

3、涩以固之:

赤石脂:固小肠。

禹余粮:固大肠。

灶中黄土:固胃。

4、重以镇之:

代赭石:降胃气。

龙骨:镇肝魂。

四、辛(辣)味药:

1、辛以散邪:

麻黄:宣肺气,平喘咳,温表散寒。

桂枝:温心阳,抑水气,解肌发汗。

艾叶:行气散寒。

防己:散水气,消身肿。

乌头:散寒。

蜀椒:散寒。

2、辛以行气:

川芎:行血。

豆豉:宣气。

半夏:宣肺气。

生姜:宣胃气。

桔梗:利咽。

瓜蒌实:宽胸散结。

薤白:通阳散结。

葱白:通阳止泻。

葛根:升津液,升清止泻。

旋复花:行气消痞。

3、辛以温阳:

附子:温肾阳。

干姜:温脾阳。

细辛:温肺阳。

吴茱萸:温肝阳。

五、咸味药:

1、咸以软之:

芒硝:软坚通便。

牡蛎:软坚消痞(胆)。

鳖甲:软坚消癥(肝)。

2、咸以走血:

水蛭:活血化瘀。

蛰虫:活血化瘀。

虻虫:活血化瘀。

附:

《伤寒杂病论》内容简介: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著于公元3世纪初(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为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殿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因为历史原因,原著遗失了,其书原貌不复可见,现流通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是由晋代著名的医学家,王叔和,据《伤寒杂病论》16卷整理编纂的,此《伤寒论》(六经辨病的)和《金匮要略》(治杂病的)二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历代刻印数10次而流传至今,对中医学治疗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以及内科杂病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几千年来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伤寒杂病论》一直指导着医家的临床实践,受到了极高的崇奉。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16卷,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将其中有关伤寒证治等原文重予编纂,北宋治平二年(公年1065年)复经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加以校订,成为当时《伤寒杂病论》之通行本。其内容大致包括:辨伤寒“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以及“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此三篇,多数学者认为系王叔和编写,非张仲景手撰)、辨痉湿暍、辨霍乱病、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并治等;还介绍了“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及其禁忌。全书以辨六经病脉证和治疗为主体内容。作为临床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记述了113方(其中“禹余粮丸”单有六名,故实缺一方)。内容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其代表性的治疗方剂,则有“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柴胡汤、四逆汤、真武汤、理中丸、乌梅丸”等方,并列述了各方的方药组成、用法及主治病证。

从《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可知,作者张仲景因其宗族中大半死于伤寒,遂“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诊断上融会了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对伤寒各证型、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析。《伤寒杂病论》运用精细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并据较规范化的诊疗原则确立治法,这就是后世所说的辨证论治。这一先进的诊疗思想,成为后学者在诊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诊治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医疗体系。

在治法上,此书以内服方法为主。从方药治疗的药性分析,已概括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或单用、或数法结合应用、或分阶段论治,方治灵活而法度谨严。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尊之为“经方”,誉为“众方之祖”。这些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验证,为中医方剂治疗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名称释义:

根据《新唐书》记载,本书最早名为《伤寒卒病论》。宋代校正医书局认为,认为卒为杂之误,更名为《伤寒杂病论》,传统上皆取宋代的看法。据此,本书之作,将病症区分为外感伤寒,与内伤杂病两种。

其中最主要的部份,被称为《伤寒论》,创设六经辨证,并列方治,用以治疗外感伤寒。

于内伤杂病上,于霍乱病、百合病、阴阳毒、疟病、虚劳、瘀血病、胸痹病、水饮病、咳嗽病、妇女杂病等皆有涉入,依病名分类,列方处置,称为《金匮要略》,独立成书。

另一个传统看法,认为伤寒伤人,卒不急防,故张仲景将此书命名为《伤寒卒病论》。

近代日本学者,大冢敬节,发现康平本《伤寒论》,书名原题为《伤寒卒病论》。他认为卒是统领的意思,因此本书之作,是以六经辨证统治伤寒与杂病,故名为《伤寒卒病论》。

《伤寒杂病论》历史与版本:

东汉末年张仲景,见动乱频繁,疫病流行,引发他发愤学习医学的决心,“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他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援引《汤液经法》药方,与《内经》理论合一,完成了这部被称誉为“后世方书”之祖的中医学巨著。但此书写成后,因三国时期战乱频繁,而且各医家皆视为秘本,不肯外传,以致原书散佚不全。它的原始面貌,虽经后世考据,仍然无法完全了解。后世所知的《伤寒论》是经王叔和(西晋太医令),搜集整理,编纂所成。

经王叔和整理过后的版本,被称为《张仲景伤寒》、《张仲景方》或《王叔和张仲景方》,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流传于民间。在这段期间,抄本流传的状况并不清楚,在同时期的医书,如《肘后方》、《针灸甲乙经》、《小品方》、《辅行诀》中皆有抄录部份的伤寒论经文。在隋代太医巢元方编著《诸病源候论》时也收录了许多伤寒论的内容。

《伤寒杂病论》思想及贡献:

此书总结《汤液经法》、《黄帝内经》、《难经》之思维体系,实践于内科辨证论治上,于外感伤寒创设“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列方治。并于杂病上,于“霍乱病、百合病、阴阳毒、疟病、虚劳、瘀血病、胸痹病、水饮病、咳嗽病、妇女杂病”等皆有涉入,列方处置,堪称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相对于《内》、《难》的生理学经典角色。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着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在这部着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着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着、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002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中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鲜朝本、、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近代新发现:

于清末民初,中国流传出来其他版本,号称古本,分别有《桂林古本》,(据说成书于公元200年至210年)、《长沙古本》(《湘古本》)、《涪陵古本》(《涪古本》、《四川古本》)。《桂林古本》较为普及;《长沙古本》较不普遍,但仍出现于近期文献;《涪陵古本》则极为罕见。

这些版本的真实性,目前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古本,皆是以唐宋本为底本,再加上部份后人补写的条文而成。

《伤寒杂病论》证类新编。

金朝——成无已《伤寒明理论》是最早以证候重新分类《伤寒论》条文,整理而成。

清朝——徐灵胎《伤寒类方》。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