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临床中识病辨证的重要原则,并长期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是中医的独到之处,其中“明机立法”是确立治疗之圭臬。笔者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明机立法”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未出方证的原文立法组方用药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扩大了经方的运用范围。以下通过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床运用,阐释“明机立法,强化经方运用”。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药解读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出自《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尤在泾注解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太阳则反发热,阳病脉当浮而仍紧,少阴则脉不浮而沉,故与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伤寒贯珠集》)阐明了麻黄细辛附子汤由麻黄、细辛、附子组成,药虽三味,但组方严谨,具有温阳发汗、表里同治之功,主治少阴里虚兼太阳表实证。张志聪云:“值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细辛气味辛温,一茎直上,其色赤黑,禀少阴泉下之水阴,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也。”“附子具温热之气,以散阴寒。”三味合用,以麻黄发汗解表散寒,附子温经扶阳,细辛散逐里寒且入少阴经,使阳气一振则寒邪外达,以补散兼施治疗太少两感。在温经助阳之中微微发汗,以散寒邪,俾外感之风寒得以表散,而又固护其里阳。
“明机立法”指导临床运用
病机是辨证的核心,只要明确了病机就能确定相应的治法,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经典原文的意义,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如《金匮要略》条文有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指出了风疹类疾患,病机为风寒之邪,乘营卫气血之虚而侵入,阻于肌肤,闭遏营血,不得外达,致身体奇痒,起伏无定,此为风邪外泄之象。若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因胸为表中之里,内有心肺所居,邪气内传,影响心肺,则胸满气短。病机为内虚邪中,病位为皮毛肌肤兼及胸部,病势为欲外之象,病证可涉及心与皮肤诸患,治法可立内补外透之法。由于心为手少阴经所属,皮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连,仲景所述本证虽例在杂病之中,然根据六经辨证的原则,此属少阴兼太阳,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之,临床举隅如下。
心悸案
患者,女,21岁。2023年3月11日初诊。主诉:心悸,反复外感,恶寒。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处方:麻黄6g,细辛3g,白附片6g,当归12g,白芍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3月18日复诊:一周内未发心悸,舌淡略胖苔白,脉沉有力。药已中病,继守前方。
3月25日三诊:患者自述自服药以来心悸、外感均未发,前方去当归继服7剂巩固疗效。
按 心悸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概括起来不外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历代医家认为,虚证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而成;实证多因感受邪毒、情志不畅、饮食劳倦损伤心神而诱发或因湿浊、痰饮阻于局部,造成心脉不畅,引心中悸动而生。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有记载:“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圣济总录》中强调“若心气虚怯,则风邪乘之,风主躁动,所以神志不宁,故令惊而悸动不定也”。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有“风虚冷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之说。均指明了外邪侵袭人体,可导致经脉痹阻诱发心悸。由于足太阳膀胱经统领一身之营卫,卫外而御邪,故外邪所犯,太阳首当其冲。人体为有机的整体,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邪犯太阳内累少阴,经脉闭阻则见外感的同时可见心悸不宁。《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少阴素虚则易招致外邪。本案患者脉沉细,舌淡胖而白,恶寒,可见少阴阳气不足、阴血亏虚之象,故稍有不慎便感外邪。用麻黄发太阳之汗,解在表之邪;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真阳;细辛气温味辛专走少阴,以助辛温发散;当归、白芍养血活血。诸药合用,温补辛散兼施,透达少阴之邪外出太阳而不伤正,疗效显著。
荨麻疹案
患者,女,六岁半。2023年2月5日初诊。其母亲诉:皮肤瘙痒,夜间尤甚,影响睡眠。望诊:肤色白,体质中等。舌淡白,脉略浮。
处方:麻黄3g,细辛1g,白附片3g,当归6g,白芍6g。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月12日复诊:皮肤瘙明显减轻,可以正常入睡,守方治疗。
一周后回访,皮肤瘙痒未发。
按 历代医家在古人理论的基础上,对荨麻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其发作特点、皮损及症状的特点,将其病因主要归纳为禀赋不足、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和情志内伤。现代医学对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发现,荨麻疹的发病除了与外源性过敏有关,还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说明了正气不足是产生本病的内在原因。总而言之,本病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中。由于正虚则透邪不及,其症状皮肤瘙痒难忍,古有“风盛则痒”之说,结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本案在养血的基础上温阳以助透邪外出,疗效显著。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被誉为经方,运用得当,效如桴鼓。国医大师王庆国认为,运用仲景之方,若不明仲景书中之理,必然会失去理论指导。仲景著书时明写方证,暗寓病机,立法制方之理蕴运其中,只要能抓住这一内在联系,临证时对经方既能运用自如,又可触类旁通。若能明书中之理,融会贯通,对未举方药的条文根据所示病机—立法—组方—用药,可更全面地建立中医辨证思维,以期为经方的推广使用提供辨证依据,从而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王俊霞 贵州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003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