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何庆勇医案(二二五):经方治愈精神萎靡不振,乏力1月余
2024
07-22

何庆勇医案(二二五):经方治愈精神萎靡不振,乏力1月余

刘某,男,64岁。初诊日期:2020年12月14日。

主诉:头部昏沉,身体乏力1月余。

现病史:1个月前开始出现每天头部昏沉,精神萎靡,全身乏力,不想活动。

刻下症:白天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沉沉,不想下楼亦不想干活,只想在家待着不动,常常卧床不起,身上怕冷怕风,有汗,纳差,大便1天1次,偏干,夜尿0次。

查体:形体偏胖,面色略红,舌淡,苔薄白,脉沉。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笔者临床体会到麻黄附子甘草汤的方证是: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或夜间失眠,脉细。本案患者白天头部昏沉,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不想活动,符合麻黄附子甘草汤的方证,故辨证为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诊断与治疗

诊断:虚劳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治疗: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

生麻黄(先煎)10g,黑顺片(先煎)13g,生甘草20g。

7剂,水煎服,先煮生麻黄、黑顺片半小时后,加入甘草,再煮半小时,分2次早、中饭后半小时服用。

二诊(2020年12月21日):患者述服药后有微汗出,服药2剂精神萎靡不振、乏力、怕风怕冷即明显好转。患者现精神抖擞,能正常外出活动,无不适。

按语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明·李中梓《伤寒括要·卷下》说:“按少阴症脉多沉,若沉紧不可汗,沉细数为在里不可汗。此症必沉而喘,是表有寒而里无邪,故一小辛之药,微微取汗。按仲景发汗汤剂,各分重轻,如麻黄、桂枝、青龙、越婢等汤,各有差异。至少阴发汗二汤,虽同用麻黄、附子,亦有轻重之别,故以加细辛为重,加甘草为轻,盖辛散甘缓之义也。

第一症:以少阴本无热,今发热,故云反也。发热为表邪当汗,又兼脉沉属阴当温,故以附子温经,麻黄发表,而热从汗解,故加细辛,是汗剂之重者。

第二症:既无里寒可温,又无里热可下,其所以用麻黄、附子之义,则是脉亦沉,故不重言脉症,但日微发汗,所以驱细辛加甘草,是汗剂之轻者。”少阴病因阳气已衰,故脉多沉。沉紧为里有寒邪,沉细数则里有热邪,因此均不可以汗法驱邪外出。沉脉为少阴病主脉;喘为寒邪外束肌表,此证为阳气虚衰,而兼有外寒,因此可以麻黄附子甘草汤辛温微发其汗。仲景将发汗汤剂分门别类如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越婢汤等,其对应症状各有不同。而在少阴病篇中提到的两个发汗的用方,药物组成均有麻黄、附子,但因其症状轻重的差别,其外寒较重的则加细辛,增强辛散的功效。而外寒较轻的则加入甘草,以缓和药性。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脉沉而发热,脉沉为阳虚须温阳,发热为有表寒须汗出而解,以附子补火助阳,麻黄以辛温发汗解表。因表寒较盛,故加入细辛,其味辛散,增强发汗的作用。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里无寒热之邪,亦无其他明显症状,因此去掉细辛,加入甘草,以微发其汗。

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嗜睡案

清·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中卷》说:“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余尝治上海点报局高鲁瞻君之公子,年五龄,身无热,亦不恶寒,二便如常,但欲寐,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脉,微细无力。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顾余知之之方,尚不敢必治之之验,请另乞诊于高明。高君自明西医理,能注射强心针,顾又知强心针仅能取效于一时,非根本之图,强请立方。余不获已,

书:熟附片八分 净麻黄一钱 炙甘草一钱 与之,又恐其食而不化,略加六神曲、炒麦芽等消食健脾之品。次日复诊,脉略起,睡时略减。当与原方加减。五日而痧疹出,微汗与俱。疹密布周身,稠逾其他痧孩。痧布达五日之久,而胸闷不除,大热不减,当与麻杏甘石重剂,始获痊愈。一月后,高公子又以微感风寒,复发嗜寐之恙,脉转微细,与前度仿佛。此时,余已成竹在胸,不虞其变,依然以麻黄附子甘草汤轻剂与之,四日而瘥。”

笔者案:本案患者嗜睡(但欲寐),脉微细无力,符合少阴病,可以用少阴病的主方之一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证总结

✦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方证是: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或夜间失眠,脉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