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补脾肺之气,上焦足而下焦通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给你聊聊玉屏风散。玉屏风散能治的病很多,咱今儿聊的是,用玉屏风散治便秘。 这种便秘的特点是,排便特别费力,开头的时候大便干,后来就很溏很软。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40岁。素来体格不太好,容易咳嗽,咳痰色白。平时总是觉得身体倦怠,面色差,食欲也不太好。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将将巴巴地活着。近半年,她添了一个新毛病,就是便秘。几天一次是常事儿,最久的时候十多天排一次。她大便的时候,至少得蹲半个多小时,用尽力气,拉不出来,无奈之下就得用手抠。可是好容易抠下来以后,发现大便开头干硬,接下来就是稀的了。由于排便太过费力,所以常常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便后站起来,头晕眼花,几欲摔倒。此患实在难以忍受,就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舌淡,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而微腻,脉象虚弱无力。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黄芪、白术各30克,柴胡、防风、杏仁、炙甘草各10克,枳壳15克。4剂。 结果,患者服用以后,大便果然变得通畅了。其他症状也明显好转。但是停药以后,大便还是不通畅。医家嘱咐,原方不变,每个礼拜服药2到3次。患者坚持了三个月。最终,患者大便基本正常,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 这个医案,最初刊载于1990年的《新中医》杂志。医家姓何,是当时广州的杏林前辈。 现在,我们就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这个患者的便秘原因,就是脾肺气虚。大便要想通畅,你可不能只看到肠道是否润泽。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我们的肺气要充足。 不信,你回想一下,你在大便的时候,要使劲儿了,是不是得先吸一口气啊?这口气吸进来,憋住,然后腹部用力,大便就出来了。 中医理论讲,你吸气,就是肺在肃降。肺的肃降,就有利于大肠的传导。肺和大肠相表里啊。大肠得肺气肃降,你再加大腹压,好,这大便顺顺当当就出来了。如果你肺气不足,就麻烦了。肺气虚,肃降不及,大肠传导就没力气。所以这大便就出不来。大便在肠道里积存的时间越长,水分被吸收得越多,它就越干,越难被排出来。 医案里这个患者,有较为明显的肺气不足特征,比如说她曾经长时间咳嗽、有痰。这是肺气不足的体现。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脾土的不足,会导致肺气虚弱。而脾土不足,在患者身上同样明显,比如她肢体倦怠、食欲不振、面色差。 关键是,她便秘的特点,非常说明问题。就是先干后稀。因为脾虚。先生成的大便,在肠道积存时间久,所以干;后生成的,由于脾运化不足,水湿下注,所以溏。这就造成大便先干后稀。脾虚如此,肺气不足可想而知。 从脉象上看,患者脉虚无力,为脾肺气虚之象。苔白腻有齿痕,为脾虚运化失常,舌体失养。至于说患者每次大便完了以后,头晕目眩、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毫无疑问,就是气虚了。可见,这个患者的症结,就是脾肺不足,气虚便秘。 怎么办?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白术各30克,柴胡、防风、杏仁、炙甘草各10克,枳壳15克。 这里,黄芪、白术、防风,就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三味药的用量,以及出处,历来众说纷纭,没有个定数。最新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里显示,是防风15克,白术和黄芪各30克。作散剂,每次服用6到9克,或者作汤剂。 其中,白术健脾,促进肺气生化。黄芪直接补益肺气。防风则祛风邪,以免外邪伤及卫气。这就是玉屏风散。总体看,它有明确的补益脾肺的功能,于患者来说十分合适。 在这个基础上,加柴胡、杏仁、枳壳、甘草。杏仁利肺气,有助于肺气通降顺畅,从而促进大肠传导。且杏仁本身也有润肠之功。柴胡和枳壳疏郁行气,气机顺畅则大便传导如常。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显然是玉屏风散为底。 现实生活中,大便难,先干后稀,或者整段大便都不算干硬,只是排出过程十分费力的人,屡见不鲜。这类患者,形体要么相对比较瘦弱,要么超重肥胖。前些年,我一个单位的老同志,还专门问及过我这件事儿。 对此,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脾肺不足的问题。玉屏风散加减应用,在这方面往往是能见到良效的。可以说,这是临床的主要思路之一。上面医案里的内容,无论是患者的病情,还是用药思路,都特别典型,所以值得我们收藏,再三揣摩。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和你聊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82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