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癌术后案(黄煌)
陈男,62岁。2020年5月19日初诊。
2019年10月,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与胆囊切除术,并化疗。体重下降12.5kg。现诉食欲不振,腹泻日4~5次。其人身高165cm,体重66kg。面色萎黄无华,唇暗有紫斑,舌体胖舌质暗,舌底瘀紫,脉沉。腹部弹性差,小腹部松软。又诉鼻涕眼泪多,常常涕泪出而不自觉,小便少而无力。一派脾胃虚寒之象。
处方:附子理中汤
炮附子15g(先煎),生晒参10g,白术 20g,干姜10g,炙甘草5g,肉桂10g,桂枝10g。15剂。
2020年6月9日复诊:面色转佳有光泽,食欲好转,涕泪均减少,大便次数减少,小便次数多。原方改炙甘草10g,隔天服,15剂。
按:
分泌物清稀如水,如唾、涕、尿、痰、胃酸、胆汁、肠液、白带等分泌物清稀量多,病人畏寒,无渴感,可以考虑为脾胃虚寒的理中汤证,《伤寒论》便有“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的记载。本案胃癌术后涕泪多,而且大便不成形,面色萎黄无光泽,脉沉,故用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
另外,其人舌体胖大紫暗,故加肉桂、桂枝以通阳散寒,这也是《伤寒论》桂枝人参汤方:“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2、糖尿病胃轻瘫案(黄煌)
胡女,50岁。糖尿病13年,反复呕吐伴胃痛4个月。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但用西药无效,用黄连汤也无效。呕吐物多为水,呕吐后上腹痛,头前额疼头胀,常自汗。其人159cm,50kg,面黄暗,精神萎靡,舌苔白边有齿痕,脉沉弱。
处方:附子理中汤合吴茱萸汤加肉桂
炮附子10g,党参15g,苍术10g,干姜10g,炙甘草5g,肉桂10g,吴茱萸10g,红枣20g。
7天后复诊:告知呕吐虽然未作,但已经能进食,嘱咐再用原方10剂,隔天服。
3 周后三诊:诉能吃能喝,无任何不适。原方每周2~3剂。
按: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并发症。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振水音。止吐利是附子理中汤的临床功效之一,方中干姜甘草汤在古代多用于吐食物、口水、清涎、黑血等。
清代经方家莫枚士说本方“治吐逆、水米不下神验”(《经方例释》),日本名医浅田宗伯也说“无烦躁,但吐逆,难服苦药者,用此方缓解有速效”(《勿误药室方函口诀》)。干姜甘草汤加人参、白术是理中汤,不仅止吐,还有健脾胃的功效,可“治小儿吐泻后,脾胃虚弱,四肢渐冷,或面有浮气,四肢虚肿,眼合不开”(《赤水玄珠》),理中汤加附子,更成为止吐泻、救厥脱的要方。本案用附子理中汤合吴茱萸汤加肉桂取效。本案附子理中汤用方的着眼点在于患者面黄暗、精神萎靡、舌苔白边有齿痕、脉沉弱;吴茱萸汤用方的着眼点在于呕吐、头痛、吐水。
复习下:附子理中汤
传统的温中驱寒方,具有止泻、止呕、止血、救脱的功效。现代研究报道,此方能保护消化道黏膜、参与免疫调节、调整胃肠功能、升压等。适用于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并兼及循环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疾病,如霍乱、小儿吐利,以及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出血暗淡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等,还可以用于心梗休克的救治。
原书配方: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用炼蜜和为丸,每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书方证: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陈丽娟简介:
陈丽娟 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杭州市青年名中医,医学硕士,先后师从全国名中医陈意、省级名中医张永华、方宏图、中国中医科学院何庆勇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医黄煌;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黄煌经方学院特聘教授;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临平工作室成员。擅长运用经方结合腹诊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临床遣方用药有“少而精、廉而效”的特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352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