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读娄绍昆先生《讲康治本<伤寒论>》简记(2)——破执之美
2024
04-12

读娄绍昆先生《讲康治本<伤寒论>》简记(2)——破执之美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评价庄子说 其“意在破执”。《庄》书之美,美在破“人”之执。《讲论》一书,亦美在破“医”之执。何以言之?先生承柯韵伯、徐灵胎、胡希恕等前贤之见,先破“《伤寒》外感之书”之说。《伤寒》自然是治疗外感之书,但却不止步于治外感。如汤本求真说:能了解伤寒之诊断疗法,悟其真髓,则万病之治,如示诸掌,学者不可泥于章句之末,宜开眼透视,以探其精神也。具体论之,则此书是阐明同一伤寒病侵入,因各人禀赋体质有差,病毒所在之异,发现症状不相等之理由,同时设适应之治法,不损及其体力,使可胜药而驱逐病毒之方术也。(《皇汉医学》)胡希恕先生发挥说:不论什么病和致病的因素,但罹病机体的症状往往以一般的类型反应出来,……而且对于万变的疾病,亦总结出如八纲六经等一般规律反应,并于此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更总结出种种通治一般疾病的验方。(《类方解》)娄先生总结为:《伤寒论》是援以诊治肠伤寒及类似肠伤寒的急性热病为例,研求患病机体的普遍反应规律,并在其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中医人生》)汤本氏、胡老、娄先生已道明:《伤寒论》的真髓,在于它以伤寒病为例,阐释万般疾病诊治的原则与方法。其实仲景(姑且以仲景代指《伤寒论》的作者)在《伤寒论·序》中已告诉读者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仲景表示:阅读《伤寒》一书,虽然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但潜心研究我所收集的内容,即可获得大部分疾病(≥50&)的诊治方法。“虽不能尽愈诸病”,但对诸病可以“思过半矣”,仲景虽谦虚,实自信。依娄先生之见:《伤寒论》是疾病总论,开创的是疾病通治方法;《金匮》是疾病分论,提供的疾病专治的方法。一“总论”一“分论”,一“通治”一“专治”,恰好将对疾病认识与治法,一分为二。《伤寒》占其一,《金匮》占其一,仲景所言“思过半矣”,非是虚妄。所以,若阅读《伤寒》,眼中只有“伤寒”或“外感”,只会治“伤寒”或“外感”,何以“思过半矣”?更逞“尽愈诸病”?私意《伤寒论》中的“伤寒”二字,替以“眼病,肺病、心病、胃病,皮肤病,肾病,血液病、水肿”等病名,其理不忒。如:肾病(或皮肤病或眼病),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胃病(或肝病或心病)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眼病(或皮肤病或肝病),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胃病(或心病)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血液病(或皮肤病),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如此读《伤寒》、识《伤寒》,便不会被“伤寒”瞒。《讲论》将“三阴三阳”视为方向性辨证,是方证选择最重要的指路明灯,此论甚是。三阳为实,而三阴为虚。诊断虚实,是辨证施治的重中之重。然何为虚实?是生命抵抗疾病的自然自愈力的充实或匮乏(《讲论》P287),或称之为机体患病后,所调动起来的免疫应答能力。素体体质及邪气强弱,是诊断虚实的参考,但不可只依据素体体质及邪气强弱,判断当下病症的虚实状态(参:寺泽捷年的“虚实观”)。凡病,皆有虚实两端,即或呈现虚或呈现实,无不虚不实之病,因不虚不实是正常健康态。由是观之:三阴三阳适用于诸病的诊治,“六经钤百病”,亦非夸言。所以在阅读《伤寒》时,论中的涉及“三阴三阳”的条文,不妨如此理解:太阳,[心、肝、胃、肺、肾、血液、皮肤、五官]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太阳”治病症属实,“病”可指心、肝、胃、肺、肾、血液、皮肤、五官等诸病。若心、肝、胃、肺、肾、血液、皮肤、五官等诸病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症候,即可治用桂枝汤。不过心、肝、胃、肺、肾、血液、皮肤、五官等诸病,多不以“发热”为主,故条文可精简为“凡实病,头痛,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又如: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可理解为“凡实[心、肝、胃、肺、肾、血液、皮肤、五官]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及“凡虚[心、肝、胃、肺、肾、血液、皮肤、五官]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外感以发热为主,故条文多有发热症见;杂病不以发热为主,用经方治杂病,即可不考虑发热,如《金匮》记载桂枝汤治疗妊娠呕吐、大承气汤治疗宿食、大柴胡汤治疗腹中满痛、还魂汤(麻黄、杏仁、甘草)治卒客忤死,这些病症并无发热症见。换言之:发热与否,不是运用经方必须考虑的因素。吉益东洞让学生阅读《伤寒论》时,先将“伤寒”“三阴三阳”等字,暂时“悬置”或“遮蔽”,不被“伤寒”“三阴三阳”影响,以求直观《伤寒》之真髓,东洞翁如是手眼通天。病有虚实,《伤寒》方(下文简称“经方”)有虚实否?部分经方可以虚实划分之。如此便于在诊断虚实后,快捷选方。如麻黄汤、葛根汤、白虎、承气等,是治疗实性病症的方剂;四逆汤、理中汤、小建中汤等,则是治疗虚性病症的方剂。但有些经方,处于虚实的中间态,难以归属治虚方类或治实方类,如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苓桂剂等,故不可以强分经方的虚实属性。何为“疾病通治”?世间万病,皆可用方向性辨证合方证辨证诊治之。为何疾病可以“通治”?世间万病,不论其病因是什么,其外在的症候表现(外证)、脉象与腹象(内证),是有限的。以及这些相互联系的内证与外证所彰显的机体抗病趋势,有其共同的规律。方向性辨证合方证辨证,符合此规律。娄先生的论述:“’方证’才是诊治所有疾病的标杆和规矩。尽管“病之变迁无定”,但也有相对静止的’方证相对应’片刻,只要抓住这一瞬间的主症,投以相对应的方药而’随证治之’,就可以达到’应用不爽’的疗效。……人类进化到现在,人体的结构—包括大脑结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人类的整个生理反应也没有什么变化。病理变化也不例外总是这几种病理变化。作为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一-症状、体征脉象、舌象、腹证等也一样。人类的所有疾病,最基本的几种症状还是不会变的,各种各样症状的不同组合的症候群也是不会变的。针对症候群的有效方就是先人发现的经方。这些有限的经方可以治万病,其实不是直接针对万病而治,而是针对为数不多的症候群而治(《一方一针解伤寒》)。”“有限的经方可以治万病,其实不是直接针对万病而治,而是针对为数不多的症候群而治”,此即疾病通治法的根本原理之一。(未完待续)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