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推文是王凡医生针药结合治疗焦虑失眠的一个案例,一首经方加上几个典型穴位,仅月余就让邢女士持续一年多的症状消失了。
邢某,女,66岁。2016年11月22日初诊。
焦虑,不寐,纳呆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焦虑,抑郁,心烦不安,失眠,纳差,食后腹胀,西医诊断为“焦虑状态,失眠”。患者自觉双下肢、肛门及足部发热,口干舌红,饮不解渴,大便2~3日一行,质黏,小便黄,舌尖红,苔黄厚腻,脉沉滑略数。
诊断思路:老年人无明显原因出现焦虑抑郁症状,西医学认为多为内分泌改变所致,中医学认为系肝肾不足,阴阳失衡所致。但此患却表现为热蕴三焦,热扰心神之象。上焦有热故心烦失眠,口干舌红,饮不解渴;中焦有热故纳差、食后腹胀;下焦有热则下肢、肛门发热,大便不畅,小便黄。舌脉为热盛之象。
诊断:焦虑(三焦热盛,心神被扰)。
治法:清热安神。
1.针刺
(1)取穴:百会、四神聪、印堂、中脘,双侧天枢、神门平补平泻,双侧厉兑放血3次/周。
(2)操作:选1寸毫针,百会、四神聪、印堂平刺0.5~0.8寸;神门直刺0.5寸。选2寸毫针,中脘、天枢直刺1.5寸。厉兑用一次性采血针放血,每周3次。
(3)方义:百会、四神聪、印堂、神门安神定志;中脘、天枢调理中焦;厉兑放血可清泄胃热。
2.中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
处方:黄连10g,黄芩10g,熟大黄10g,黄柏10g,当归10g,茯苓30g,泽泻10g,半夏10g,郁金10g,石菖蒲10g,薏苡仁30g,干姜6g,炙甘草10g。7剂,水煎分温服,日1剂。
方义:大黄黄连泻心汤有清热泻火除烦之功;加黄柏增强清下焦之力;郁金、石菖蒲、半夏、茯苓清心解郁,健胃化痰;泽泻、薏苡仁清热利湿;当归活血养血;干姜与半夏、黄芩、黄连同用,辛开苦降,宣通气机;炙甘草调和诸药,补益中焦。
2016年11月29日二诊:腹胀减轻,仍焦虑,心烦,眠差,双下肢热感,口干,大便干,1次/日。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如前,继续针刺治疗如前,放血改为十宣。前方去干姜、半夏,以黄连解毒汤合石膏知母竹叶汤与调胃承气汤加减以泄热解毒。处方: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生石膏45g(先煎),知母10g,竹叶10g,熟大黄10g,枳实6g,当归10g,泽泻10g,薏苡仁30g,车前子10g,陈皮10g,炙甘草10g。7剂,水煎分温服,日1剂。
2016年12月6日三诊:精神状态改善,夜间可睡3小时左右,仍有时心烦、郁闷,患者腹胀少作,双下肢热感减轻,大便通畅。诊断如前,继续针刺治疗如前。患者年过六旬,清热药不宜单用久用,酌加半夏、白术、炮姜,令清三焦热的同时不致过度寒凉。处方: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熟大黄10g,当归10g,知母10g,郁金10g,炒白术10g,半夏10g,生石膏45g(先煎),炮姜10g,枳实6g,竹叶10g,栀子10g,炙甘草10g。7剂,水煎分温服,日1剂。
2016年12月20日四诊:精神状态佳,腹胀少作,夜间可睡5~6小时,偶有心烦、郁闷,双下肢热感不明显,大便通畅。诊断、针灸治疗如前。处方: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 熟大黄10g,当归10g,柴胡10g,郁金10g,生石膏45g(先煎),半夏10g,炮姜10g,枳实6g,竹叶10g,栀子10g,炙甘草10g。7剂,水煎分温服,日1剂。
按:本患虽年过六旬,但未见明显肝肾不足之象,反有热蕴三焦,阳明腑实,热扰心神之症。此时不可拘于年老体弱,肝肾不足之理论,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当清热通腑,开窍解郁。针刺与中药并用,内用清热解毒之品,重泻三焦而清郁热;外用针刺开窍,井穴、十宣放血清热宁神。中药以清热解毒佐以健脾温化,祛邪不忘扶正,可获满意疗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124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