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治“肝郁发热”的案例!一张配伍,含三方之妙,匠心独运
2024
04-02

中医治“肝郁发热”的案例!一张配伍,含三方之妙,匠心独运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常有人问,学习中医,需要哪些基本品质。我说,很重要的一条,是心细。心不细,很多妙处就体会不出。心不细,很多学问就理解不透。现在,我给你说说内伤发热的事儿。你通过下面这个医案故事,来细心体会一下,中医的妙处。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34岁。她什么毛病呢?就是经常低烧,体温在37.3到37.8之间。这个状态,已经持续一个月了。患者先后用过解热镇痛的药物,也用过抗生素,都没有效果,低烧不退。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任何阳性的结果。最终,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刻诊,患者脉弦细,苔薄,舌边红。细问得知,患者除了低烧以外,还经常感到时冷时热。口苦,胁肋疼痛,两侧乳房发胀,浑身没力气。最主要的是,平时特别容易生闷气。她就感觉一天到晚没有顺心的事儿,仿佛满世界的人,满世界的事儿,都在跟她过不去。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黑山栀9克,粉丹皮12克,清半夏6克,黄芩9克,当归9克,杭白芍9克,柴胡6克,炒白术6克,茯苓6克,生地12克,甘草6克。所有这些,水煎服。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4剂,低烧现象完全消失。此后,该患者又接受一个多月的随访,病情未曾复发。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王占玺前辈的《临床验集》中,后来作为一张经典内科医案,被很多专著收录。现在,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其中的道理。你看,这患者的问题,在于发热。人身体发热,中医讲了,可能源于外感,也可能源于内伤。外感发热,简单例子,就是感冒发烧。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完全没有任何外感的迹象。所以,外感发热这个事儿基本排除。那么,剩下的就是内伤发热。患者的热,源于身体内里。医案里的患者,体内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她发热呢?简单来说,是肝郁化热。你看,这个人平时喜欢生闷气,这一下子就把问题牵涉到肝郁气滞了。肝主情志。你天天生闷气,肝气怎能调达?肝郁则气滞,所以患者乳房作胀,脉弦。肝木乘脾土,所以患者食欲不振,气血生化乏源,导致脉细。肝郁日久,还会化火生热,所以患者舌边红,口苦。当然,肝郁化火,也就导致患者体温升高,一直低烧。这里头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患者时冷时热。这是因为,患者问题出在肝胆经。肝胆,为少阳枢机。在人的身体里,少阳经处于不里不外的“中间”地带。肝郁化火,自然影响到少阳肝胆枢机的正常运行,正气和邪气在这块儿较劲,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两者正在“拉锯”呢,说以患者就时冷时热。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疏肝解郁,清热泻火。体内肝郁化火的问题解决了,发热低烧的问题就解决了。你再看当时医家的用方——黑山栀9克,粉丹皮12克,清半夏6克,黄芩9克,当归9克,杭白芍9克,柴胡6克,炒白术6克,茯苓6克,生地12克,甘草6克。这里头,显然是丹栀逍遥散的加味。第一层,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这是逍遥散,用于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其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和当归柔养肝体。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第二层,逍遥散加山栀子和丹皮,这就成了丹栀逍遥散。丹皮和栀子,清热啊,去肝火。所以丹栀逍遥散,就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增加了清热去肝火的功效。肝郁化火的问题,至此可以解决。第三层,看里面的黄芩和半夏。黄芩、半夏、柴胡,这是小柴胡汤的主体结构。小柴胡汤干嘛的?和解少阳的,这就可以让肝胆少阳枢机通利,正邪不在少阳经你来我往,患者寒热交替的感受,就消失了。最后一个,是生地。生地配上逍遥散,就基本成了黑逍遥散。生地滋阴清热啊,对改善肝郁化火有帮助。所以说啊,医案里这个配伍,至少涵盖了丹栀逍遥散、黑逍遥散、小柴胡汤三者之妙,可以说非常精当了。读者朋友们,肝郁化火生热,导致身体低烧这个事儿,在生活中很普遍。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前后尤为多见。尤其是一些事业心、上进心很强的女性,身心承受的压力大,所以容易肝郁气滞,进而肝郁化火。这个时候,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应对,是比较合理的。医案里的用方,小巧精致,尽显中医之妙,值得借鉴和学习。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