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不抬头,必须“上补天,中补气,下补地”!这才是中医! 难起,难坚?补肾还没用?那就要遵循“上补天,中补气,下补地”的思路,从上到下提升自身阳气,振奋坚挺!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1.上补天,其实就是振奋心阳!因为心阳是人体阳气的制高点,而且心主火,为五脏之大主。只有心阳足了,有了欲望,这时候,身体脏腑功能才能被带动! 2.中补气,补的是脾胃之气!脾胃在中间,不仅是气血的生化源头,同时还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能把心火下引,与肾水相交!让宗筋得火,气血助力。 3.下补地,说的是滋养肾精!肾脏在下焦,是掌管能力的主要脏腑,一旦精亏不足,不仅容易能力受影响,还会出现元气不足,容易生病之类的问题! 所以说,想要强“二弟”。三者缺一不可! 比如说这位患者:朱先生,32岁,刚结婚,就开始出现“二弟”不抬头的问题,平时也总是容易生病,畏寒怕冷,胸闷腰酸。 舌头上也是很多白腻苔,舌尖内凹,舌中到舌根明显裂纹。 综合辨证为心肾阳虚,脾肺不足。整体亏虚比较明显。这时候单纯的补肾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拟方思路:桂枝,茯苓,白术,附子,巴戟天,茯神,金樱子,薏苡仁,锁阳,龙骨来综合加减。 其中桂枝,茯神,重在温振心阳,同时安养心神,让意志力控制更得力。然后是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同时和桂枝搭配,相当于半个小建中,脾肺同补,填补中气!再就是附子,金樱子,锁阳,等药重点养肾益精,温阳振奋,填补下焦亏虚问题。最后再有龙骨来镇压阳气,带动阳气往下走,薏苡仁利水渗湿,清内里寒湿邪气。 诸药合用,以求上补天,中补气,下补地之效!全方面进补,让“二弟”更加有力! 以上仅供调理思路参考,文中方药并不具备普适性,如遇身体不适,还请及时前往就医,我们下期再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97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