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阴痒却从胃论治 一人就诊成三人
2025
11-26

阴痒却从胃论治 一人就诊成三人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晴 

      阴痒却从胃论治 一人就诊成三人

      小雪清晨,寒意满街,却挡不住诊室里涌动的热忱——今日是王三虎教授二度赴昆亲诊的日子。作为教授新收的昆明圣爱国医馆五个亲传弟子,这份难得可贵的跟诊机缘,让我们天未破晓便赶赴诊室外等候。提前一月抢号预约的患者们,也深知教授亲诊难求的机会,早早齐聚候诊区静候。要知道,教授号源难求,一般多为疑难病症,甚至急危重症及各肿瘤的患者才会提前抢号预约,所以每一个号源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期盼。不过候诊时偶然瞥见一位母亲,身旁伴着两个活泼康健的孩子,这般与常见就诊人群不同的景象,不禁让人心生好奇。

     这位母亲进入诊室,坐下就满面春风般的感谢王老师:“教授真是太谢谢您了,我外阴瘙痒尝试了各种方法治疗了一年,上月才吃您7付药就全好了,今天我带两个孩子来,都想找您看一下。”外阴瘙痒一个常见的普通病症,是什么原因让患者治疗了一年,又是什么方子能迅速治愈,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患者杨女士,女,46岁,初诊于2025年10月23日,停经半年,外阴反复瘙痒一年。无烘热汗出,偶感烦躁,恶风明显,受风后眼睛胀痛,伴胃脘不适,即发外阴瘙痒。带下量正常,色白,反复白带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脉细弦,舌质淡苔白腻。

      诊断:阴痒

      辨证:脾失欠运,风邪内扰

      治则:调和中焦,祛散风邪

     方药:黄芩12g,干姜10g,黄连12g,党参15g,大枣30g,姜半夏15g,甘草10g,菊花15g,土茯苓30g,防风15g,羌活15g,炒枳实15g,厚朴15g。

     半夏泻心汤加味,方中无一止带止痒药物,确治愈了痒症,王老师特别重视风邪入窍,这不正是王三虎老师经常提及“风邪入九窍致病”经典理论在临床中的体现吗?

     老师疗效的核心抓住了“中焦失枢,风邪内陷”,受风邪调中焦而致下焦,并非直接用之痒药物,而是从“气机枢纽”,“风邪出路”入手。

    “患者恶风,胃脘不适,脉细弦,舌质淡苔白腻”提示中焦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而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风邪内陷下焦而致阴痒。

     方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和中焦加引风邪外出药物:防风,羌活;菊花疏风明目治眼痛,土茯苓通利下焦,解毒祛湿,引湿邪小便排出,枳实,厚朴,破气消痞,加强中下焦气机通畅。

    患者现仍有受风后眼胀,眼痛不适,老师原方加“夏枯草30g,茺蔚子30g” 清肝明目,消肿止痛 。继续疏风透邪,风入肝经所致的目赤肿痛。

     杨女士小儿子,3岁,咳嗽发热伴抽搐120送入院,治疗出院后10余日,现仍咳嗽,咽喉有痰难咯,鼻塞,纳差,常感肛门瘙痒,大便不畅,小便调。舌红润苔薄白,脉细弦滑。

      诊断:咳嗽

      辨证:风邪未尽 侵袭肺窍(旁及肛周窍道)

      治法:宣肺祛风 降气化痰 通利九窍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6g,麻黄6g,细辛3g,紫菀6g ,款冬花6g,五味子3g,大枣15g,法半夏6g,葛根10g,苦参3g,地肤子6g,牛蒡子10g。

     又一风邪入窍致病的临床案例,孩子3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风邪易侵袭肺窍,“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风邪侵袭肺窍则咳嗽、鼻干流涕(隐含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肛周为大肠末端窍道,风邪循经下移,或痰热旁流灼伤肛周脉络,导致瘙痒,属风邪兼湿/热扰窍之象。老师以射干麻黄汤宣肺止咳,加苦参,地肤子疏散风邪止痒。

     杨女士大儿子,10岁,反复腹痛3年,纳差腹痛,腺样体肥大,呼吸音粗,形体偏瘦,面色黄,身高较同龄偏矮,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滑。

     老师仍以射干麻黄汤治之,方药:射干12g,麻黄9g,细辛3g,紫菀15g,冬花15g,五味子6g,大枣30g,法半夏12g,葶苈子20g,干姜6g,苍耳子10g,天花粉15g,葛根20g。

     再看大儿子,对老师的风邪致病辨病思路就愈发清晰了,患儿腹痛,纳差,脾肺虚弱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风侵袭。风为百病之长,可夹寒,夹湿加重病证,腺样体面容,腹痛加剧。射干麻黄汤祛外邪,其中大枣30g,患儿气血未充,风邪受扰,更易引起“痉病“身材矮小。大枣不止补血还可通九窍,老师在解表祛风基础上加葛根,解肌祛风基础上更有助于帮助患儿从长解决矮小。

     老师说:“风为百病之长,是中医界的共识和口头禅,也是被现代中医临床上遗忘最多的经典名言。早在20多年前提出的“风邪入里成瘤说”在临床愈久,感悟更甚。对风邪入里的顺序、层次、症状、不同治法、脏腑传变、转移,病情加快加重的因素和预后判断等,也在临床有了更深刻的体现。虽找我看肿瘤病的患者颇多,但临床上我们能把这些常见“小病”看好了,肿瘤致病患者也就越来越少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