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太极拳这个式,有人竟然要学三年。你学多久?
2025
11-14

太极拳这个式,有人竟然要学三年。你学多久?

说起太极拳,大家肯定不陌生 —— 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小区广场的休闲队伍里,总能看到有人慢悠悠地抬手、迈步,看着挺轻松。

可你知道吗?以前学太极,光一个起式动作,就有人足足磨了三年。

再看现在,不少人说 “3 个月能学会全套太极”“1 个月吃透 24 式”,听着特别诱人。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就让人纳闷了:同样是学太极,为啥以前一个起式要练三年,现在仨月就能学完整套?是以前太 “抠细节”,还是现在的学法太 “赶进度”?

其实这里面藏着太极学习的核心门道,不是简单一句 “快” 或 “慢” 能说清的。

基础没 “扎稳”,想往下学?门儿都没有

基础没练到位,后面的内容连提都别想提。而这个 “基础”,头一个就是起式。

师傅不管你多着急想学 “野马分鬃”“云手” 这些看着酷炫的动作,都只会撂下一句话:“先把起式练到我点头,再谈别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也没有啥 “三个月必学完” 的进度表,唯一的标准就是师傅的眼睛。

他觉得你抬手时肩膀还僵着、迈步时脚落地太沉,那你就只能天天泡在起式里磨。

不是师傅故意刁难,是他们认一个理儿:起式是所有动作的 “根”,根没扎牢,后面学再多套路,也只是摆样子,中看不中用。

起式真不是 “抬手迈步”

很多人觉得起式特简单 —— 不就是左脚分开,双手从两边抬起来,再慢慢往下按吗?

可真要细抠,这里面的讲究能让你练俩月都摸不透。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就说开步吧,不是随便把脚迈开就行。

得先让身体松下来,膝盖微微弯着,脚落地时要轻,就跟踩在软垫子上似的。

这要是没练过,很容易一抬脚就把膝盖绷得直直的,落地时还 “咚” 一声响。

再看抬手,双手往上抬的时候,胳膊不能僵着,也不能晃来晃去,得像捧着个轻轻的东西,既不能把它弄掉,也不能用劲儿太大。

你试试,光这一个 “稳” 字,就得反复练好多天才能找到感觉。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还有往下按的时候,动作得慢,还得均匀,不能一下快一下慢,身体也得直着,不能弯腰驼背。

这些细节单独看都不难,可要连起来做顺了,还真得花点功夫。

慢练不是 “浪费时间”

比如抬手的高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迈步的距离,宽了站不稳,窄了没劲儿。

有时候一个抬手的动作,就得练上一两个月。

不是师傅苛刻,是要让你不用想,身体也能自然做出标准动作。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就像走路不用想先迈哪只脚一样,练到这份上,后面学别的动作才会顺。

而且慢练还能练出节奏感,什么时候快一点,什么时候慢一点,力度多大,都能形成习惯 —— 这可不是随便练几天就能有的。

其实没啥 “对与错”,就看你要啥

现在为啥有人能仨月学完整套?说白了,是把细节简化了。

只要能大致做出动作的样子,就接着学下一个,不会盯着 “脚落地轻不轻”“胳膊僵不僵” 这些细节抠。

这种方式好吗?也不能说不好。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要是你就想找个事儿活动活动身体,不用太标准,那这么学挺合适,仨月就能跟着打完整套。

可要是你想把太极练明白,动作做得规范点,那这种学法就差点意思了,细节没抠到位,动作看着像了,可里子没学到,练再久也很难找到太极该有的感觉。

而以前那种慢练的方式,虽然看着进度慢,可基础打牢了,后面学别的动作会特别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就像盖房子,地基稳了,往上盖楼才省事。

其实学太极没啥 “必须怎样” 的说法。你要是图个轻松,快速学也挺好;要是想好好练,那就沉下心来,从起式开始慢慢磨。

不知道你咋看?你觉得起式该慢慢抠细节吗?#上头条 聊热点#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