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经太阳,谓承山穴,在足腨肠(承筋穴)下分肉间陷者中也。”
《针灸大成》中亦有记载:“山者承山穴,海者气海穴,丘者丘墟穴,陵者阴陵穴。四经相应,包含万化之众也。”
承山穴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同时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枢纽。所以,刺激承山穴能振奋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祛除人体湿气,治疗各种疼痛。
*祛湿扶阳: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多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一段时间后,则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一个提升阳气的过程,阳气足了,湿邪就会无所遁形,自然就散开了。
*缓解抽筋:承山穴也是治疗抽筋非常灵验的一个穴位,因为中医学认为抽筋主要还是受到寒湿的侵袭。抽筋时只要按揉一下承山穴,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
【如何取穴】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正中间,这里的肌肉呈“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一撇一捺的交界处。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
【站桩关联动作——脚跟微抬、脚踝微移】
站桩时下半身圆裆坐胯,腿上要有一个里撑外裹的劲儿。这时候踝关节颠倒互为,一前一后微微晃动,脚后跟向上一抬的瞬间,与地面似离非离,A4 纸正好就能塞到脚底与地面的缝隙里了。
需要用心感受这种细微的变化,这时候身体的状态才是平衡均整的。
脚跟微抬的时候正好可以刺激祛湿除寒的重要大穴承山穴。
【特别提示】
很多人错误理解为站桩时脚跟要一直微抬。站桩时前后脚掌和脚跟的位置要不断调整、互换,叫颠倒互为。其实,是脚掌觉得累了,就把力量放在脚跟上,觉得脚跟吃力了,再把力量放回脚掌上,也就是脚跟微抬。脚跟脚掌都不吃力了,就可以脚掌平铺,脚踏实地。
踝关节是全身承受重量最大的关节,也是最灵动的关节。
王芗斋先生说的所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的“蠕动”指的就是踝关节之动。因为只有踝关节前后移动时,全身晃动幅度才能达到最小。
这也是过去桩法里古人的不传之秘。
(以上内容节选自著名中医师武国忠所著《站桩去:从此桩功无秘密》,有改动)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35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