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声称按跷就是按摩,只需要用手在人体上施加力量进行点按,只要有力气就可以做到。然而,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着心法、道或规律。
在中医学中,有六种技艺,分别是导引、按跷、针灸、砭石、毒药。其中,按跷在中医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按跷是一种以导引行气为内涵,以“手足并用”、“医患互动”为外在治疗形式的临床医疗保健活动。按跷的特点是以手或是足接触患者为主要治疗方法,并且配合患者的主动或是被动运动。重视医患双方”精、气、神”的调节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双方的一种互动式随机、 随症、随病邪出没变化的双向交流的治疗原则。
重点采用点揉推按 揲敲伸活等方法疏皮,解肌,理筋,正骨,按腹,搦髓,涤藏对病人的脏腑,经络,筋骨,关节,皮肉及“溪、谷、空”进行多层次的调节刺激以去除经络运行的障碍。
《黄帝内经》讲:导引按跷,古已有之。内经曰: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按跷呢?用手或是脚给人看病的一种方法,大家一般看到用手在身体上做治疗,很少看到有有脚在身体上做治疗的,按跷其中包括了这一层意思。
手脚并用:手或是脚来治疗的一些动作,比如在腹部,腰部,在脚面,在胫骨部等都可以用脚来做一些治疗,但是为了操作方便还是用手比较多,强调医患互动,不是医者一人,强调和患者同频,一起来完成治疗,比如让患者发音或是配合呼吸,配合勾脚等某个动作,或是身体前曲,我们在督脉膀胱经做敲打的动作就是,相互配合的方法。
其中重视对“精气神的调节,就是一再强调,信任,思想,气血,形体的调整同步调整。并且是随症状,随机,一种非常灵活非常艺术的一种原则。一种很大气随和,大智若愚的状态。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涧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一拨见病之应,医五藏之输,就是一敞开衣服一看,就能治疗五脏六腑,经脉气血的状态,并且治疗病结所在,找到病根就能对症治疗。所以就有了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等一系列的治疗方法。
因此简单总结为:7种治疗方法:疏皮,解肌,理筋,正骨,按腹,搦髓,涤藏七种。七种方法都有适应症,就像7把钥匙能开7把锁。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artContent h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17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