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颈椎病的针灸方法
2024
06-26

颈椎病的针灸方法

韩同直播笔记

一、针灸颈椎五穴(双侧)

1. 主穴:外关,阴谷

【外关】:腕背最深横纹上 3 指 2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外关内关通阳维阴维,外关可补阳,属三焦经,经过脖子。

【外关 2】:揣穴上下左右找痛筋疙瘩扎针,直刺进针后多行针,让感觉窜到手腕。

【阴谷】:坐位,小腿保持 90 度,膝盖内侧偏后方,腘窝横纹尽头处摸到一条筋的前面凹陷

中(2 筋之间)。扎针:必须要屈膝 90 度扎针,用 1 寸或 1.5 寸针,直刺,多行针,热流窜到脚踝(走到太溪 – 肾的原穴)。肾经水合穴,调骨最好。肾主骨生髓,能治疗所有骨关节疾病,同时治疗寒凉性疾病。

2. 配穴:合谷,列缺,曲池

【合谷】(颈 1):扎针之前先开合谷。

【曲池】(颈 5-7):肘横纹尽头往外侧找筋疙瘩痛点,直接扎在筋上(效果翻倍),按揉也

同样,找到筋疙瘩痛点往外拨揉,同时配合活动脖子。

【列缺】(颈 2-4):大穴,列缺照海膈喉咙。两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往内收,在骨内侧。

【列缺 2】两虎口交叉,食指指尖自然落在手背凹陷处,凹陷里有筋,直接扎。偏离肺经,但

也有效果。

临床列缺:摸高骨(桡骨茎突)内侧往上揣穴找痛点,在痛点进针。

扎法 1:一只手指甲卡住血管,痛点贴骨进针直刺往骨头方向扎,进针 2-3 毫米后,别针斜刺

绕过血管向骨内侧扎。

扎法 2:痛点进针,往上或往下斜刺,与血管保持平行,效果差点但也有效果。

经渠透列缺(大招)

颈椎、后背酸痛的,用 1. 5 寸针,先扎经渠穴,得气 5 分钟后背酸痛改善,然后提针转针尖 –

经渠透列缺,5 分钟。治疗颈椎和后背,效果非常好。经渠的扎针方法和上面的列缺方法一样。

备注:

1. 颈椎 5 穴 10 针,坐位扎针,留针 10-20 分钟,同时配合活动颈椎;

2. 一般 3 分钟见效;

3. 先推拿再扎针,拔针后艾灸,贴膏药。

3. 隔 1 天扎 1 次,6 次 1 疗程(即使好了也做满 1 疗程巩固)。80%治愈率。

二、针灸三阳后溪 2 穴位(双侧)

第 1 针:三阳穴:手背第 3、4 指指缝骨头尽头,斜刺,方向大陵穴,得气酸胀感,

第 2 针:后溪透劳宫,经过心包经,后溪通督脉。

留针 5-10 分钟,同时配合活动脖子。颈椎病、后背痛都有效果。

三、京骨透涌泉(双侧)

也叫金门透涌泉,用 2 寸针,金门进针,往涌泉方向扎,进针 0.5-1 寸,脚心涌泉穴有电打、

踩鞭炮炸裂的感觉,说明涌泉得气,脖子一晃,1 分钟舒服了。

金门进针比京骨进针容易,疼痛缓解,效果更好。

可治疗颈椎,整个后背疼痛问题。

四、囟会穴 1 针,印堂穴 1 针也可。

【囟会穴】:督脉,前发际线正中直上 3 指 2 寸。

贴头皮进针,平刺,进针 1.5-2 寸,哪痛往哪方向扎。比如右侧脖子痛,针尖方向右;左侧痛

针尖向左;头顶痛,针尖方向百会。同时配合活动头和脖子。

可治疗颈椎病、头痛。

不敢扎针的,可以刮痧。

五、药方

1. 正中间骨头痛的:葛根汤。

2. 两边痛:柴胡桂枝汤。

以上 2 个基础方,找医生把脉开方。可加上威灵仙 10-15g,防己 10-15g,羌活 6-9g,楮实子20-30g。痛:+川楝子,元胡。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