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风(点头运动症)
周xx,男,8岁,学生。1971年8月6日初诊。
【主诉】 不自主频繁点头5年余。
病史患儿自2岁多开始,无明显原因出现不自主频繁点头,经多家医院诊断为点头运动症,并多方治疗无效。诊见患儿每隔3~6分钟点头1次、紧张或激动时则点头频繁。伴口干,夜麻多梦,磨牙。
【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全身一般状态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点头风(点头运动症),肝肾阴虚型。
【治疗】滋补肝肾,营养筋脉。
【取穴】
①组:长强、后溪、申脉。
②组:风池、膈俞、肾俞。
③组:阳陵泉、太溪、行间。
【操作】 每日针刺一组穴,三组穴交替针刺,除风池穴用泻法外,其他穴均用循经与提插补泻手法补之,并以循经运气法使感觉传导放散,不留针。经针刺73次,患者痊愈。追访至今,患儿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情况良好。
按语:点头运动症临床比较少见,且治疗较为困难。该病原因,多由肝肾不足,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而生风;风为阳邪,其性炎上,上扰巅顶,则出现不自主的点头运动。
①组穴取长强,为督脉之络穴,督脉统一身之阳,又为下极之俞,配八脉交会穴后溪,也通于督脉;申脉通于阳跷,故三穴共同调治头部和全身的活动功能,为治疗此病的要穴。
②组穴取风池以熄内风;配膈俞、肝俞、肾俞以补血生精。
③组穴取太溪以滋肾阴,取行间以疏肝风,取阳陵泉以通经活络。三组穴轮换交替针刺,共达滋补肝肾、营养筋脉、通络熄风之目的。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67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