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仲景称之为“胃反”,经云“胃反而吐,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欲明白反胃之因,须知人的化水机理,人饮食入胃,复转溢于脾,脾气上升,上归于肺,肺通水道,下输膀胱,此乃水的运化机理。
因脾胃虚不化水,故用白术30茯苓80,以健脾除湿,生姜40甘草20入胃以温胃止呕,泽泻40直入肺以泻肺气之实,用桂枝20一味引入膀胱经,使水有出路,胃脾肺膀胱四经之气通,则水的运化功能正常,胃反呕吐和渴欲饮水之证自愈,只所以“渴欲饮水”,是久吐伤津液故也,苓术姜草是其功,利水的同时还生津。
人身之脏腑本有自愈修复功能,假借药物乃媒介尔,病治与不治,不在于医,其主动权在患者自己,药气不到者,心气主之,胆气壮之,医患之间存在医缘关系,属医学心理学范畴,即“不许治者不治也”,名医不如鸿医,此乃人之气数使然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12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