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润肺秋燥伤肺,耗人津液。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建议:饮食中多吃一些银耳、梨、荸荠、葡萄、蜂蜜、百合、山药、紫菜、海带、绿豆汤等有润肺、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2、宜健脾中医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为长夏。人体五脏中的脾与长夏相对应,此时湿气容易困脾,建议:此时养脾重在清热、祛湿可适当多吃山药、薏米等食物。3、宜滋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秋季养生应以养阴为主。建议:可适量进补西洋参、当归,红枣、桑甚、麦冬、五味子、百合等。秋季养生有三忌1、忌食辛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建议:立秋后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2、忌郁结夏秋之交,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内分泌紊乱,容易造成情绪低落建议: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感到情绪低落时,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方法,如:慢跑、散步、登山等。3、忌燥热立秋后暑气一时难消,“秋老虎让气温高居不下。且因为立秋仍处于三伏天里,暑热天气会持续更长时间。建议:立秋后仍要注意防暑降温但不可贪凉。尽量少用空调,趁早晚凉快时勤开窗户通风。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79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