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一代宗师会做菜:云根引气诀 功法总纲 以天地间“清灵之气”为引
2025
11-02

一代宗师会做菜:云根引气诀 功法总纲 以天地间“清灵之气”为引

云根引气诀 功法总纲 以天地间“清灵之气”为引,以自身“丹田”为根,调和呼吸与意念,达成“气顺脉通、形神合一”之境,适用于初入门径者打牢根基,无猛厉霸道之劲,重循序渐进之法。 第一重:辨气立根 1. 姿势:取“自然盘坐”(双腿交叉,脚掌平放膝头)或“垂足坐”(坐于凳上,双脚踩实地面),腰背挺直如松,双肩微沉,双手轻放于膝头,掌心朝上,双目微闭,舌抵上腭。2. 呼吸:摒弃杂念,专注于鼻息,先做3次“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内收),随后转入“自然呼吸”,不刻意控制节奏,仅觉察气息在鼻间的进出。3. 辨气:意念随呼吸游走,吸气时默想“清灵之气自鼻尖入”,呼气时默想“浊气自齿缝出”,每日练习半个时辰,直至能清晰觉察气息流动,即为“立根”成。 第二重:引气入田 1. 承接:延续第一重姿势与呼吸,待意念稳定后,将觉察力从鼻息移至“丹田”(脐下三寸处)。2. 引气:吸气时,以意念引导鼻间的清灵之气,缓缓向下经咽喉、胸口、腹部,最终汇聚于丹田,如“细流归海”;呼气时,意念停驻丹田,感受气息在丹田内轻微的起伏。3. 固气:每日练习一个时辰,当丹田处有“温热感”或“轻微坠胀感”,且气息能随意念顺畅抵达,即为“气入丹田”。 第三重:通脉行络 1. 起手:丹田气足后,保持坐姿,意念先守丹田片刻,待气息平稳,再以意念引导丹田之气,沿“任脉”(身前正中线)缓缓上行至咽喉,再沿“督脉”(身后正中线)下行至尾闾,形成“小循环”。2. 行络:气行小循环顺畅后,再引导气息分支流入手臂“手太阴肺经”(沿手臂内侧前缘)、腿部“足太阴脾经”(沿腿部内侧前缘),如“百川分流”,每次行气需配合呼吸,吸气时气行,呼气时气缓。3. 验效:练习时若觉四肢有“酸胀感”或“蚁行感”,且日常行动更觉轻便有力,即为“脉络初通”。 第四重:气随念动 1. 练意:以站姿练习,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先按前法引气入丹田,再以意念指挥气息:抬臂时,气随手臂上行至指尖;落臂时,气随手臂下行回丹田;行走时,气随脚步轻缓流转于双腿。2. 合形:可配合简单动作(如缓慢挥臂、转身),让气息与动作完全同步,做到“意到、气到、形到”,无丝毫滞涩。3. 成境:此时气息可随意念在体内自由流转,日常无需刻意引导,亦能保持气顺脉通,即为“初成”。 功法禁忌 1. 暴怒、狂喜、大悲时不可练习,情绪不稳易致“气乱脉阻”。2. 过饱、过饥或醉酒后禁练,身体虚浮时难以聚气,易伤脾胃。3. 忌急于求成,强行引导气息冲脉,轻则气息紊乱,重则经脉胀痛。 需要我帮你补充这套功法的“进阶招式”,或是调整某一重的练习难度吗?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