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共学勉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直到身体出现问题才追悔莫及。其实,早在隋唐时期,孙思邈就为我们留下了《养生铭》这一养生智慧的瑰宝。这篇百字铭文,虽然简短,却涵盖了养生的各个方面,至今仍对我们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养生铭》
孙思邈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饭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一、调适情志,安神养心
孙思邈在《养生铭》中强调,情绪的极端波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怒气过大会损伤元气,思虑过多则会损耗精神。他提醒人们要避免过度的悲伤或狂喜,保持心态的平和与愉悦。例如,他提出“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主张通过愉悦的情绪和心平气和的生活态度来保养精神。
二、均衡饮食,节制五辛
在饮食方面,孙思邈主张饮食要均衡,不可过饱或过饿。他特别提到“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即少吃咸、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避免耗气伤津。此外,他还提倡“当令饭食均”,即饮食要规律、营养均衡。
三、顺应四时,规律作息
起居要顺应四时变化,保持规律的作息。他建议“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即在晚上亥时(21-23点)入睡,并在睡前进行简单的按摩和调息,如鸣天鼓(双手掩耳,用手指轻叩头部)。清晨寅时(3-5点)起床后,进行漱玉津(用舌头在口腔内转动,产生唾液后咽下),这些方法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元气。
四、淡泊名利,顺应自然
孙思邈在《养生铭》中提出“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强调健康长寿并非完全由命运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他主张淡泊名利,顺应自然,减少私欲,保持内心的平和。这种心态不仅能减少外界因素对身体的负面影响,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孙思邈的《养生铭》虽然只有百字,但涵盖了情绪管理、饮食调养、起居规律和修身养性等多个方面。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了这些基本的养生原则,导致各种慢性疾病频发。《养生铭》提醒我们,健康不是一种被动的状态,而是一种需要主动追求和维护的过程。通过调适情志、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和修身养性,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健康长寿。愿我们都能从孙思邈的《养生铭》中汲取智慧,将这些养生原则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实现身心健康,走向幸福人生
愿与君共勉!
END
愿与君共勉共行!
点个再看,感谢关注!感谢阅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43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