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经脉穴位干支穴性对照表
2025
01-09

经脉穴位干支穴性对照表

经脉穴位属性与传统干支的关系,要从天干、地支歌讲起。

第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心包就是癸,三焦就是壬,甲是胆,乙是肝,丙是小肠。次序不重要,仅仅是编成七言绝句比较好记。

第二、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

(注:清晰大图可复制此链接搜索查看和下载)http://www./file/jmxwgzxxdzb.pdf

那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天干和地支呢?

最主要是用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属性,来对应人体脏腑的属性,从而运用于八纲辨证法,一方面是中国古代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用别的方法还真不行,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很好地解释了人体脏腑相互作用的运行关系,及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是相克关系,很形象顺畅。

每一个行再分阴阳,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刚好十个,对应十个天干。五行对应五脏,脏意同收藏的藏,定义为阴。所以,肝是阴木,心脏是阴火,脾是阴土,肺是阴金,肾是阴水。人的消化系统称为腑,也有五样,定义为阳,胆是阳木,小肠是阳火,胃是阳土,大肠是阳金,膀胱是阳水肝属木,心脏属火,脾是土,肺是金,水是肾。这就是中医里最基本的命名关系。

这样的定义也很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譬如,心一直跳产生热,是体温的来源,中医就定义为火。

中医对于脏与腑之间还有一层定义关系,称为:表与里。譬如,小肠与心脏是一对表里关系。中医定义表是腑,里是脏。小肠与心脏都被定义成火,小肠是阳火,心脏是阴火,相当于小肠是第二个心脏。

热的本性是上升的,但在人体里光上升不行,热直达脑部,发高烧就会烧坏了。人体呢就设置了肺,肺法象天,天是虚空寒冷的,肺属性是金,在阴阳五行里,火克金,这两个相互制衡,让热往下走导入小肠。

所以,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小肠因为有这个速度、温度和压力,食物才会消化。并不是小肠很聪明,会自己消化食物。因此,中医是物理医学,物理学非常注重时间、速度、温度和压力。爱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学大师,他一辈子没有上过太空,但他用黑板、粉笔,却计算出天体的运动。中医也是按照时间、速度、温度和压力,来推断人体这个小宇宙的运行,实现站在外面看里面的情况。

以此类推,人体在二十四小时完成吃喝拉撒睡的生化过程,得到身体机能正常运营的营养,这是中医最初浅的一个概念。

一天二十四小时,古代计为十二时辰,一个周天,每个时辰分配一个脏或腑的气血流注时间,就是十二经纳地支歌,讨论掌握时机,帮助诊断、治疗及治后的验证。

第三,中医观念里人有十二条正经,六阳经、六阴经,阳经有: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阴经有: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加起来共十二条。所有的阳经和阴经,都有井、荣、俞、经、合穴,定义为五腧穴。五腧穴在手肘以下和膝盖以下。看《针灸大成》有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歌。同样有对应的五行定义,任何的阴经,井穴是木,荣穴是火。每一条阳经的井穴是金,荣穴是水,以此类推。阳经比阴经多一个原穴,每一个穴位都有其属性和功能。这也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就很简单了。 

第四、病在脏取井穴

病在脏取井,就是病在越深的地方,要在四肢末稍的井穴下针,末稍最敏感。比如说,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叫厉兑,在第二个脚趾头。“井主心下满”,临床上,动脉血管堵塞,针一下去, 病人会感到有人在里面扫地,在清洗,速度就那么快,一寸针刺一点点即可。身上虽有其它穴道可用,但没有井穴好。

第五、病变于色取荣穴 

《黄帝内经》中病变在颜色,选取荣穴下针。现青色发在肝,下针肝经荣穴,叫行间。红色主心,脾主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以此类推。

第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这个俞穴,也有读shu穴,治时间的病。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天晚上十二点发,病在胆经,取胆经的俞穴,叫足临泣,按地支歌去推断。

第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譬如,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声音是从那器官发出来的。

第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有胀满引起的病就用合穴。讲到饮食,要讲一个观念,饱与饿的定义。对身体最好的是,吃完还要有一点饿的感觉,一年四季保持有一点饿,只有七、八分饱就好,这样能不断训练你的胃气。治病时,只要病人饿,有一点胃气,就能救回来,从古到今任何的重病到后来都是没有胃口。

第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阳经都有原穴,原穴是安五脏的。

第十、与四季的关系

井穴主冬天,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若是夏天出问题,取俞穴。声音主长夏,用经穴。这里又有一个长夏的定义,春季第三个月的最后两周,即将要转换为夏天,加夏季第一个月最早的两周,春和夏交接的前后各两个礼拜,合并成一个月,叫长夏。春夏交接、夏秋交接,秋冬交接,冬春交接,各有一个长夏的位置,是节气在转换季节交换的时间,并不是说夏天很长。至于合穴,《针灸甲乙经》指出,味主秋,人的味觉有问题,包括嗅觉,治在合穴,主秋天。

中医的观念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阴阳的定义有关。人身上看得见的是阴,看不到的是阳。譬如,手臂是有形,看得到的就是阴,手能抓能握,有力量就是阳,无形的,这是阴阳的观念。按照节气走,寿命会延长,就不会生病。生病的人是反着走的。

再回到五行上,中医所谓的阴阳五行,生、克关系,正常人是相生的循环。当脏腑有问题时就会逆走即相克。例如从心脏克到肺脏,肺脏再克到肝脏,肝脏再克到肾脏,最后克回心脏,人就会死。所以,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

中医的上工治未病这个观念就是利用相生相克关系早发现治于小问题时。譬如,发现肝有问题了,会看到脸有点黄,手掌有点红热,半夜无法睡觉,就要下手诊治了。再问,胃口好不好?赶快去强土,土是脾。根本还没得病前,先去强脾,病就不会再前进了,会停下来。

这些对应关系和基本定义,为方便大家查对使用,因而制作了上面的对照表格。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